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尋覓中華


作者:余秋雨      整理日期:2015-11-05 11:00:19

精品推薦:《秋雨碑書》,將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才思和書藝完美結合融合的、**一部書法作品集! 
本書簡介:
  一路上寫的書已經(jīng)不少。由于讀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盜版狂潮。
  作者的書在國內的盜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應邀去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演講,館方非常熱情地把他們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來向聽眾展示。但是,作者與妻子不得不苦笑著交換了一下眼色,因為推出來的大多也是盜版本,想必購自中國大陸。
  其中還有不少,是盜版者為作者編的各種“文集”。
  因此作者覺得不應該再麻煩這些盜版者了,決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況,重訪文化遺跡時所產(chǎn)生的新感覺需要補充,很多當時漏編、漏寫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已經(jīng)不滿意的文章需要刪削。
  為此,作者花費不少時間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書的合約到期,然后不再續(xù)簽,讓全國各地正版書市場上作者的專柜“空架”了很久。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對以前的文章進行大幅度的改寫,又增補了不少關及中華文化基本經(jīng)絡的文章。
  這樣就構成了一套面貌嶄新的“文化苦旅全書”。其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有關中國的路程,第二部分有關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關自己的路程。
  眼下這本《尋覓中華》,系統(tǒng)地表述了作者從災難時期開始一步步尋覓出來的中華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歷史,起點總是一堆又一堆的資料,終點則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這是一個人心中的中華文化史,作者鍛鑄了它,它也鍛鑄作者。書里邊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沒有在以前出版的書里出現(xiàn)過。
  目錄:
  總序
  猜測黃帝
  天災神話
  問卜殷墟
  古道西風
  黑色的光亮
  稷下
  詩人是什么
  歷史的母本
  叢林邊的那一家
  千古絕響
  重山間的田園
  從何處走向大唐
  西天梵音
  長安的閃電總序
  猜測黃帝
  天災神話
  問卜殷墟
  古道西風
  黑色的光亮
  稷下
  詩人是什么
  歷史的母本
  叢林邊的那一家
  千古絕響
  重山間的田園
  從何處走向大唐
  西天梵音
  長安的閃電
  唐詩幾男子
  亂麻背后的蘊藏
  哪里來的陌生人
  總是那么郁悶
  到寒舍坐一會兒余秋雨“文化散文”升級上市鄭媛北京青年報著名學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近日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升級版”。自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這套書的文字和標題為準,之前所有的版本不再印行。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書》共分六冊,其猜測黃帝
  一
  那天夜里,風雨實在太大,大到驚心動魄。
  是臺風嗎?好像時間還早了一點。但在半山小屋遇到那么大的風雨,又是在夜間,心理感覺比什么級別的臺風都要恐怖。
  我知道這山上沒有人住。白天偶爾有一些山民上來,但說是山民,卻都住在山腳下。因此,在這狂風暴雨的渦旋中,我徹底孤單。蔓延無際的林木這時候全都變成了黑海怒濤,它們不再是自己,而是天地間所有暴力的體現(xiàn)者和響應者,都在盡著性子奔涌咆哮,翻卷肆虐。
  沒有燈火的哆嗦,沒有野禽的呻吟,沒有緩釋的跡象,沒有黎明的印痕。一切都沒有了,甚至懷疑,朗朗麗日下的風輕云淡,也許只是一個奢侈的夢影?
  這個時候最容易想起的,是千萬年前的先民。他們在草澤荒灘上艱難邁步的時候,感受最深的也一定是狂風暴雨的深夜。因為,這是生存的懸崖,也是毀滅的斷壁,不能不全神貫注,怵目驚心。對于平日的尋常氣象、山水風景,他們也有可能淡淡地嘹上兩眼,卻還分不出太多的心情。
  此刻我又順著這個思路想開去了。一下子跳過了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兩漢,來到了史前?耧L暴雨刪去了歷史,讓我回到了只有自然力與人對峙的洪荒時代。很多畫面交疊閃現(xiàn),我似乎在畫面里,又似乎不在。有幾個人有點臉熟,仔細一看又不對……
  ——這時,我已經(jīng)漸漸睡著了。
  等我醒來時聽到了鳥聲,我知道,風雨已經(jīng)過去,窗外山光明媚。
  我躺在床上盤算著,昨天已經(jīng)沒吃的了,今天必須下山,買一點干糧。
  我經(jīng)過多次試用,選中了山下小店賣的一種“壓縮餅干”作為慣常干糧。這種東西一片片很厚,吃的時候要同時喝很多水,非常耐饑,也非常便宜。其實這是一種戰(zhàn)備物資,貯存時間長了,本應銷毀,但這時“文革”尚在進行,民生凋敝,衣食匱乏,也就拿出來供應民間。民間對這種東西并無好感,因為口味干枯,難于下咽。然而,這對我這個幾天才下一次山的困頓書生而言,卻是一種不必烹煮又不餿不爛的果腹之食。
  既然不餿不爛,為什么不多買一點存著,何苦定期下山一次次購買呢?只要真正熬過苦日子的朋友就能理解其間的原因。口袋里極少的一點錢,隨時要準備應付生病之類的突發(fā)事件,怎么能一下子用完?因此,小錢多存一天,就多一天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的代價就是饑餓感。兩感抗衡,終于頂不住了,就下山。
  每當我又一次出現(xiàn)在小店門前,瘦瘦的年老店主人連問也不問就會立即轉身去取貨。
  他對我的表隋十分冷淡,似乎一直在懷疑我是不是一個逃犯。按照當時的說法,叫做“逃避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階級敵人”。但他顯然沒有舉報,按照他的年齡,他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歷史問題”。何況這是蔣介石的家鄉(xiāng),遠遠近近的親族關系一排列,很少有哪家與那批已經(jīng)去了臺灣的國民黨人員完全無關。既然每一家都有問題,彼此間的是非口舌、警惕防范,自然也就會少一點。
  這,大概也是我的老師盛鐘健先生想方設法讓我潛藏到奉化半山的原因之一吧。
  我說過,我在山上不小心碰上了蔣介石的一個隱秘藏書樓。原來叫“中正圖書館”,一九四九年之后當然廢棄了,卻沒有毀壞,摘下了牌子,關閉了門窗,由一位年邁的老大爺看守著。老大爺在與我進行過一次有關古籍版本的談話后,如遇知音,允許我可以任意閱讀藏書樓里所有的書。我認真瀏覽了一遍,已經(jīng)把閱讀重點放在《四部備要》、《萬有文庫》和《東方雜志》上。
  由于一夜的風雨,今天的山路上全是落葉斷枝?諝馓貏e清新,山泉格外充沛。我上山后放好買來的干糧,又提著一個小小的鐵皮桶到溪邊打了一桶山泉水回來,便靜靜地坐著,等待老大爺上山,打開藏書樓的大門。
  二
  后來回憶三十年前這一段潛跡半山的歲月,心里覺得非常奇怪。我上山,正好蔣介石剛剛在臺灣去世;我下山,是因為昕到了毛澤東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中國二十世紀兩位強硬對手的生命較量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個時代即將結束。而恰恰在這個時刻,一種神秘的力量把我?guī)нM了其中一位的家鄉(xiāng)藏書樓,長久關閉的老門為我悄然打開,里邊是一屋子的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
  平心而論,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毛澤東比蔣介石熟悉得多。在報紙上看到照片,他接見外賓的書房里堆滿了中國古籍,而且似乎只是中國古籍。他已經(jīng)感受到生命終點的臨近,正急忙從兩千多年前的諸子百家中選取兩家,一褒一貶,作為精神文化遺囑。他的褒貶,我不同意,但是作為一個看上去什么也不在乎的現(xiàn)代革命者,到最后還那么在乎兩千多年前的精神價值系統(tǒng),卻讓我吃驚。
  蔣介石在這個問題上比較簡單,他只把儒家傳統(tǒng)當作需要守護的文化,又特別欽慕王陽明。看管藏書樓的老大爺告訴我,蔣介石曾囑咐他的兒子蔣經(jīng)國要經(jīng)常到這里來讀書。蔣經(jīng)國忙,匆匆來過兩次,沒時間鉆研。
  軍事政治的恩怨是非姑且不予評說,但世界上確實找不到另外一個民族,一代代統(tǒng)治者都那么在乎歷史淵源,那么在乎血緣根脈,那么在乎華夏文明。
  與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國總是互相遠征、互毀文明的情形不同,歷代中國人內戰(zhàn)再激烈,也只是為了爭奪對華夏文明的正統(tǒng)繼承權,因此無論勝敗都不會自毀文明。即便是周邊地區(qū)的游牧群落入主中原,也遲早會成為華夏文明中的一員。
  這么一想,我潛跡半山的生活立即變得純凈。當時山下的形勢還十分險惡,我全家的災難仍然沒有解除。但我的心態(tài)變了,好像層層疊疊的山坡山樹山嵐一齊拽著我蹬開了山下的渾濁喧囂,使我飄然升騰。一些看似空泛不實的大課題浮現(xiàn)在眼前,而且越來越讓我感受到它們的重要性。
  例如:什么是華夏文明?什么是炎黃子孫?
  答案在五千年之前。
  但奇怪的是,在此后的五千年間,這些問題仍然被一代代地反復提出,而且似乎很難找到答案。
  一切軍事政治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文化。只不過軍事政治行動總是極其繁忙又驚心動魄,構成了一個很難離得開的過程。很多人在過程中迷失了,直到最后仍拔身不出,還深深地拖累了大地。只留下一些依稀的人文余痕,卻也早已支離破碎。你看眼前,一個老軍人的遺產(chǎn)居然是一屋古籍,他的對手也是同樣。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時刻讓我強烈感受了,我只有震驚沒有感嘆,胸中卻纖塵全無,火氣頓消。因此,面對這些諸如“華夏文明”、“炎黃子孫”這樣的大課題,也只剩下了學術理性,而不再羼雜世俗激情。
  我當時想,什么時候世道靖和,我會下山,去瞻仰一些歷史遺址。因為正是那些地方,決定了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此刻在山上,只能邊讀古籍邊遙想,讓心靈開始跌跌絆絆地旅行。
  有時也會分神,例如下山時看到街邊閱報欄上張貼的報紙,發(fā)現(xiàn)山下的“文革”好像又掀起了什么運動高潮,又印出了蠻橫的標語口號和批判文章。我會痛苦地閉上眼睛,想念還在被關押的父親和已經(jīng)含冤而死的叔叔;氐缴缴虾蠛脦滋,仍然回不過神來。這時就會有一場狂風暴雨在夜間襲來,把這一切狠狠地洗刷一遍,讓我再回到古代。
  我在早晨會輕輕地自語:黃帝,對,還是從五千年的黃帝開始,哪怕是猜測。
  三
  猜測黃帝,就是猜測我們遙遠的自己。
  其實,很早就有人在猜測了。
  從藏書樓書架上取下寫于兩千一百多年前的《淮南子》,其中有一段說——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于神農(nóng)、黃帝而后能入說。
  可見早在《淮南子》之前,人們不管說什么事都喜歡扯上炎帝、黃帝了,好像不這么扯就沒有辦法使那些事重要起來。這么扯來扯去,炎帝和黃帝的故事就編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當然也越來越不可信。結果,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代,便出現(xiàn)了“愈古則材料愈多”的怪現(xiàn)象。
  大家先是為了需要而猜測,很快把猜測當作了傳說,漸漸又把傳說當作了史實,越積越多。其中很多內容,聽起來奇奇怪怪、荒誕不經(jīng),因此司馬遷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
  這種情形直到今天我們還很容易體會?纯瓷磉,越是模糊的事情總是“故事”越多,越是過去的事情總是“細節(jié)”越全,越是虛假的事情總是“證據(jù)”越硬,情形可能有點類似。
  司馬遷根據(jù)自己的鑒別標準對這些內容進行了比較嚴格的篩選,顯示了一個歷史學家的職守。但是,他的《史記》還是從黃帝開始的。他確認,不管怎么說,黃帝是中國歷史的起點。
  這事過了整整兩千年之后,被懷疑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批近代歷史學家,根據(jù)歐洲的實證主義史學觀,認為中國歷史應該從傳說中徹底解脫出來。他們把可信的歷史上限,劃到東周,也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他們認為在這之前的歷史是后人偽造的,甚至斷言司馬遷也參加了偽造。因此,他們得出結論:“東周以上無史”。按照這種主張,中國歷史的起點是公元前九世紀,離現(xiàn)在不到三千年。而黃帝的時代,雖然還無法作準確的年代推定,但估摸著也總有四五千年了吧。這一來,中國的歷史被這股疑古思潮縮短了一小半。
  疑古思潮體現(xiàn)了近代科學思維,顯然具有不小的進步意義。至少,可以嘲弄一下中國民間歷來喜歡把故事當作歷史的淺薄頑癖。但是,這畢竟是近代科學思維的初級形態(tài),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無法處置那些屬于“集體無意識”的文化人類學課題,無法解讀神話傳說中所沉淀的群體密碼,無法闡釋混沌時代所蘊藏的神秘真實。這個問題,我在以后還會專門說一說。
  其實十九世紀的西方考古學已經(jīng)開始證明,很多遠古傳說極有可能掩埋著讓人們大吃一驚的史實。例如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HeinrichSchliemann)從一八七○年開始對于特洛伊遺址的挖掘,一八七四年對于邁錫尼遺址的挖掘,以及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斯(ArthurEvans)一九○○年對于米諾索斯王宮遺址的挖掘,都證明了荷馬史詩和其他遠古傳說并非虛構。
  就在伊文斯在希臘克里特島上發(fā)掘米諾索斯王宮的同時,中國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有力地證明商代存在的真實性。那就把疑古的學者們所定的中國歷史的上限公元前九世紀,一下子推前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紀。有些疑古學者步步為營,說“那么,公元前十四世紀之前是偽造的”。其實,甲骨文中的不少材料還可以從商代推到夏代。
  半山藏書樓的古代典籍和現(xiàn)代書刊被我反復地翻來翻去,我又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秘密。
  那就是,在疑古思潮產(chǎn)生的更早一點時間,學術文化界還出現(xiàn)過“華夏文明外來說”。先是一些西方學者根據(jù)他們對人類文明淵源的強烈好奇,依據(jù)某些相似的細節(jié),大膽地拉線搭橋,判斷華夏文明來自于埃及、印度、土耳其、東南亞、巴比倫。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巴比倫,即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所在地。
  那地方,確實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fā)祥地。很多古代文明都從那里找到了淵源,有的學者已經(jīng)斷言那是“人類文明唯一的起點”。那么,華夏文明為什么不是呢?
  連中國一些很著名的學者,也被這種思潮裹卷,而且又從中國古籍中提供一些“證據(jù)”。例如蔣觀云、劉師培、黃節(jié)、丁謙等等都是。當時的一份《國粹學報》,就發(fā)表過好幾篇這樣的文章。讓我驚訝的是,大學問家章太炎也在他的《序種姓篇》中贊成了外來說。
  設想都非常開放,理由都有點勉強,往往是從一些古代中外名詞在讀音上的某些相近,來作出大膽的推斷。例如章太炎認為中國的“葛天”,很可能是“加爾特亞”的轉音;黃節(jié)認為中國的“盤古”,很可能是“巴克”的轉音;劉師培認為中國的“泰帝”,很可能是“迦克底”的轉音。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比較過分的是丁謙,他斷言華夏文明早期創(chuàng)造的一切,巴比倫文明都已經(jīng)有了,包括天文、歷法、數(shù)學、井田制、服飾、器用都來自那里。連文字也是,因為據(jù)說八卦圖像與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有點相似。有的學者甚至憑著想象把巴比倫文明傳人華夏大地的路線圖都畫出來了。
  更有趣的是,不同的幻想之間還發(fā)生爭論,就像兩個睡在同一個屋子里的人用夢話爭吵了起來。例如丁謙認為,把巴比倫文明傳人中國的帶頭人是盤古,而章鴻釗則認為是黃帝。理由之一是,莊子說過黃帝登昆侖之上,而昆侖山正好是巴比倫文明傳人中國的必經(jīng)中介。
  不應該責怪這些學者“數(shù)典忘祖”。他們突然受到世界宏觀思維的激勵,試圖突破千年傳統(tǒng)觀念探索華夏文明的異域源頭,這并不影響他們對華夏文明的熱愛。他們中有的人,還是杰出的愛國人士。但是毫無疑問,他們的論述暴露了中國傳統(tǒng)學術方法的典型弊病,那就是嚴重缺乏實證材料,卻又好作斷語。即便有一點“實證”,也是從文本到文本的跳躍式比照,頗多牽強附會。若要排除這種牽強附會,必須有一種“證偽”機制,即按照幾個基本程序證明偽之為偽,然后方知真之為真。這些斷言華夏文明來自巴比倫的學者,在自己的思維中從來就缺少這種逆向的證偽習慣,因此聽到風就是雨了,而且是傾盆大雨。
  但是,考古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物證據(jù),不斷地證明著這片土地上文明發(fā)生的獨立根脈。我還朦朧記得,好像是地質學家翁文灝吧,發(fā)表文章闡述遠古大洪水所沉積的黃土與大量舊石器時代文物的關系,證明黃河流域也有過舊石器時代,與西方的舊石器時代平行共存。他的文章我也是在半山藏書樓看到的,但那篇文章的標題,現(xiàn)在記不起來了。
  有過了疑古、外來這兩大思潮,又有了不少考古成果,我們就可以重新檢視史料記載,對黃帝時代作出比較平穩(wěn)的猜測了。
  看管半山藏書樓的老大爺已經(jīng)連續(xù)問了我三次:“這么艱深的古書,這么枯燥的雜志,你那么年輕,怎么有耐心幾個月、幾個月地看下去?”
  前兩次我只是笑笑,等到問第三次時,我作了回答。
  我說:“大爺,只要找到一個有意義的大疑問,看古往今來的相關爭論,然后加入自己的判斷和猜測,這就像看一場長長的球賽,看著看著自己也下場了,非常有趣。”
  其實,這也就是我初步建立的學術路線。
  四
  我當時對黃帝的猜想,只能是粗線條的。因為半山藏書樓雖然有不少書籍,但畢竟有限。
  黃帝,是華夏民族實現(xiàn)第一次文明騰躍的首領。在這之前,中國大地還處于混沌洪荒之中。因此,后代就把各項文明的開創(chuàng)之功,都與他聯(lián)系在一起,貼附在他身上,并把他看成是真正的始祖。這并不是說,華夏文明由他開始,而只是說,決定華夏文明之成為華夏文明的那個關鍵歷史階段,以他為代表。
  黃帝出生在哪里?肯定不是巴比倫,而是在黃河流域。在黃河流域哪一段?這就不是很重要了,因為他的部落一直在戰(zhàn)爭中遷徙,所謂“居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有關黃帝出生地的說法倒是有好幾種,牽涉到現(xiàn)在從甘肅到山東的很多省。經(jīng)過仔細比較,陜西、河南兩地似乎更有說服力。而我個人,則傾向于河南新鄭,那里自古就有“軒轅之丘”、“有熊氏之墟”。黃帝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可以對應起來。
  黃帝有一個“生死冤家”,那就是炎帝。
  歷來有不少人認為,炎帝就是神農(nóng)氏,但也有人說,他只是神農(nóng)氏時代的最后一位首領。炎帝好像出生在陜西,后來也到河南來了,并且衍伸到了長江流域。
  黃帝和炎帝分別領導的兩個部落,在當時是最顯赫的。
  炎帝的主要業(yè)績比較明確,那就是農(nóng)業(yè)。他帶領人們從采集野果、捕魚打獵的原始生態(tài),進入到農(nóng)業(yè)生態(tài),開始種植五谷菜蔬,發(fā)明了“火耕”的方法和最早的耕作農(nóng)具。他也觸及了制陶和紡織,還通過“嘗百草”而試驗醫(yī)藥。顯然,炎帝為這片土地的農(nóng)耕文明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相比之下,黃帝的業(yè)績范圍就擴大了很多。除了農(nóng)業(yè),還制作舟、車,養(yǎng)蠶抽絲,制玉,做兵器,并開始采銅,發(fā)明文字和歷法。
  由此作出判斷,黃帝應該比炎帝稍稍晚一點。在農(nóng)耕文明的基礎上,黃帝可以有多余的財富來做一些文明等級更高的事情了。這樣,后來他們發(fā)生軍事對峙,也就各自代表著前后不同的歷史痕跡。簡單說來,黃帝要比炎帝進步一點。所謂“軒轅之時,神農(nóng)世衰”,就傳達了這樣的信息。  





上一本:大國空村 下一本:王樹增戰(zhàn)爭經(jīng)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尋覓中華的作者是余秋雨 ,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