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不忘此生優(yōu)雅


作者:周作人     整理日期:2016-01-06 11:50:49

周作人閑適唯美小品集,獨辟蹊徑的周作人自傳性文選,篇篇經(jīng)典,字字溫暖。
  老樹畫畫傾情繪圖,水墨再現(xiàn)民國先生情致。
  隨書附贈珍藏版老樹印信明信片,一頁唯美,滿紙深情。
  周作人先生親屬授權(quán)出版,讀一篇而知一人心境,讀一書而得一生優(yōu)雅。
  
本書簡介:
  周作人先生為人崇尚自然寬和,文風(fēng)自然閑適清靜!恫煌松鷥(yōu)雅》細致萃取了先生全集七百萬字之精華,以茶話、格物、聊生、記人、憶昔、論世等六輯為目,獨辟蹊徑地打造了一部帶有周作人先生自傳味道的小品集。
  全書收錄周作人代表性的經(jīng)典篇目如《故鄉(xiāng)的野菜》《十字街頭的塔》,更收錄了較少面世的感情濃厚的小品文如《初戀》《若子的死》等等。輔以老樹先生獨具匠心的插畫,雅致純美,使得全書既有超凡脫俗之意,又不乏人間煙火之美。
  作者簡介:
  周作人,浙江紹興人,魯迅胞弟。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文學(xué)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xué)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周作人先生是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占據(jù)十分重要地位的一代文學(xué)大家,作品風(fēng)格平和沖淡、清雋優(yōu)雅,自有一股閑適清靜之風(fēng)。
  老樹畫畫,本名劉樹勇,中央財經(jīng)大學(xué)文化與傳媒學(xué)院教授。他的畫總是寥寥數(shù)筆,傳統(tǒng)的古典山水背景,一個或幾個民國時期的長衫先生,再加上率性而肆意調(diào)侃的打油詩,既有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也有超凡脫俗的仙風(fēng)道骨,在微博、微信上被贊“穿越版畫作”“畫這畫的人,心在天上游蕩呢!”那時我十四歲,她大約是十三歲罷。我跟著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樓,間壁住著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兒。她本姓楊,住在清波門頭,大約因為行三,人家都稱她作三姑娘。姚家老夫婦沒有子女,便認(rèn)她做干女兒,一個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們家里,宋姨太太和遠鄰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婦雖然很說得來,與姚宅的老婦卻感情很壞,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這些事,仍舊推進門來游嬉。她大抵先到樓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赸一回,隨后走下樓來,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張板桌旁邊,抱著名叫“三花”的一只大貓,看我映寫陸潤庠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談過一句話,也不曾仔細的看過她的面貌與姿態(tài)。大約我在那時已經(jīng)很是近視,但是還有一層緣故,雖然非意識的對于她很是感到親近,一面卻似乎為她的光輝所掩,開不起眼來去端詳她了。在此刻回想起來,仿佛是一個尖面龐,烏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腳的少女,并沒有什么殊勝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總是第一個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對于別人的愛著,引起我沒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對于異性的戀慕的第一個人了。
  我在那時候當(dāng)然是“丑小鴨”,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終不以此而減滅我的熱情。每逢她抱著貓來看我寫字,我便不自覺的振作起來,用了平常所無的努力去映寫,感著一種無所希求的迷濛的喜樂。并不問她是否愛我,或者也還不知道自己是愛著她,總之對于她的存在感到親近喜悅,并且愿為她有所盡力,這是當(dāng)時實在的心情,也是她所給我的賜物了。在她是怎樣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緒大約只是淡淡的一種戀慕,始終沒有想到男女夫婦的問題。有一天晚上,宋姨太太忽然又發(fā)表對于姚姓的憎恨,末了說道,
  “阿三那小東西,也不是好東西,將來總要流落到拱辰橋去做婊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這些是什么事情,但當(dāng)時聽了心里想道,
  “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來。” 
  大半年的光陰這樣的消費過去了。到了七八月里因為母親生病,我便離開杭州回家去了。一個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順便到我家里,說起花牌樓的事情,說道,
  “楊家的三姑娘患霍亂死了!
  我那時也很覺得不快,想像她的悲慘的死相,但同時卻又似乎很是安靜,仿佛心里有一塊大石頭已經(jīng)放下了。
  





上一本:莎士比亞的歷史劇 下一本:臺靜農(nóng)全集龍坡雜文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不忘此生優(yōu)雅的作者是周作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