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現(xiàn)代思考:透視希臘中國的科學與文化》作者杰弗里·勞埃德(Geoffrey Uoyd)從事一種廣泛的古代文明研究,涉及的基本問題既有智力上的也有道德上的,我們今天仍繼續(xù)面對這些問題。他關(guān)注的是,我們能在這樣的研究中學到些什么。對于異域的信仰體系,我們能獲得多大程度上的理解?對于古代世界的“科學”或它的各個組成學科,如“天文學”、“地理學”、“解剖學”等,談?wù)撍鼈冇袥]有意義?邏輯及其規(guī)律是普適的嗎?存在一個本體論(一個單一世界)嗎?所有嘗試的理解都應(yīng)該被認為是指向它的嗎?當我們遇到明顯不同的實在觀時,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可歸因于需要解釋或可作為一種解釋的概念間的差異?或在多大程度上可歸因于不同的首選推理模式或研究風格?真理和信仰的觀念代表了可靠的跨文化普適的東西嗎?此外,對于當今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古代歷史能教給我們什么?人性和人權(quán)的論述是普適的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政治制度來幫助確保國家內(nèi)部和國家之間的公平和公正?勞埃德將著手回答所有這些問題,并使我們確信:古代希臘和中國的科學和文化為推進現(xiàn)代的各種相關(guān)爭論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作者簡介: 勞埃德(G.E.R.Lloyd,1933~)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古希臘科學思想史研究。1987年始執(zhí)“古代科學和哲學”講席,1989年起任達爾文學院院長。2000年從這兩項職位上退休,任榮譽教授。1997年因“對思想史的貢獻”而被英國王室賜封爵士。 勞埃德教授著述頗豐,已出版十余部專著,其中大多數(shù)是研究希臘科學和醫(yī)學,或者以希臘科學和醫(yī)學為素材,探討科學思想、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問題。其著作的特點是:歷史敘述條理清晰,史料翔實,運用恰當;探討問題視角新穎獨特,反映出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 勞埃德教授近十多年來的研究興趣從古希臘科學延伸到中國古代科學,著有《早期希臘科學:從泰勒斯到亞里士多德》(1970)、《道與名》(與美國著名中國科學史學者席文教授合著,2002)、《受制于疾病的想象:希臘思想研究》(2003)、《無可辯駁性的錯覺:古代希臘、中國和今天的智慧與道德》(2005)、《古代希臘和中國科學中的原理與實踐》(2006)、《認知的變種:對人類思維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反思》(2007)等。
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序 第一章 理解古代社會 第二章 古代文明中的科學? 第三章 開拓疆域 第四章 一種共同邏輯? 第五章 探索真理 第六章 信仰的可疑性 第七章 研究風格和共同本體論問題 第八章 分類的使用和濫用 第九章 對實例論證的支持和反對 第十章 大學:它們的歷史和責任 第十一章 人性和人權(quán) 第十二章 對民主的一種批判 結(jié)論 中文和希臘文術(shù)語表 版本說明 注釋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