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精選了96個當前主流珍稀蔬菜品種,每個品種均配有作者多年收集整理的一手高清原色圖片,全力將蔬菜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長重要環(huán)節(jié)形象清晰的展現給讀者。本書以全彩的形式,精心收集和整理了400余幅高清彩色圖片,按照外來蔬菜、特產蔬菜、觀賞蔬菜、保健蔬菜、野生蔬菜和芳香蔬菜六個大類,96個珍稀蔬菜品種,詳細介紹了珍稀蔬菜的起源分類、生長習性、品種類型和應用價值,特別是以高清彩圖重點展示了不同剩余時期的形態(tài)特征,以供讀者識別和鑒賞。 本書可作為農業(yè)院校師生、農業(yè)技術人員和園藝愛好者研究和引種珍稀蔬菜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青少年科普圖書和居家旅行休閑圖書。 作者簡介: 陳杏禹,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蔬菜園藝系,主任,教授。1997年畢業(yè)于吉林農業(yè)大學園藝系,獲碩士學位,主修專業(yè)蔬菜學。同年分配到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1999年調入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2004年晉升為副教授,2009年晉升教授。曾在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學院教學基地專職實踐3年,實踐技能過硬。多年來一直擔任基地生產項目的負責人,主講《蔬菜栽培》等專業(yè)主干課,開發(fā)了《蔬菜種子生產技術》等三門新課,并編寫了相應的校本教材和教學課件。2003年取得農藝技師資格,2007年取得職業(yè)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資格。連續(xù)8年擔任蔬菜園藝工等相關工種的職業(yè)技能鑒定工作,累計培訓和鑒定3000人次。 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生產和科研工作。主持guo家級精品課程《蔬菜栽培》,制作的蔬菜生產類多媒體教育軟件先后三次在遼寧省教育軟件大賽中獲獎。該同志近年來主持遼寧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課題“保護地無刺黃瓜品種選育”、遼寧省農委課題“遼寧地方標準的制定”和營口市綜合開發(fā)項目“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等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其中遼寧地方標準《無公害食品辣椒生產技術規(guī)程》已通過審定并頒布實施,營口市綜合開發(fā)項目已結題。以di一作者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fā)13篇。 目錄: 一、外來蔬菜 白莖千筋京水菜/2 抱子甘藍/4 冰菜/6 朝鮮薊/8 番杏/10 根芹/12 荷蘭豆/13 韭蔥/15 菊苣/16 苦苣/18 辣根/20 露草(穿心蓮)/22 球莖茴香/24 食用仙人掌/26一、外來蔬菜 白莖千筋京水菜/2 抱子甘藍/4 冰菜/6 朝鮮薊/8 番杏/10 根芹/12 荷蘭豆/13 韭蔥/15 菊苣/16 苦苣/18 辣根/20 露草(穿心蓮)/22 球莖茴香/24 食用仙人掌/26 香芹/28 皺葉甘藍/30 紫甘藍/32 二、特產蔬菜 扁豆/36 菜心/38 草石蠶/40 刀豆/42 冬寒菜/44 豆薯/46 佛手瓜/48 瓠瓜/50 節(jié)瓜/54 芥藍/56 金絲瓜/58 砍瓜/60 落葵(木耳菜)/62 蛇瓜/65 絲瓜/68 酸漿/72 蕹菜(空心菜)/74 烏塌菜/78 三、觀賞蔬菜 彩色甜椒/82 彩色大白菜/84 飛碟瓜/86 觀賞辣椒/90 觀賞南瓜/94 觀賞茄子/98 金皮西葫蘆/102 拇指黃瓜/104 南美香艷茄/106 特色花椰菜/108 小型番茄/112 葉用甜菜/116 葉用萵苣/120 羽衣甘藍/124 紫苤藍/128 紫色小白菜/130 紫衣芥菜/131 四、保健蔬菜 菜芙蓉/134 枸杞頭/136 黃秋葵/138 菊芋/140 苦瓜/141 蘆筍/144 牛蒡/148 山藥/150 食用百合/152 四棱豆/154 藤三七/156 西洋菜/158 莧菜/160 香椿/162 養(yǎng)心菜/164 魚腥草/166 芋頭/168 紫背天葵/170 五、野生蔬菜 刺龍芽/174 刺五加/176 大葉芹/178 桔梗/180 菊花腦/182 薺菜/184 苣荬菜/186 蕨類植物/188 蔞蒿/190 馬齒莧/192 馬蘭頭/194 貓爪子菜/195 蒲公英/196 山胡蘿卜/198 六、芳香蔬菜 薄荷/202 百里香/205 藿香/208 荊芥/210 羅勒/212 迷迭香/215 牛至/218 碰碰香/220 鼠尾草/222 香蜂花/224 薰衣草/226 紫蘇/230 參考文獻/232 前言珍稀蔬菜,也稱特種蔬菜、新興蔬菜,主要指當地沒有種植過或很少種植的蔬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豐富廣大消費者的菜籃子,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引種、馴化和培育了一大批珍稀蔬菜新品種,它們或形狀奇特,或色彩艷麗,或食藥兼用,或芳香怡人,既可以烹飪出美味佳肴,又可以種植于農業(yè)園區(qū)作觀賞栽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珍稀蔬菜主要包括國外引進品種、稀有鄉(xiāng)土蔬菜、觀賞蔬菜、芳香蔬菜以及野生采集或人工栽培的山野菜等,一般都具有栽培容易、抗逆性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等特點,特別適合生產無公害蔬菜或作為陽臺蔬菜栽培。但由于珍稀蔬菜種類繁多,生長習性、營養(yǎng)價值和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常使消費者敬而遠之。為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認識、了解和應用珍稀蔬菜,本書收集了400余幅珍稀蔬菜不同生育時期的彩色圖片供讀者識別和鑒賞,并對近百種珍稀蔬菜的起源、生長習性、品種類型和應用價值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可為農業(yè)院校師生、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園藝愛好者研究與引種珍稀蔬菜提供參考。 由于時間倉促,加上筆者的知識水平有限,問題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單位和學者的文獻資料和圖片資源,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珍稀蔬菜,也稱特種蔬菜、新興蔬菜,主要指當地沒有種植過或很少種植的蔬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豐富廣大消費者的菜籃子,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引種、馴化和培育了一大批珍稀蔬菜新品種,它們或形狀奇特,或色彩艷麗,或食藥兼用,或芳香怡人,既可以烹飪出美味佳肴,又可以種植于農業(yè)園區(qū)作觀賞栽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珍稀蔬菜主要包括國外引進品種、稀有鄉(xiāng)土蔬菜、觀賞蔬菜、芳香蔬菜以及野生采集或人工栽培的山野菜等,一般都具有栽培容易、抗逆性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等特點,特別適合生產無公害蔬菜或作為陽臺蔬菜栽培。但由于珍稀蔬菜種類繁多,生長習性、營養(yǎng)價值和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常使消費者敬而遠之。為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認識、了解和應用珍稀蔬菜,本書收集了400余幅珍稀蔬菜不同生育時期的彩色圖片供讀者識別和鑒賞,并對近百種珍稀蔬菜的起源、生長習性、品種類型和應用價值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可為農業(yè)院校師生、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園藝愛好者研究與引種珍稀蔬菜提供參考。 由于時間倉促,加上筆者的知識水平有限,問題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單位和學者的文獻資料和圖片資源,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編者 2016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