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世界地理·非洲


作者:劉興詩     整理日期:2015-12-21 20:26:58

極具可讀性的世界地理百科,地理學(xué)習(xí)的優(yōu)質(zhì)課外讀物
  ★320個地理專題,450幅精美圖片,地理、人文全面解讀,讓你足不出戶覽盡多彩世界,領(lǐng)略自然之美
  ★語言優(yōu)美而富于童趣,知識解析深入淺出,使閱讀變得趣味盎然
  ★作者劉興詩先生為著名的科普作家、地質(zhì)學(xué)教授,將數(shù)十年科學(xué)考察經(jīng)驗用于創(chuàng)作,曾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大獎
  ★體驗獨特,鼓勵孩子關(guān)愛世界,探索地球,喚起孩子對自然的熱愛。
  ★框架明晰,短小章節(jié)有利于輕松閱讀,小提問和小知識,有助于思考記憶和延伸學(xué)習(xí)
本書簡介:
  世界地理·非洲:作者劉興師爺爺用孩子般的語言,以講故事的形式,分地理板塊對非洲的自然風(fēng)景、地理地貌以及風(fēng)土人情進行了介紹。此外,本書穿插了大量風(fēng)景圖,使讀者能結(jié)合圖片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書中的內(nèi)容,是一本極具可讀性的,適合青少年閱讀的非洲地理百科讀本。
  作者簡介:
  劉興詩,著名科普作家、地質(zhì)學(xué)教授、史前考古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協(xié)榮譽理事。出生于1931年5月8日,北京大學(xué)畢業(yè)。先后在北京大學(xué)、華中師范大學(xué)、成都理工大學(xué)等校任教,被列入“北大人物”之“北大文壇”小說家行列。至今,在境內(nèi)外出版圖書240多本,其中包括《美洲來的哥倫布》《星孩子》《小河里的老妖精》等。獲獎147次,其中包括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等。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評為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被有關(guān)機構(gòu)評選為“孩子們最喜歡的科普作家”。
  目錄:
  陽光燦亮的阿非尼加
  北非
  埃及母親河,尼羅河
  千塔之城開羅
  露天歷史博物館盧克索
  震驚世界的阿斯旺水庫
  埃及前門亞歷山大
  “世界黃金水道”蘇伊士運河
  “沙老大”撒哈拉大沙漠
  利比亞,一個水的故事
  北非山墻阿特拉斯山脈
  白城阿爾及爾
  迦太基故國突尼斯
  藍色迷宮非斯
  “白房子”達爾貝達陽光燦亮的阿非尼加
  北非
  埃及母親河,尼羅河
  千塔之城開羅
  露天歷史博物館盧克索
  震驚世界的阿斯旺水庫
  埃及前門亞歷山大
  “世界黃金水道”蘇伊士運河
  “沙老大”撒哈拉大沙漠
  利比亞,一個水的故事
  北非山墻阿特拉斯山脈
  白城阿爾及爾
  迦太基故國突尼斯
  藍色迷宮非斯
  “白房子”達爾貝達
  海峽跳板丹吉爾
  東非
  紅紅的紅海
  “象鼻子”喀土穆
  “新鮮的花朵”亞的斯亞貝巴
  駱駝漫步的厄立特里亞
  “紅海門鎖”吉布提
  非洲之角索馬里
  地球的傷疤”東非大裂谷
  “東非內(nèi)!本S多利亞湖
  “平安之港”和“大象陷下去的地方”
  “自由之路”坦贊鐵路
  “赤道上的雪山”乞力馬扎羅山
  火山口里的動物園
  “丁香島”桑給巴爾
  “涼爽之地”內(nèi)羅畢
  聽獅子吼叫的樹頂旅館
  “羚羊山”坎帕拉
  “千丘之國”盧旺達
  “非洲心臟”布隆迪
  動植物保護所塞舌爾
  西非
  風(fēng)沙彌漫的毛里塔尼亞
  河邊碼頭尼亞美
  奴隸堡戈雷島
  干旱的佛得角群島
  一條河的國家岡比亞
  “黑人土地”幾內(nèi)亞
  棕櫚樹蔭下的幾內(nèi)亞比紹
  “獅子山”塞拉利昂
  “自由的土地”利比里亞
  出水芙蓉阿比讓
  金凳子庫馬西
  瀉湖邊的多哥
  岡維水上村莊
  西非母親河尼日爾河
  “鱷魚河”巴馬科
  遺忘國度里的廷巴克圖
  “西非天府之國”尼日利亞
  中非
  中非“水心臟”乍得湖
  非洲中心中非共和國
  “天神戰(zhàn)車”喀麥隆
  “綠金之國”加蓬
  不在赤道的赤道幾內(nèi)亞
  綠珍珠圣多美
  “叢林水蟒”剛果河
  密林深處的“小人國”
  中非聚寶盆扎伊爾
  剛果河右岸的“大河國”
  南非,黑非洲大陸的末端
  銅都盧薩卡
  熱帶高原上的“薩凡納”
  “雷鳴之煙”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太陽火焰閃爍的馬拉維湖
  “太陽之國”莫桑比克
  “小大陸”馬達加斯加
  香料群島科摩羅
  印度洋珍珠毛里求斯
  “甜島”留尼汪島
  高原大斜坡上的安哥拉
  愛牛的博茨瓦納
  “石頭城”津巴布韋
  “空中王國”萊索托
  “黃金城”約翰內(nèi)斯堡
  “世界鉆石之都”金伯利
  巨人的大桌子
  風(fēng)暴角,好望角
  囚禁拿破侖的孤島
  前言啊,阿非利加,陽光灼熱的土地。阿非利加這個名字,豈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啊,阿非利加,茫茫一片灰沙。阿非利加這個名字,豈不也有這個意思嗎?
  是呀,阿非利加系著一根火辣辣的赤道腰帶,到處陽光燦亮,比世界上其他大陸更熱更燙。太陽把它的熾熱光輝無私地分配給四面八方,難怪這兒十分虔誠地敬奉太陽神。古埃及金色面孔的拉神,剛果叢林里遠古傳說的兩個太陽,都發(fā)散出無限熱力,賜予無邊無垠的大地,變化成無數(shù)特異的形象。
  太陽神的光輝凝固在哪兒?在無邊無垠的熱帶雨林里,在炙曬得烏黑的面孔上。阿非利加的黑人驕傲地向世界宣稱:我們是太陽神最疼愛的寵兒,接受了最多的光和熱,全身更加有力量。
  是呀,阿非利加的心臟里,還有一片茫茫大沙漠。那是撒哈拉呀!它好像一塊特殊的隔板,隔開了非洲大地的不同地區(qū)。
   撒哈拉北邊是北非,地中海南岸的文明走廊。尼羅河在這兒淌流進地中海,哺育了古埃及大地,塑造出古老的文明。高高的金字塔,沉默的獅身人面像,多么令人向往。航啊,阿非利加,陽光灼熱的土地。阿非利加這個名字,豈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啊,阿非利加,茫茫一片灰沙。阿非利加這個名字,豈不也有這個意思嗎?
  是呀,阿非利加系著一根火辣辣的赤道腰帶,到處陽光燦亮,比世界上其他大陸更熱更燙。太陽把它的熾熱光輝無私地分配給四面八方,難怪這兒十分虔誠地敬奉太陽神。古埃及金色面孔的拉神,剛果叢林里遠古傳說的兩個太陽,都發(fā)散出無限熱力,賜予無邊無垠的大地,變化成無數(shù)特異的形象。
  太陽神的光輝凝固在哪兒?在無邊無垠的熱帶雨林里,在炙曬得烏黑的面孔上。阿非利加的黑人驕傲地向世界宣稱:我們是太陽神最疼愛的寵兒,接受了最多的光和熱,全身更加有力量。
  是呀,阿非利加的心臟里,還有一片茫茫大沙漠。那是撒哈拉呀!它好像一塊特殊的隔板,隔開了非洲大地的不同地區(qū)。
  撒哈拉北邊是北非,地中海南岸的文明走廊。尼羅河在這兒淌流進地中海,哺育了古埃及大地,塑造出古老的文明。高高的金字塔,沉默的獅身人面像,多么令人向往。航海民族腓尼基人,也在這里營造了一座座古堡、一個個海港。
  撒哈拉東邊是東非,是東非大裂谷穿過的地方。高高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是非洲的屋脊,是最接近太陽的地方,是矯健的鹿群試腳的處所,是比鹿群奔跑得更快的長跑好手的練習(xí)場。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有多少湖泊、火山口,到處閃爍著湖光山色,有多少獅子、長頸鹿和大象,是野生動物無憂無慮的天堂。
  撒哈拉西邊是西非。黑非洲許多強大的古代帝國,曾經(jīng)在這兒播下了文明的種子,遺留下許多難以琢磨清楚的神秘咒語、無比輝煌的藝術(shù)形象。
  緊緊貼著撒哈拉南邊的是中非,火熱的赤道親吻的地方。深深吻一下,散發(fā)出無窮的熱力,營造出密密叢叢的黑森林,構(gòu)成了神秘的林木迷宮;深深吻一下,撒下了一場場熱帶豪雨,匯聚成剛果河等數(shù)不清的大河小河,形成一片水世界。
  走出中非的黑森林,跨上南非高原,響起了萊索托的神秘鼓聲,閃爍著金剛石的刺眼光芒。黑人和白人緊緊握住手,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園。
  再往南走是哪兒?那是好望角呀。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茫茫的大海洋。
  尼羅河三角洲散開的地方,千年古都令人難忘——
  千塔之城開羅
  開羅,埃及的首都。
  埃及的首都變遷很有趣。從前,王權(quán)統(tǒng)治中心都在上埃及,在歷史的長河里,順著尼羅河一次次往下遷移,法老居住的首都也就跟著往下游搬了。
  公元969年,阿拉伯的法蒂瑪王朝征服了埃及。他們從西亞來,可不能把首都放在遠離老家的上埃及,四年后,就在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一個小鎮(zhèn)附近,修造了一座新的首都,取名為“卡海倫”,意思是勝利者,或者征服者。埃及人把它叫做“開羅”,意思是城市之母,從此開始了開羅的時代,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掰著手指算一算,它成為首都的歷史也有1000多年了。
  開羅,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
  它的市區(qū)面積有3085平方千米,人口912萬(2011年),躋身世界超級大都會的行列也毫無愧色。埃及全國總?cè)丝?455萬(2013年),開羅就占了將近十分之一,真不少呀。整個阿拉伯世界里,沒有別的城市可以和它相比。
  開羅,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點。
  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就是從這里開始,向著北邊的地中海散開的。這里不僅是整個埃及,也是全世界最富饒的地區(qū)之一。
  到了開羅,首先得看什么?
  當(dāng)然是金字塔啰。
  不管是誰,第一次到這兒,總是迫不及待趕到城外西南方向大約10千米的地方,去看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其中,最特別、最壯觀的胡夫金字塔,原來有146.5米高,占地5.3萬平方米,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風(fēng)化剝蝕,現(xiàn)在還有136.5米高,巍然矗立在荒涼的大沙漠里,非常雄偉壯觀。趴在另一座哈夫拉金字塔前面的獅身人面像,帶著充滿了疑謎的面孔望著每個來訪者,好像在說:“猜一猜我的秘密吧。”人們猜了幾千年,總也猜不透它的全部秘密,真使人迷惑呀。
  開羅城有什么特點?
  當(dāng)然是清真寺多呀!這兒總共有250多座清真寺。放眼一看,到處都是清真寺里高聳的尖塔,人們把它叫做千塔之城,真是再恰當(dāng)也沒有了。其中最有名氣的要數(shù)巍峨的薩拉丁城堡里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巨大的穹形圓頂兩邊聳起兩座尖塔,造型非常美麗。由于整座建筑都是潔凈無比的乳白色,所以它還有一個有趣的稱號,叫做雪花膏清真寺。
  開羅還有什么好看的?
  如果你喜愛歷史考古,去看埃及博物館吧。
  這個博物館真大呀!里面藏著30多萬件珍貴的文物,包括史前時期的陶器和石器、古代紙草書寫的書卷、各式各樣表現(xiàn)神話和真實歷史的石雕以及別的五花八門的展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圖坦卡蒙二世法老的黃金面罩、黃金棺材和歷代帝王和后妃的木乃伊。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個小小的故事,代表往昔歷史的一個片斷,讓人們好像走進了時間隧道,回到早已消逝的歷史煙云里,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你想買一件紀(jì)念品帶回家,順便體驗這兒的世俗生活的樂趣,就到舊城里的汗哈利利集市去吧。這是北非和西亞最大的傳統(tǒng)巴扎之一,已經(jīng)有700年的歷史。狹窄的通道兩邊,擠滿了小小的店鋪,出售著豐富多彩的埃及傳統(tǒng)手工藝品。你在這兒可以買到想也沒法想象的東西,帶回家驕傲地向朋友們展示,準(zhǔn)會讓人羨慕不已。
  如果你想像鳥兒一樣,在空中俯瞰開羅的全景,就登上187米高的開羅塔吧。這是開羅的標(biāo)志,觀看全市風(fēng)光最好的地方。不上開羅塔,無法體會開羅有多大。放眼望去,尼羅河、開羅城,都在眼底。多少傳說和真實的故事,也都涌上了心頭。
  開羅啊,開羅,你真使人難忘啊。
   
  它是功,還是過,留待后人細細評說——
  震驚世界的阿斯旺水庫
  阿斯旺,一個古老的名字。
  阿斯旺,埃及的后門。
  阿斯旺位于尼羅河下游,距離開羅900多千米。它背靠著一座座高聳入云的花崗巖峭壁、一道道咆哮如雷的巨大瀑布,面向北方廣闊的尼羅河下游平原,是從南方進入埃及的咽喉要道,曾經(jīng)是來往客商歇腳的貿(mào)易中心,非常熱鬧。說它是埃及的后門,一點也不錯。
  古時候,一個又一個的古埃及王朝興建了許多宏偉的建筑和其他工程,需要大量石料。下埃及平原沒有山,也沒有合適的石頭,只好到上埃及山區(qū)開采,順著尼羅河運送下去。阿斯旺就是一個主要的采石場,距離城郊僅僅兩千米的河邊,就有一個巨大的采石場遺址。這兒還遺留著一塊未完成的方尖碑,有41米長,1267噸重,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原本是為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開鑿的,后來遺棄在這里供人們憑吊。
  阿斯旺,一個嶄新的名字。
  阿斯旺,埃及新時代的標(biāo)志。
  今天的阿斯旺是什么?是一座震驚世界的大壩。
  埃及要發(fā)展,缺乏動力資源怎么辦?修一座大壩,把尼羅河攔住,就可以發(fā)電了。這座巨大的水電站,全年可以發(fā)電100億度,供給埃及全國大部分地方都綽綽有余。
  尼羅河下游常常泛濫,洪水常常淹沒廣闊的平原。怎么辦才好?修一座大壩吧,把尼羅河攔住,河水就不會泛濫成災(zāi)了。
  尼羅河的河水很不穩(wěn)定,洪水過去了,就是漫長的干旱季節(jié),種莊稼的人傷透了腦筋,怎么辦才好?修一座大壩吧,攔住了尼羅河,就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水量,灌溉下游的田野,可以增加幾十萬公頃的耕地了。
  尼羅河上游的峽谷自古無法航行,影響了南北的交通,怎么辦才好?修一座大壩吧,把尼羅河攔住,提高了水位,上游就能夠航行了。
  埃及人想了又想,決定在阿斯旺修一座大壩。1970年,阿斯旺大壩建成了,長3600米,高111米,壩頂寬40米,可以儲水1820億立方米,是當(dāng)時的世界第一大壩,真雄偉!
  大壩攔住了尼羅河,上游形成一個長500多千米、寬35千米、面積5250平方千米的巨大水庫,名叫納賽爾湖。順著湖面航行,可以一直航行到南方的蘇丹,還是旅游的好地方呢。
  修建攔河大壩要淹沒許多土地,其中有許多著名的古跡。埃及人非常細致地按照原來的樣子,把一些特別有名的古跡,包括好幾座神廟統(tǒng)統(tǒng)搬了家,一點也沒有損壞。
  阿斯旺水庫修好了,就萬事大吉了嗎?
  也不是的。它帶來了廉價的電力,控制了水旱災(zāi)害,灌溉了農(nóng)田,開辟了航運和旅游,是一件大好事。但是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想不到它也產(chǎn)生了一些副作用。尼羅河流域的生態(tài)平衡一下子改變了,帶來種種事先沒有完全估計到的后果。河水不再泛濫,兩岸平原得不到淤泥沉淀和傳統(tǒng)的天然肥源,人們只好皺著眉頭使用化肥。一個又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還等待著人們慢慢解決呢。
  





上一本:世界地理·亞洲 下一本:世界地理·美洲大洋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世界地理·非洲的作者是劉興詩,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