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


作者: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     整理日期:2017-02-27 23:45:57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4版)》共分7篇39章,涉及細胞、動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植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遺傳與變異、生物進化、生物多樣性的進化、生態(tài)學與動物行為等內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4版)》具有較好的廣度和深度,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可作為生命科學類各專業(yè)本科生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供中學生物學教師及相關科研人員參考。

目錄:
  1緒論:生物界與生物學
  1.1生物的特征
  1.2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組構系統(tǒng)
  1.3生物界的多級分類系統(tǒng)
  1.4生物和它的環(huán)境形成相互聯(lián)結的網絡
  1.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樣性中存在著高度的統(tǒng)一性
  1.6研究生物學的方法
  1.7生物學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關系
  第1篇細胞
  2生命的化學基礎
  2.1原子和分子
  2.2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
  2.3糖類
  2.4脂質
  2.5蛋白質
  2.6核酸
  3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
  3.1細胞的結構
  3.2真核細胞的結構
  3.3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3.4細胞通訊
  4細胞代謝
  4.1能與細胞
  4.2酶
  4.3物質的跨膜轉運
  4.4細胞呼吸
  4.5光合作用
  5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5.1細胞周期與有絲分裂
  5.2減數(shù)分裂將染色體數(shù)由2n,減為n
  5.3個體發(fā)育中的細胞
  第2篇動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
  6脊椎動物的結構與功能
  6.1動物是由多層次的結構所組成的
  6.2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
  6.3動物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
  7營養(yǎng)與消化
  7.1營養(yǎng)
  7.2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
  7.3人的消化系統(tǒng)及其功能
  7.4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對食物的適應
  8血液與循環(huán)
  8.1人和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
  8.2血液的結構與功能
  8.3哺乳動物的心臟血管系統(tǒng)
  9氣體交換與呼吸
  9.1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
  9.2人體對高山的適應
  9.3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0內環(huán)境的控制
  10.1體溫調節(jié)
  10.2滲透調節(jié)與排泄
  11免疫系統(tǒng)與免疫功能
  11.1人體對抗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wèi)
  11.2適應性免疫(免疫應答)
  11.3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異常
  12內分泌系統(tǒng)與體液調節(jié)
  12.1體液調節(jié)的性質
  12.2脊椎動物的體液調節(jié)
  12.3激素與穩(wěn)態(tài)
  13神經系統(tǒng)與神經調節(jié)
  13.1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13.2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
  13.3脊椎動物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13.4人腦
  14感覺器官與感覺
  14.1感覺的一般特性
  14.2視覺
  14.3聽覺與平衡感受
  14.4化學感受性:味覺與嗅覺
  14.5皮膚感覺
  15動物如何運動
  15.1動物的骨骼
  15.2人類的骨骼
  15.3肌肉與肌肉收縮
  15.4骨骼與肌肉在運動中的相互作用
  16生殖與胚胎發(fā)育
  16.1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
  16.2人類的生殖
  16.3人類胚胎的發(fā)育
  第3篇植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
  17植物的結構和生殖
  17.1植物的結構和功能
  17.2植物的生長
  17.3植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18植物的營養(yǎng)
  18.1植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和運輸
  18.2植物的營養(yǎng)與土壤
  19植物的調控系統(tǒng)
  19.1植物激素
  19.2植物的生長響應和生物節(jié)律
  19.3植物對食植動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4篇遺傳與變異
  20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20.1遺傳的第一定律
  20.2遺傳的第二定律
  20.3孟德爾定律的擴展簡介
  20.4多基因決定的數(shù)量性狀
  20.5遺傳的染色體學說
  20.6遺傳的第三定律
  20.7細胞質遺傳
  21基因的分子生物學
  21.1遺傳物質是DNA(或RNA)的證明
  21.2DNA復制
  21.3遺傳信息流是從DNA到RNA到蛋白質
  21.4基因突變
  22基因表達調控
  22.1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是細胞特異性的基礎
  22.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22.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22.4發(fā)育是在基因調控下進行的
  23重組DNA技術簡介
  23.1基因工程的相關技術
  23.2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23.3基因克隆的質粒載體
  23.4重組DNA的基本步驟
  23.5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其成果簡介
  23.6遺傳工程的風險和倫理學問題
  24人類基因組
  24.1人類基因組及其研究
  24.2人類遺傳性疾病
  24.3癌基因與惡性腫瘤
  第5篇生物進化
  25達爾文學說與微進化
  25.1進化理論的創(chuàng)立:歷史和證據(jù)
  25.2生物的微進化
  25.3自然選擇
  26物種形成
  26.1物種概念
  26.2物種形成的方式
  27宏進化與系統(tǒng)發(fā)生
  27.1研究宏進化依據(jù)的科學材料
  27.2生物的宏進化
  27.3生物的系統(tǒng)發(fā)生
  27.4進化與發(fā)育的修飾
  第6篇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28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28.1生命的起源
  28.2原核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28.3處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病毒
  29真核細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29.1真核細胞的起源
  29.2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29.3多細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及進化
  30綠色植物多樣性的進化
  30.1綠藻和陸生植物的起源
  30.2陸生植物的世代交替和對陸地生活的適應
  30.3陸生植物多樣性的進化
  31真菌多樣性的進化
  31.1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
  31.2真菌多樣性的進化
  32動物多樣性的進化
  32.1動物種系的發(fā)生
  32.2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的進化
  32.3脊索動物多樣性的進化
  33人類的進化
  33.1人類與靈長目
  33.2人類的進化過程
  第7篇生態(tài)學與動物行為
  34生物與環(huán)境
  34.1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因子
  34.2生物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34.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35種群的結構、動態(tài)與數(shù)量調節(jié)
  35.1種群的概念和特征
  35.2種群的數(shù)量動態(tài)
  35.3種群的數(shù)量調節(jié)
  36群落的結構、類型及演替
  36.1群落的結構和主要類型
  36.2物種在群落中的生態(tài)位
  36.3群落的演替及其實例
  37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功能
  37.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37.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生產力
  37.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37.4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38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生物學
  38.1生物多樣性包括3個層次
  38.2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原因
  38.3瀕危物種的鑒別和分類
  38.4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qū)域與保護生物學
  38.5物種保護
  38.6生境保護
  39動物的行為
  39.1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
  39.2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
  39.3動物的防御行為和生殖行為
  39.4動物的社群生活與通訊
  39.5利他行為和行為節(jié)律
  參考文獻
  索引





上一本:大人小孩都能懂的時間簡史 下一本:化學元素大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的作者是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