作品介紹

大家書齋:釣臺的春晝


作者:郁達夫     整理日期:2014-08-16 02:04:50

《釣臺的春晝》由郁達夫所著,郁達夫(1896-1945),浙江富陽人,著名作家,早年留學日本,是著名文學社團創(chuàng)造社的發(fā)起人之一。以小說《沉淪》而成名,另有代表作《春風沉醉的晚上》和《遲桂花》,詩詞和散文游記創(chuàng)作也都為讀者所激賞!夺炁_的春晝》是他的散文集,供讀者朋友們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早年留學日本,與郭沫若、成仿吾等創(chuàng)建文學團體創(chuàng)造社。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曾在安慶、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教書、編輯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參加“左聯”。1933年遷居杭州。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南洋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主要作品有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個弱女子》、《迷羊》、《遲桂花》、《出奔》等。
  目錄:
  釣臺的春晝
  西游日錄
  江南的冬景
  杭州
  兩浙漫游后記
  雁蕩山的秋月
  南游日記
  杭江小歷紀程
  閩游滴瀝之五
  故都的秋
  感傷的行旅
  飲食男女在福州
  春風沉醉的晚上
  水樣的春愁
  我的夢,我的青春!釣臺的春晝
  西游日錄
  江南的冬景
  杭州
  兩浙漫游后記
  雁蕩山的秋月
  南游日記
  杭江小歷紀程
  閩游滴瀝之五
  故都的秋
  感傷的行旅
  飲食男女在福州
  春風沉醉的晚上
  水樣的春愁
  我的夢,我的青春!藝術家是美的事物的創(chuàng)造者。
  ——郁達夫
  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
  ——夏衍
  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胡愈之因為近在咫尺,以為什么時候要去就可以去,我們對于本鄉(xiāng)本土的名區(qū)勝景,反而往往沒有機會去玩,或不容易下一個決心去玩的。正惟其是如此,我對于富春江上的嚴陵,二十年來,心里雖每在記著,但腳卻沒有向這一方面走過。一九三一,歲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黨帝,似乎又想玩一個秦始皇所玩過的把戲了,我接到了警告,就倉皇離去了寓居。先在江浙附近的窮鄉(xiāng)里,游息了幾天,偶而看見了一家掃墓的行舟,鄉(xiāng)愁一動,就定下了歸計。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xiāng),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前。和家人等去上了幾處墳,與許久不曾見過面的親戚朋友,來往熱鬧了幾天,一種鄉(xiāng)居的倦怠,忽而襲上心來了,于是乎我就決心上釣臺訪一訪嚴子陵的幽居。
  釣臺去桐廬縣城二十余里,桐廬去富陽縣治九十里不足,自富陽溯江而上,坐小火輪三小時可達桐廬,再上則須坐帆船了。
  我去的那一天,記得是陰晴欲雨的養(yǎng)花天,并且系坐晚班輪去的,船到桐廬,已經是燈火微明的黃昏時候了,不得已就只得在碼頭近邊的一家旅館的高樓上借了一宵宿。
  桐廬縣城,大約有三里路長,三千多煙灶,一二萬居民,地在富春江西北岸,從前是皖浙交通的要道,現在杭江鐵路一開,似乎沒有一二十年前的繁華熱鬧了。尤其要使旅客感到蕭條的,原是桐君山腳下的那一隊花船的失去了蹤影。說起桐君山,卻是桐廬縣的一個接近城市的靈山勝地,山雖不高,但因有仙,自然是靈了。以形勢來論,這桐君山,也的確是可以產生出許多口音生硬、別具風韻的桐嚴嫂來的生龍活脈。地處在桐溪東岸,正當桐溪和富春江合流之所,依依一水,西岸便瞰視著桐廬縣市的人家煙樹。南面對江,便是十里長洲;唐詩人方干的故居,就在這十里桐洲九里花的花田深處。向西越過桐廬縣城,更遙遙對著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巒,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孫了。東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沃地,有一條長蛇似的官道,隱而復現,出沒盤曲在桃花楊柳洋槐榆樹的中間,繞過一支小嶺,便是富陽縣的境界,大約去程明道的墓地程墳,總也不過一二十里地的間隔。我的去拜謁桐君,瞻仰道觀,就在那一天到桐廬的晚上,是淡云微月,正在作雨的時候。
  …… 





上一本:文學翻譯意象論 下一本:郭西詩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大家書齋:釣臺的春晝的作者是郁達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