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南海尋找可燃冰》由陳惠玲著,主要內容是:可燃冰,即是天然氣水合物。它潔白如冰,點火即燃燒。它藏于深海海底,人類為與它相遇等待了4.67萬年。它遍布全球,但直到20世紀才被科學家們發(fā)現蹤影。它是上天賜予人類的巨大財富,是地球上尚未開發(fā)的儲量最大的潛在能源。這個充滿神秘的礦藏,吸引著全世界的地質學家們,到大陸的凍土帶、到深海海底去尋找它的倩影!赌虾ふ铱扇急愤m合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陳惠玲(1969-),《中國國土資源報》記者,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熱愛地球科學,長期關注我國海洋地質調查領域,曾跟隨我國科考船遠赴西沙群島、南沙海域和太平洋參加海洋科學考察。2000年率先報道了中國開展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前期勘查的消息,并長期關注和報道這一領域的發(fā)展,采寫的通訊《有一種”冰可以燃燒》、《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可燃冰調查》、《距離天然氣水合物還有多遠》、《點燃深;鸱N》等廣受關注。曾獲第四屆中華寶石文學獎。參與國土資源部大型文集《先行頌》、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型紀實文學作品《為祖國尋找寶藏》等創(chuàng)作,與康平合著長篇紀實文學《圓夢南!。 目錄: 前言輸氣管道中的“搗蛋鬼”能源新寵兒“固態(tài)”的“氣體”可燃冰研究在中國升溫能源安全“奮斗五號”出征西沙“向陽紅十六號”的劫難真假BSR“探寶號”勇斗來犯者雞與蛋的問題“海洋四號”東沙弄潮“海洋四號”區(qū)女部長的歐洲可燃冰之旅有朋自遠方來冷泉——天然氣水合物的新證據“太陽號”的南海之旅我們晚來了4.67萬年可燃冰取樣抱憾東沙“流產”的合作計藍神狐大捷千年修得同船渡粗枝大計的漢斯首鉆見冰點燃冰火中國可燃冰發(fā)出世界聲音中國可燃冰之夢,起航 能源新寵兒1998年,國際大洋鉆探組織在美國東部近海的布萊克海嶺發(fā)現了具有商業(yè)價值、可供開采的可燃冰,震動了全球地質科學界?茖W家們分析認為,可燃冰在海洋中有條件成礦的面積約占全部海洋總面積的10%以上。因此,樂觀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礦藏中所含的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兩倍,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需求。最使科學家動心的是可燃冰的熱效率驚人——有人做過實驗,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釋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氣。真是驚人的神奇!因此,有人大膽預言:誰掌握了可燃冰,誰就能主導未來全球能源1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印度等國被可燃冰這一新型能源可能帶來的巨大的商業(yè)利益乃至政治利益所誘,競相開始了可燃冰的研究和探索——美國是全球起步最早、可燃冰調查研究最活躍的國家。在美國,人們認為天然氣水合物中甲烷的利用將消除對美國國內能源是否充足的憂慮,通過使用甲烷替代碳密集型燃料可以緩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一旦確定從水合物中安全生產甲烷具有技術和經濟可行性,美國的國家經濟增長將發(fā)生革命,長期能源安全將得到保障,環(huán)境質量將獲得改善。目前,美國已經將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探與開發(fā)納入國家發(fā)展計劃,年投入2000萬美元,并計劃到2015年實現商業(yè)性開采。日本由于國內缺乏常規(guī)油氣資源,因此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fā)寄予厚望。日本投入巨資開展國家計劃,組織石油公司、國立研究所、大學的研究與技術人員開展研究、勘探工作,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已經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樣品,圈定了12塊遠景礦區(qū)。至90年代中期,以“深海鉆探計劃(DSDP)”和“大洋鉆探計劃(ODP)”為標志,美、俄、荷、德、加、日等諸多國家探測天然氣水合物的目標和范圍,已覆蓋了世界上幾乎所有大洋陸緣的重要潛在遠景地區(qū),以及高緯度極地永凍土地帶和南極大陸及緣區(qū);目前至少有50個國家和地區(qū)針對天然氣水合物在進行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發(fā)現。2005年10月開始,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ODP延續(xù)項目“綜合大洋鉆探計劃(IODP)”將天然氣水合物作為其重要科學目標之一。天然氣水合物不但具有重大的資源意義,而且其分解作用會導致海底失穩(wěn),引起海底滑坡等自然災害,其分解產生的甲烷對全球變化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對這一領域的調查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掀起熱潮,引起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高度重視。自2001年以來,國際上對天然氣水合物已經進入試驗開發(fā)研究階段。有政治家甚至預言,天然氣水合物的發(fā)現和開發(fā)利用將改變全球的地緣政治,將改變世界的能源格局。一言以蔽之:競爭日趨激烈,形勢咄咄逼人。P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