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馬達加斯加印象


作者:馬達加斯加印象     整理日期:2013-06-02 11:08:51


  
  馬達加斯加印象   
  
  
  古碾心/文   印度洋西南洋面上,坐落著世界第四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獨特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和與眾不同的民族習慣,構(gòu)成了島國奇特的人文景觀。   
  
  植物昆蟲大觀園   馬達加斯加62.7萬平方公里遼闊的地域,使它在熱帶海洋氣候中形成了有別于非洲大陸的熱帶高原氣候。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雨量使這里終年常青,高大的椰子樹、低矮的灌木叢、茂盛的草坪、盛開的鮮花,把整個馬達加斯加打扮得絢麗多彩。如果說中部高原是喬木陪襯草地和灌木,那么,沿海一帶則完全是熱帶森林一統(tǒng)天下,灌木和野草只能靠其頑強的生命力,在有限的角落里棲身。透過飛機弦窗望去,整個馬島郁郁蔥蔥,猶如漂浮在洋面上的一片綠葉,白色的河網(wǎng)水域如同樹葉的經(jīng)絡一樣鑲嵌其間,不知是這些河網(wǎng)哺育了森林,還是林木涵養(yǎng)了河網(wǎng)。   到了馬島,驅(qū)車向森林駛?cè),挺撥的棕櫚樹不時在提醒人們這里是熱帶森林;椰子樹懷抱著微黃的椰果,等待人們?nèi)ゲ烧;黃里透紅的芒果沉甸甸地掛滿枝頭,使我這個生長在北半球溫帶地區(qū)的老外,知道了成熟的芒果不僅僅是黃色;紅紅的荔枝一串串地吊在綠葉之間,滿目盡是,紅綠相襯,惹人喜愛。陪同的陳先生告訴我們,這些荔枝樹都是有主的,只有遠離公路的荔枝林,才算是野生的,可以隨便采收。他指著公路上來往的收購野荔枝的敞蓬車說,在這里,只要走出去,就會有收獲。可不是么,在路邊,在樹旁用棕櫚葉搭就的小棚下,堆著待售的椰子、木瓜、木薯、紅薯……令我不由地羨慕起造物主對當?shù)厝说目犊?  馬達加斯加島至今還保持著兩項世界紀錄:它是現(xiàn)今世界上植物種類和昆蟲種類最多的地方。原因是該島地理上相對獨立,面積又相對較大,在熱帶海洋、熱帶雨林氣候中,又形成了若干島內(nèi)小氣候;另外,工業(yè)欠發(fā)達,人為污染破壞較少。   
  
  早婚多育 一夫多妻   馬達加斯加人是個獨特的民族,他們是在漫長的歲月里,由當?shù)胤侵蘧用瘛⑵筮^海而來的東南亞人和阿拉伯人,經(jīng)過無數(shù)代的融合而成的。   在這里你要是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抱著或領著小孩,千萬不要斷定她們一定是姊妹關系。在這里,女子有生育能力時即可結(jié)婚,女孩子五六歲時就要學做家務活,12歲便為妻為母了。兒女滿堂是當?shù)厝说纳^,他們認為“7”是個最吉祥的數(shù)字,一生以生7男7女最為理想。女方出嫁時,由女方長輩主持祝福儀式,其中要告誡男方:我們不希望聽到她受虐待,更不愿看到她身有傷殘,如果你不再喜歡她,就把她完整地送回娘家。這就是婚約的全部。因而離婚也非常容易,離異后,孩子基本上由女方撫養(yǎng)。   中國駐塔麻塔夫領事館的門房兼花匠吉米,年已66,絳紫色的臉上看不出多少表情,一雙大眼睛很有神,看上去也就50上下。與他出雙入對的是位不足30歲的少婦,黑發(fā),高挑的鼻梁,苗條的身材,實在應該用美麗來形容她。她便是吉米三房妻子之一。吉米共有9個孩子,最小的剛剛歲半。是因為老頭每月30美元的固定收入,還是他有其它魅力令此妙齡女子著迷,我不得而知。生活稍微寬裕的男子娶兩、三房妻子是很平常的,一夫多妻在這里合理合法。   
  
  崇拜牛、蛇和魯賓遜   “牛對當?shù)厝撕苤匾保庀壬榻B說,“這里有一種牛很特別,前腿上方有一個峰,類似駝峰,當?shù)厝私兴雠,它的學名叫峰牛!蔽也挥上肫鹩《鹊摹吧衽!。其實,馬島人對牛的偏愛與印度敬“神!钡娘L俗完全是兩回事。在鄉(xiāng)村,從事運輸主要靠牛車,中部地區(qū)經(jīng)常能看到身穿短褲,赤著腳板,全身黝黑的孩子或大人,趕著笨重的“二牛抬杠”高輪車,行走在鄉(xiāng)間大道上。在當?shù)厝藗冄劾铮J秦敻欢喙训臉酥,牛繁殖的興旺也是家業(yè)興盛的象征。養(yǎng)牛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用于葬禮祭祀和招待賓客。有些地區(qū),人們將牛宰殺后把牛頭用石灰涂抹,掛在墓地四周作為裝飾。   蛇,在馬國被奉為神靈,在野外不論遇上什么樣的蛇,人們都會虔誠地禮讓,唯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如果蛇跑進屋里則必須打死它,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兇兆。   關于蛇的風俗倒多少有點與印度關于“神牛”的風俗相似,在印度一些有錢、有地位的人,在臨終前,買一頭牛放出去,讓牛來為自己贖罪。于是,這頭牛的身價便立即倍增,一躍而成為“神!。而馬國人則是在死者安葬后,在墓地周圍投放蛇和鱷魚等動物,據(jù)說這是為了使死者的靈魂可以依附在它們身上。如此說來,蛇爬進屋里是兇兆的說法就不難理解了。   在馬達加斯加東北部的濱海公路上,有一尊魯濱遜的水泥塑像。塑像一米多高,并不引人注目。據(jù)說,魯濱遜曾在這里登上過馬島。但據(jù)我所知,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筆下《魯濱遜飄流記》中魯濱遜的原形——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塞爾基克被迫登上的荒島,位于智利海岸西面420英里處。難道馬島與塞爾基克也有瓜葛不成?當我的目光與陪同的塔麻塔夫市華僑總會主席陳兆來先生相遇時,思緒頓時清晰、明確了許多,無須考證,也無須追問,這島上確實存在過“魯濱遜”。   馬島歷史上,有多少漂洋過海而來的東南亞人和阿拉伯人,他們與當?shù)鼐用袢诤戏毖芰笋R達加斯加民族,近代有多少漂洋過海而來的印度、巴基斯坦、中國人,與當?shù)鼐用褚黄馂檫@里的社會創(chuàng)造著財富。





上一本:遭遇蘇共中央書記 下一本:中國偷渡客南非遭遇實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馬達加斯加印象的作者是馬達加斯加印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