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鹽的景觀,中國篇


作者:朱千華     整理日期:2015-12-15 20:58:08


本書簡介:
  鹽,這看似普通的晶體,卻以我們完全想像不到的色彩和形狀,在大地上構(gòu)筑成無與倫比的奇異、瑰麗、壯闊的鹽景觀。同時,一粒鹽,就是一頁沾滿咸味的歷史,它與人類文明進程息息相關(guān),并在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中,催生了道路和城市,豐富了文化和歷史。
  目錄:
  序鹽:永遠的陽春白雪
  卷一鹽的五顏六色
  1.鹽——大而多彩的家族
  2.冰清玉潔——雪花鹽
  3.粉紅色的滋味——桃花鹽
  4.黃土地上的黃血鹽
  5.小家碧玉——綠鹽
  6.青鹽壓竹梢——青鹽
  7.萬里晴空——藍鹽
  8.烏金黑鹽
  9.賀蘭山:彩鹽博物館
  10.柴達木鹽湖——百變鹽花
  卷二湖鹽:皚皚漫漫,璀璨晶明
  1.沃野千里——察爾汗鹽湖
  2.萬丈鹽橋序鹽:永遠的陽春白雪
  卷一鹽的五顏六色
  1.鹽——大而多彩的家族
  2.冰清玉潔——雪花鹽
  3.粉紅色的滋味——桃花鹽
  4.黃土地上的黃血鹽
  5.小家碧玉——綠鹽
  6.青鹽壓竹梢——青鹽
  7.萬里晴空——藍鹽
  8.烏金黑鹽
  9.賀蘭山:彩鹽博物館
  10.柴達木鹽湖——百變鹽花
  卷二湖鹽:皚皚漫漫,璀璨晶明
  1.沃野千里——察爾汗鹽湖
  2.萬丈鹽橋
  3.河?xùn)|鹽池
  4.鹽池神廟
  5.玉樹瓊枝:鹽硝凇
  6.鹽花遍地——茶卡鹽湖
  7.鹽丘,千涸后的鹽湖河床
  8.吉蘭泰鹽湖,蒙古草原上的藍琥珀
  9.大英死海
  10.扎布耶鹽湖
  11.東、西臺吉乃爾鹽湖
  12.瑪納斯鹽湖
  13.羅布泊鹽湖
  14.艾丁鹽湖
  卷三海鹽:冰顏如
  1.百里銀灘——復(fù)州灣鹽場
  2.鶯歌鹽場
  3.蘆臺玉砂一一長蘆鹽場
  4.海鹽之饒——蘇北鹽場
  5.東南鹽倉一一布袋鹽場
  6.岸邊的睡蓮一一一洋浦千年古鹽田
  7.草堰古鹽場
  ……
  卷四井鹽:鹽花如雪
  卷五巖鹽:回眸一瞬,積雪百里
  卷六泉鹽:一泉飛白玉,千里走黃金
  卷七蒼茫古鹽道
  卷八鹽商之城: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鹽是無機物中的一個龐大家族。食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鹽,也是我們接觸最早、最多的一種鹽。鹽不等同于食鹽,生活中常見的鹽有四種: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
  我們多數(shù)人對于鹽的概念的理解,仍是“食鹽”。就食鹽來說,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例如,按產(chǎn)地可劃分為蘆鹽(天津、河北)、淮鹽(江蘇)、閩鹽(福建)、粵鹽(廣東)、湘鹽(湖南)、雅鹽(內(nèi)蒙古)、大青鹽(內(nèi)蒙古)、川鹽(四川)等。
  最早使用和制鹽的是中國人,在古代稱“自然鹽”為“鹵”,經(jīng)人力加工過的才稱之為“鹽”。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每日所需雖然不多,但不可缺少。人如果缺鹽,生理平衡會紊亂,出現(xiàn)頭暈無力、惡心嘔吐等癥狀,最嚴重時甚至?xí)菘恕?br/>  在明代科學(xué)家宋應(yīng)星寫的《天工開物》中,按照鹽的來源,把鹽分成六類:海鹽、池鹽、井鹽、土鹽、崖鹽、砂鹽。這還不夠全面,還有竹鹽、泉鹽、巖鹽等。鹽家族雖大,可我們吃的鹽,主要是以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為主。
  海鹽:由海水經(jīng)自然蒸發(fā)曬制。平均每1000千克海水,可得鹽25千克有余。由于我國海疆遼闊,風(fēng)多雨少日照充足,十分適合曬鹽,所以,我國海鹽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
  湖鹽:又稱池鹽,由內(nèi)陸咸水湖或鹽湖湖水蒸發(fā)而成。在我國,多產(chǎn)于青海、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甘肅等地。青海柴達木盆地中有幾十個鹽湖,鹽儲量達500億噸。
  井鹽: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鹵水加工制成。井深可達數(shù)十米乃至數(shù)百米。
  ……





上一本:彩色口袋自然珍藏圖鑒花朵 下一本:學(xué)霸也是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鹽的景觀,中國篇的作者是朱千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