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選刊》創(chuàng)刊于1984年10月,由河南省文聯(lián)主辦。是中國國內(nèi)創(chuàng)刊較早的專門選發(fā)散文精品的文學期刊,展示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最新成就。近30年間,推出了數(shù)百位文學新人,在散文界享有盛譽!渡⑽倪x刊》關注社會生活,彰顯當代意識,推舉新銳作家,引導創(chuàng)作潮流,兼具經(jīng)典性、知識性和教育性,是經(jīng)典收藏必選。 作者簡介: 葛一敏,《散文選刊》主編,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委員會委員。主編《年度最佳散文》、《最散文》、《新世紀新經(jīng)典——一本雜志和一個時代的表情》、《建國六十年歷史文化散文選》等。 喬葉,《散文選刊》副主編,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最慢的是活著》、《打火機》、《我承認我最怕天黑》,主編《年度最佳散文》、《最散文》、《新世紀新經(jīng)典——本雜志和一個時代的表情》、《建國六十年歷史文化散文選》等。 目錄: 落紅蕭蕭為哪般 我的老伴——吳文藻冰心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季羨林 懷念曹禺巴金 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梁衡 平常的沈從文黃永玉 懷念孫犁先生鐵凝 門孔余秋雨 落紅蕭蕭為哪般遲子建 可愛的老頭們白巖松 吳先生,請開門趙李紅 鳳求凰蔡小容 秋白,1935徐海蛟 王府大街64號雷達 霞落燕園宗璞落紅蕭蕭為哪般 我的老伴——吳文藻冰心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季羨林 懷念曹禺巴金 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梁衡 平常的沈從文黃永玉 懷念孫犁先生鐵凝 門孔余秋雨 落紅蕭蕭為哪般遲子建 可愛的老頭們白巖松 吳先生,請開門趙李紅 鳳求凰蔡小容 秋白,1935徐海蛟 王府大街64號雷達 霞落燕園宗璞 誰說草木不通情章含之 祭馬思聰文徐遲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柴靜 長城嶺上的歌聲秦兆陽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我與父輩閻連科 日不落家余光中 慈母和我的書梁曉聲 喪亂王朝陽 陳干娘范若丁 呼喚李天芳 雨中駛來的馬車謝明洲 祖父是一粒糧食陳原 伊甸之子項小米 關于父親母親的幾件小事星星 致親愛的母親龐余亮 回憶父親李漢榮 父親不說話徐迅 外祖母的床張巧慧 生命中那些難忘的眼神陳莉莉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蔡春豬 愛無葬身之地劉瑜 指縫里的白煙蔣藍 聽潮石方能 書祭舒婷 祭幺嬸文周同賓 故里三丑周同賓 我的第一個老師王充閭 小小伙子胡安西李娟 木工葉子扃蘇北 在水上跳舞的石頭喬葉 小席走了阿舍 石福黃宏地 老何家范若丁 一個故事一平 王勇李傻傻 鄉(xiāng)人軼事胡亞才 一代人中的一個趙驁 故鄉(xiāng)人物馮劍華 想起一些人鄒靜之 段先生吳然 外教比爾張莉 童年的阿三梅潔 走到人生邊上楊絳 想念地壇史鐵生 病隙碎筆史鐵生 說法林清玄 一問一世界楊瀾 走進一座圣殿周國平 心靈的對白席慕蓉 讓“死”活下去陳希米 房子是囚人的賈平凹 關于友情余秋雨 在心靈最微妙的地方劉墉 戀愛安妮寶貝 心和心總是碰不到面喬葉 孤獨與寂靜朱蘇進 淚的重量林希 關于愛情,我們不能說些什么張洪 故事里套著故事——假設越多,意外越少王鼎鈞 生命就像一缸米郭文斌 緩慢地生活著周蓬樺 半個父親在疼龐余亮 清明草施雁冰 給小水的三封信史鐵生 世間有情人柴靜 緊繃的小街梁曉聲 大欲馮唐 大錢馮唐 我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發(fā)生安頓 被俘人員的信老姜 沒有夢想王俊義 光明在低頭的一瞬遲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遲子建 摟地毛的風險和冒風險的農(nóng)民馮秋子 紀念我的蔣叔叔——寫于唐山地震20周年錢鋼 殉名記金克木 我也這樣叫她:惠傅天琳 四十年前的愛情裘山山 記憶是一種重負揚之水 關愛——上課記王小妮 春日探尋聚源中學陳丹燕 家住書坊邊林海音 夢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九十述懷季羨林 我的家在哪里冰心 我是余光中的秘書余光中 關于死的反思——兼為之唱一贊歌蕭乾 我縮短了我父親的生命閻連科 我的五樣畢淑敏 跟陌生人說話劉心武 提個馬扎隨處坐劉心武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馮唐 接近流水大解 女孩子的花唐敏 一片蕎地郭文斌 私奔張悅?cè)?br/> 自畫像及其它葉延濱 病榻觀葉韓靜霆 幸福周潔茹 戲子章浩 我的秘密之花海男 失蹤的生活夏榆 耳蝸周曉楓 遺囑黃苗子 中國麻雀現(xiàn)代通史馮杰 歡喜佛境界韓小蕙 一個人的村莊 原下的日子藏鄉(xiāng)來了《水滸傳》 一個人的村莊 要過不好不壞的生活——羊道之四 過年 代課 夜嫁 土著 悲歡夜戲 風雪裹住平民的節(jié)日 平原的時間 趕場 別西冷莊園 剩下的事情 清明不是節(jié)日 小概率事件 神胎 下放 不敢認同的家 這一年的回鄉(xiāng)手記 艱苦的歲月 鄉(xiāng)村土語 失去了第二個夏天 祖先住在村子外 道具 聽聽那冷雨 油菜花 曬月亮 落花 鄉(xiāng)橋志 祖樹賦 最大的事情 風像一件往事 正版的春天 秋天 私人城市 春天是立住身子的 大地上的事情 四時節(jié)序之美——“我讀《詩經(jīng)》”之《七月》 冰明與雪藍 日月行色 收藏陽光 草腥味 對一朵花微笑 金色池塘 草尖上的土地 遠離村人 水像一個手勢 蠶桑之事 高枕無憂 流放的書齋 親愛的集市 我是一片瓦 童年牧歌四章 往日四題 徐徐綻露 種粒 邊邊場 小城里,春天游走的中草藥 老虎鞋 肥皂——兒時的回憶 賣苦草 牧鵝——故園回憶 鞋的淚 父親與酒 父親的三雙鞋 流年記 秋雁的平房和乘涼 葬瓜 在西安趕集 五味糖 呼哨 追憶炭火 糞土當年 胡楊站在塔河邊 別樣親情 表舅母 記章太炎先生談掌故楊絳 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莫言 文化的異國汪曾祺 關于寫作——致友人信五則賈平凹 自鋤明月種梅花肖欣楠 小春秋李敬澤 人文精神與文人精神王彬彬 文學的拐杖畢飛宇 藝文翻譯的趣味及選擇伍立楊 讀書不容易陳四益 八十自省——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蕭乾 偉人和圣人——魯迅和孔子唐弢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朱學勤 唐宋詩話高深 長老姓唐,精到內(nèi)傷陳思呈 解詞汗漫 三本書和三女人林白 讓文字轉(zhuǎn)身馬小淘 記憶是什么趙德發(fā) 姓周的胡子王建 玩知喪志余杰 說一說“一”元青 說夢臧克家 山中少年今何在——貧富和欲望鐵凝 鈔票與文化余光中 感悟與超越于丹 兩性之間周國平 從嚴嵩到海瑞李國文 自引祝大同 人在江湖韓少功 自語柯靈 說“韌”及其它蘇叔陽 短笛輕吹郭風 改換門庭邵燕祥 紙上的江湖——武俠文化的八個關鍵詞南帆 參“無”漫想毛志成 生活沉思錄劉學林 貪官、倒官縱橫談李汝倫 不相信的能力王干 僧意葉公覺 誓不成佛丁肅清 曹操不殺陳琳李國文 法門寺季羨林 人品與器識的評鑒南懷瑾 假如毛澤東去騎馬梁衡 惡之花——關于租界方方 丑陋的中國人——在美國依阿華大學的演講柏楊 北朝,北朝朱以撒 唐朝飄來的雪花車延高 但愿這是最“末”的一個皇帝陳墾 歷史,你告訴我——讀史札記黑瑛 悵望千秋一灑淚——讀杜甫李元洛 大河側(cè)畔的傾聽施戰(zhàn)軍 大禹的寂寞何向陽 三個赴水者王和聲 京城三末帝李國文 帝王好寫詩李國文 看劍何大草 假如項羽過江東劉明華 包公臉上的指痕王鋼 雍正的花香孟暉 春秋那棵繁茂的樹王劍冰 馴心王充閭 一個步行者的城市觀林白 宴邊解味 手把肉汪曾祺 吃喝之外陸文夫 沙漠中的飯店三毛 深巷又聞賣米聲陸文夫 撫仙湖里的魚賈平凹 下午的茶簡貞 食道鄭彥英 醉茶魏琦 地瓜的眼睛孫永猛 宴力解味馬力 閑居塞外說羊肉尚貴榮 話說豆腐雁楓 我就是酒朱蘇進 人生的三種顏色王干 黃土炒棋子張石山 從這里到那里謝有順 菜根孫犁 米語傅菲 情話情書情人舒婷 人病賈平凹 目有疾(外四篇)鮑爾吉原野 倪匡說三道四倪匡 姥姥最受用的智慧語錄倪萍 散說名利場二月河 我的輪椅史鐵生 笑靨千秋舒婷 舌耕逸事曹澍 朝天小語楊聞宇 衣食住行葉延濱 惶恐吳冠中 冬泳雷達 黑白人生裘山山 物資的安慰啊,誰都無法幸免杜麗 游泳池記于堅 談疾病止庵 評7月28日下午的西安陣雨方英文 題匾說趣夏堅勇 彌勒佛的笑老阿 準確地生活(外一篇)陳亞軍 閑話寺廟與酒店成一 饑餓慣性南帆 搗家張丙辰 低碳,低碳馬小淘 師德教育心得曹澍 夏天的昆蟲汪曾祺 魚鳥鼠詼諧曲舒婷 電腦的幽默及其他王躍文 電影魅力潔塵 信天游范曾 蟲子,爬吧周濤 玉想張曉風 拈花微笑趙德發(fā) “戒”的閑話俞律 物質(zhì)主義潔塵 屋頂上的灰灰杜麗 關于票證的記憶馮唐 鷹吳長忠 隨筆三則鄒靜之 三張床簡默 香生活荊歌 玉瑛子 棋星耿耿賈漫 窗簾也果 幾種手工沉河 附:手工的歷史 刀外寒光何光寧 禪邊淺唱姜琍敏 鏡頭里的世界李宗奇 馬語金宇澄 簫楚楚 門沈念 桃白河 中國動物各階級分析沙葉新 無花果沈葦 道具朱以撒 只染一個紅指甲劉齊 笑之閃電卞毓方 詩意的漁事劉春龍 玩水方方 視野的盛宴 故鄉(xiāng)異鄉(xiāng)——北京印象之三龍應臺 桃花源記汪曾祺 月圓之夜張悅?cè)?br/> 悲歡交織錄三毛 讓我心跳的不僅僅是愛情舒婷 泰山腳下詩碑林臧克家 六橋張曉風 絕版的周莊王劍冰 草原散章楚楚 視野的盛宴張承志 談笑灰飛煙滅李嫻娟 我的身體在旅行——山崗與一座橋雷平陽 我從神的地方來葉多多 天上的扎尕那雷達 憶奉節(jié)唐敏 柴達木的月亮浩嶺 醉雀丘峰 回娘家——紀念孔子誕辰2537周年孔德懋 杜氏別墅第一號公劉 林徽因在李莊翟永明 日落思果 黃昏的威力楊煉 從棣花到西安賈平凹 一個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游牧長城周濤 大江逆行張抗抗 正午的喀什張承志 憶大寨之游韋君宜 離宮思絮袁鷹 傳說格爾木王宗仁 陜北論高建群 黑土地韓靜霆 大地的語言阿來 喊叫水朱增泉 熊耳考水鄭彥英 望廈的記憶傅寧軍 微山湖上靜悄悄李木生 真實的姬百合舒乙 埃菲爾鐵塔沉思張抗抗 艾滋之椅畢淑敏 走進耶路撒冷老城周大新 丹尼爾的小屋趙玫 石頭城記邵燕祥 內(nèi)心的里程劉真 在雨地里穿行劉慶邦 墓園張守仁 漫步在紐約大街上秦牧 從莫斯科到彼得堡——訪俄散記李佩甫 一夜芳鄰王充閭 巴黎的浮光魅影周佩紅 出國旅行之深度游指南于堅 飄過澳門的身影熊育群 英國鄉(xiāng)村的鮮花節(jié)李一曼 旅德隨感錄盛祖宏 八位作家呆過的地方張煒 旅游預習(外三篇)畢淑敏原下的日子 文_陳忠實 一 新世紀到來的第一個農(nóng)歷春節(jié)過后,我買了二十多袋無煙煤和吃食,回到鄉(xiāng)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門口對著送我回來的妻女揮手告別,看著汽車轉(zhuǎn)過溝口那座塌檐傾壁殘頹不堪的關帝廟,折回身走進大門進入剛剛清掃過來年落葉的小院,心里竟然有點酸酸的感覺。已經(jīng)摸上六十歲的人了,何苦又回到這個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窩里來。 從窗框伸出的鐵皮煙筒悠悠地冒出一縷縷淡灰的煤煙,火爐正在烘除屋子里整一個冬天積攢的寒氣。我從前院穿過前屋過堂走到小院,南窗前的丁香和東西圍墻根下的三株棗樹苗子,枝頭尚不見任何動靜,倒是三五叢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紅的芽苞,顯然是春天的訊息。然而整個小院里太過沉寂太過陰冷的氣氛,還是讓我很難轉(zhuǎn)換出回歸鄉(xiāng)土的歡愉來。 我站在院子里,抽我的雪茄。東鄰的屋院差不多成了一個荒園,兄弟兩個都選了新宅基建了新房搬出許多年了。西鄰曾經(jīng)是這個村子有名的八家院,擁擠如同雞籠,先后也都搬遷到村子里新辟的宅基地上安居了。我的這個屋院,曾經(jīng)是父親和兩位堂弟三分天下的“三國”,最鼎盛的年月,有祖孫三代十五六口人進進出出在七八個或?qū)捇蛘拈T洞里在我尚屬朦朧混沌的生命片段里,看看村人把裝著奶奶和被叫做廈屋爺?shù)暮谏撞,先后抬出這個屋院,再在街門外把粗大的抬杠捆綁到棺材兩側(cè),在兒孫們此起彼伏的哭嚎聲浪里抬出村子,抬上原坡,沉入剛剛挖好的墓坑。我后來也沿襲這種大致相同的儀式,親手操辦我父親和母親從屋院到墓地這個最后驛站的歸結(jié)過程。許多年來,無論有怎樣緊要的事項,我都沒有缺席由堂弟們操辦的兩位叔父一位嬸娘最終走出屋院走出村子走進原坡某個角落里的墓坑的過程,F(xiàn)在,我的兄弟姊妹和堂弟堂妹,我的兒女,相繼走出這個屋院,或在天之一方,或在村子的另一個角落,以各自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艱下的景象是,這個給我留下?lián)頂D也留下熱鬧印象的祖居的小院,只有我一個人站在院子里。原坡上漫下來寒冷的風。從未有過的空曠。從未有過的空落。從未有過的空洞。 我的腳下是祖宗們反復踩踏過的土地。我現(xiàn)在又站在這方小小的留著許多代人腳印的小院里。我不會問自己也不會向誰解釋為了什么又為了什么重新回來,因為這已經(jīng)是行為之前的決計了。豐富的漢語言文字里有一個詞兒叫齷齪。我在一段時日里充分地體味到這個詞兒的不盡的內(nèi)蘊。 我聽見架在火爐上的水壺發(fā)出噗噗噗的響聲。我沏下一杯上好的陜南綠茶,坐在曾經(jīng)坐過近二十年的那把藤條已經(jīng)變灰的藤椅上,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著火爐爐膛里熾紅的炭塊,耳際似乎繚繞著見過面乃至根本未見過面的老祖宗們的聲音:嗨!你早該回來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鳥叫驚醒呢,還是醒來后聽到了一種鳥的叫耉。我的第一反應是斑鳩。這肯定是鳥類寵大的族群里最單調(diào)最平實的叫聲,卻也是我生命磁帶上最敏感的叫聲。我慌忙披衣坐起,隔著窗玻璃望去,后屋屋脊上有兩只灰褐色的斑鳩。在清晨凜冽的寒風里,一呆斑鳩圍著另一只斑鳩團團轉(zhuǎn)悠,一點頭,一翹尾,發(fā)出連續(xù)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叫聲。哦!催發(fā)生命運動的春的旋律,在嚴寒依然裹蓋著的斑鳩的躁動中傳達出來了。 我竟然淚眼模糊。 二 傍晚時分,我走上灞河長堤。堤上是經(jīng)過雨雪浸淫漚泡變成黑色的枯篙枯草。沉落到西原坡頂?shù)牡包S似的太陽綿軟無力。對岸成片的白楊樹林,在蒙蒙灰霧里依然不失其肅然和莊重。水清澈到令人忍不住又不忍心用手撩撥。一只雪白的鸕鶿,從下游悠悠然飄落在我眼前的淺水邊。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斜對岸的那片沙地上,有個男子挑著兩只裝滿石頭的鐵絲籠走出一個偌大的沙坑,把籠里的石頭倒在石頭垛子上,又挑起空籠走回那個低陷的沙坑。那兒用三角架撐著一張鋼絲籮篩。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拋向籮篩,發(fā)出連續(xù)不斷千篇一律的聲響,石頭和沙子就在籮篩兩邊分流了。 我久久地站在河堤上,看著那個男子走出沙坑又返回沙坑。這兒距離西安不足三十公里。都市里的霓虹此刻該當繽紛,各種休閑娛樂的場合開始進入興奮時刻。暮靄漸漸四合的沙灘上,那個男子還在沙坑與石頭垛子之間來回往返。這個男子以這樣的姿態(tài)存在于世界的這個角落。 我突發(fā)聯(lián)想,印成一格一框的稿紙如同那張籮篩。他在他的籮篩上篩出的是一粒一粒石子,我在我的“籮篩"上篩出的是一個一個方塊漢字。現(xiàn)行的稿酬標準無論高了低了貴了賤了,肯定是那位農(nóng)民男子的石子無法比對的。我自覺尚未無聊到濫生矯情,不過是較為透徹地意識到構成社會總體坐標的這一極。這一極與另外一極的粗細強弱的差異。這是新世紀的第一個早春。這是我回到原下祖屋的第二天傍晚。這是我的家鄉(xiāng)那條曾為無數(shù)詩家墨客提供柳枝,卻總也寄托不盡情思離愁的灞河河灘。此刻,三十公里外的西安城里的霓虹燈,與灞河兩岸或大或小村莊里隱現(xiàn)的窗戶亮光;豪華或普通轎車壅塞的街道, 與田間小道上悠悠移動的架子車;出入大飯店小酒吧的俊男倩女打蠟的頭發(fā)涂紅(或紫)的嘴唇,與拽著牛羊繩背著柴火的鄉(xiāng)村男女;全自動或半自動化的生產(chǎn)流水線,與那個在沙坑在籮篩前挑戰(zhàn)貧窮的男子……構成當代社會的大坐標。我知道我不會再回到挖沙篩石這一極中去,卻在這個坐標中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點,也無法從這一極上移開眼睛。 三 村莊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溝梁奇形怪狀。在一條陰溝里該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釋的殘雪下,有三兩株露頭的綠色,淡淡的綠,嫩嫩的黃,那是茵陳,長高了就是蒿草,或卑稱臭蒿子。嫩黃淡綠的茵陳,不在乎那一坨既殘又臟經(jīng)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氣象。 桃花開了,原坡上和河川里,這兒那兒浮起一片一片粉紅的似乎流動的云。杏花接著開了,那兒這兒又變幻出似走似駐的粉白的云。泡桐花開了,無論大村小莊都被驟然暴出的紫紅的花帳籠罩起來了。洋槐花開的時候,首先聞到的是一種令人總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驚異莊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經(jīng)敷了一層白雪似的脂粉。小麥揚花時節(jié),原坡和河川鋪天蓋地的青蔥蔥的麥子,把來自土地最誘人的香味,釋放到整個鄉(xiāng)村的田野和村莊,灌進莊稼院的圍墻和窗戶。椿樹的花兒在龐大的樹冠和濃密的枝葉里,只能看到繡成一團一串的粉黃,毫不起眼,幾乎沒有什么觀賞價值,然而香味卻令人久久難以忘懷。中國槐大約是鄉(xiāng)村樹族中最晚開花的一家,時令已進入伏天,燥熱難耐的熱浪里,聞一縷中國槐花的香氣,頓然會使躁焦的心緒沉靜下來。從農(nóng)歷二月二龍?zhí)ь^迎春花開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莊、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兒便接連開放,各種奇異的香味便一波迭過一波。且不說那些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的野花,以及秋來整個原坡都覆蓋著的金黃燦亮的野菊。 五月是最好的時月,這當然是指景致。整個河川和原坡都被麥子的深綠裝扮起來,幾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塊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間,那令人沉迷的綠野變成滿眼金黃,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間創(chuàng)造出來神奇。一年里最紅火最繁忙的麥收開始了,把從去年秋末以來的緩慢悠閑的鄉(xiāng)村節(jié)奏驟然改變了。紅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莊稼,通常是待頭一場濃霜降至,苕葉變黑之后才開挖。濕漉漉的新鮮泥土的壟畦里,排列著一行行剛剛出土的紅艷艷的紅苕,常常使我的心發(fā)生悸動。被文人們稱為弱柳的葉子,居然在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裝,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樹。柳葉由綠變青,由青漸變淺黃,直到幾番濃霜擊打,通身變成燦燦金黃,張揚在河堤上河灣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欽佩生命的頑強和生命的尊嚴。小雪從灰蒙蒙的天空飄下來時,我在鄉(xiāng)間感覺不到嚴冬的來臨,卻體味到一縷圣潔的溫柔,本能地仰起臉來,讓雪片在臉頰上在鼻梁上在眼窩里飄落,融化,周圍是霧靄迷茫的素凈的田野。直到某一日大雪降止,原坡和河川都變成一抹銀白的時刻,我抑制不住某種神秘的誘惑,在黎明的淺淡光色里走出門去,在連一只獸蹄鳥爪的痕跡也難覓蹤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腳印,聽腳下的好雪發(fā)出錚錚錚的脆響。 我常常在上述這些情景里,由衷地詠嘆,我原下的鄉(xiāng)村。 四 漫長的夏天。 夜幕遲遲降下來。我在小院里支開躺椅,一杯茶或一瓶啤酒,自然不可或缺一支煙。夜里依然有不泯的天光,也許是繁密的星星散發(fā)的。白鹿原刀裁一樣的平頂?shù)妮喞,恰如一張簡潔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畫。我索性關掉屋子里所有的電燈,感受天光和地脈的親和,偶爾可以看到一縷鬼火飄飄忽忽掠過。 有細月或圓月的夜晚,那景象就迷人了。我坐在躺椅上,看圓圓的月亮浮到東原頭上,然后漸漸升高,平靜地一步一步向我面前移來,幻如一個輕搖蓮步的仙女,再一步一步向原坡的西部挪步,直到消失在西邊的屋脊背后。 某個晚上,瞅著月色下迷迷蒙蒙的原坡,我卻替兩千年前的劉邦操起閑心來。他從鴻門宴上脫身以后,是抄哪條捷徑便道逃回我眼前這個原上的營壘的?“沛公軍灞上”,灞上即指灞陵原。漢文帝就葬在白鹿原北坡坡畔,距我的村子不過十六七里路。文帝陵史稱灞陵,分明是依著灞水而命名。這個地處長安樂郊自周代就以白鹿得名的原,漸漸被“灞陵原”、“灞陵”、“灞上”取代了。劉邦駐軍在這個原上,遙遙相對灞水北岸驪山腳下的鴻門,我的祖居的小村莊恰在當間。也許從那個千鈞一發(fā)命懸一線的宴會逃跑出來,在風高月黑的那個恐怖之夜,劉邦慌不擇路翻過驪山涉過灞河,從我的村頭某家的豬圈旁爬上原坡直到原頂,才噓出一口氣來。無論這逃跑如何狼狽,并不影響他后來打造漢家天下。 大唐詩人王昌齡,原為西安城里人,出道前隱居白鹿原上滋陽村,亦稱芷陽村。下原到灞河釣魚,提鐮在菜畦里割韭菜,與來訪的文朋詩友飲酒賦詩,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為敘事抒情的背景。我曾查閱資料,企圖求證滋陽村村址,毫無蹤影。 我在讀到一本《歷代詩人詠灞橋》的詩集時,大為驚訝,除了人皆共知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所指的灞橋、灞河這條水,白鹿(或灞陵)這道原,竟有數(shù)以百計的詩圣詩王詩魁都留了絕唱和獨唱。 寵辱憂歡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營營 獨尋秋景城東去 白鹿原頭信馬行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絕,是諸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為題的詩作中的一首,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記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詩人在長安官場被蠅營狗茍的齷齪惹煩了,鬧得膩了,倒胃口了,想嘔吐了,卻終于說不出口嘔不出喉,或許是不屑于說或吐,干脆騎馬到白鹿原頭逛去。 還有什么齷齪能淹沒能污臟這個以白鹿命名的原呢?斷定不會有。 我在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兩年。自己燒水沏茶。把夫人在城里搟好切碎的面條煮熟。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爐。傍晚到灞河沙灘或原坡草地去散步。一覺睡到自來醒。當然,每有一個短篇小說或一篇散文寫成,那種愉悅,相信比白居易縱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正是原下這兩年的日子,是近八年以來寫作字數(shù)最多的年份,且不說優(yōu)劣。 我愈加固執(zhí)一點,在原下進入寫作,便進入我生命運動的最佳氣場。 2003年12月11日于二府莊 。ㄟx自2004年第3期《人民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