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80后夫妻、著名生活漫畫插畫師,isolan麥葵,四處旅行,邊走邊畫,這一次,他們以有愛的彩色懷舊手繪插畫風格,畫下他們的故鄉(xiāng)——廣州。 有愛的彩色懷舊手繪插畫風格,結合簡單平實具有人情味的文字,圖文并茂,溫暖從容,描繪廣州老城區(qū)中內的特色店鋪、商區(qū)、建筑、人物、風俗等。 《城市畫報》副主編劉瓊雄,《漫友》社長、著名漫畫人金城,鼎力推薦。 本書簡介: 中國生活漫畫插畫師麥葵夫婦,聯(lián)手城市漫游者陳岳遠,以有愛的彩色懷舊手繪插畫風格,結合簡單平實具有人情味的文字,描繪廣州老城區(qū)中內的特色店鋪、商區(qū)、建筑、人物、風俗等。以廣州四個老城區(qū)——越秀、荔灣、東山、海珠,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章節(jié),勾勒出老廣州的心靈地圖。 作者簡介: Isolan=ison+solar(麥偉斌、于勵),一對80后夫妻。中國生活漫畫插畫師,多元創(chuàng)意設計師。潮流雜志《1626》“廣州樂游游”專欄作者,佐丹奴METEE特約設計師。 陳岳遠,1981年生,廣州人士,城市漫游者,合家三餐設計師。貪圖生活方便,身體力行樣樣可能,新鮮笨拙載念天然。曾撰寫《我們的廣州:生于八十年代》以及《越秀初念》城市生活隨筆。 目錄: 春來 01花街夜開 02瀨粉夜宵 03以腸為王 04伊人好面 05婆婆面店 06純真牛雜 07適時煎餃 08少數派拉腸 09及第打救 10齋戒未忘 11總理的秘密 12蓮香手信 夏至 01粽是有型春來 01花街夜開 02瀨粉夜宵 03以腸為王 04伊人好面 05婆婆面店 06純真牛雜 07適時煎餃 08少數派拉腸 09及第打救 10齋戒未忘 11總理的秘密 12蓮香手信 夏至 01粽是有型 02苦盡甘來 03家庭裝雪糕 04玫瑰性格 05撈起魚皮 06清平市場 07陶街,聲音和佬 08隱形的溫度 09意外有雞 10同記雞粥 11喜劇演員 12明日之哥 秋起 01寶物沉歸底 02蛋撻江湖 03咸魚白菜也好味 04致好吃醋 05牛三星草稿 06樓上有聚 07陶陶之語 08向群私伙局 09童衫童事 10大膽潮獅 11勵紅百貨 12華華寫真 冬詠 01臘起一世 02原汁原味 03難忘燒臘 04口甜不辨忠奸 05忐忑牛腩米 06脫襪鵝掌 07老永卡座 08南園喜筵 09浩天之夜 10小泉與蝴蝶 11蘑菇蔥頭 12超級馬拉松跑者前言[作者自序] 序:提筆,是為記住 by小麥 兩年前和太太去清邁,度過短暫的蜜月。我們沒有住華麗酒店。 步行在舊城,每一日的時間都被拉得很長。那里自然風光秀麗,古跡建筑保留完好,每一步都有值得慢看的細節(jié)。清邁人不喜速食,永遠保持著修飾美好生活的性格?v然是小[作者自序] 序:提筆,是為記住 by小麥 兩年前和太太去清邁,度過短暫的蜜月。我們沒有住華麗酒店。 步行在舊城,每一日的時間都被拉得很長。那里自然風光秀麗,古跡建筑保留完好,每一步都有值得慢看的細節(jié)。清邁人不喜速食,永遠保持著修飾美好生活的性格?v然是小小店鋪,都盡可能地陳列著主人的個性,不愿與人雷同。店主亦喜歡與客人交談,盡情分享微笑和自己的生活。讓人只想把此處風情打包成模型,帶回自己的城市。所以,只能以筆觸記錄,害怕忘卻這里的林林總總。 外面世界,美景無限,但那終究不是故鄉(xiāng)。回國后,抽時間把廣州再走一趟,我才發(fā)現,我城與清邁有太多相似。在這新舊生活形態(tài)兼容的城市,高速發(fā)展的背面,傳統(tǒng)文化依舊被保留著,盡管有很多在逐漸退避消失。 我城人民知足常樂的生活態(tài)度,多元化的“嘆生活”方式,堅持自己信念的各色傳統(tǒng)行業(yè)與老字號店鋪,街頭巷尾的地道小吃……讓我們心生喜愛又覺得難能可貴。最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細節(jié)里都有從別人的生活里獲知的故事,而每一段故事里又充斥著生活的人情人性。在這城市畫卷當中,人生就如舞臺劇,各人演繹著千奇百趣的生活細節(jié)。 所以,才想到執(zhí)起筆,把每一幕的背景、人物、裝置琳瑯滿目地鋪在畫紙上。畫土生土長的地方是驕傲的,但又正因太熟識,若描繪不出她的好,也是會自慚形穢的,所以偶有停頓,也有想過放下。但終究還是選擇堅持,循著單純對我城的愛,還有諸位前輩、同行、讀者的推動。 不善文字,各位還是看圖說話,聽聽york(中文名:岳遠,本書的文字作者)講古吧。愿每一幅畫的縮影,所散發(fā)出的本土味道,能多多少少展現廣州獨有的,而我們亦再熟悉不過的城市生活魅力。 老廣州城市應該慶幸有這樣的年輕人,為它帶來了清新可愛、細致得意的新畫面。 ——劉瓊雄(城市畫報副主編) 在這本書中,小麥、小葵保持了一貫的平實畫風,搭配隨心所欲的手寫文字,親切而滿足的廣州風情躍然紙上。他們以童話般的表現手法,勾勒出老廣州的心靈地圖,融街巷與老店在其中——文明路的玫瑰甜品、上下九步行街上的陶陶居酒家等,無不透露出對舊時光里的廣州,那份割舍不去的情懷。 ——金城(《漫友》社長,著名漫畫人)序:提筆,是為記住 by小麥 兩年前和太太去清邁,度過短暫的蜜月。我們沒有住華麗酒店。 步行在舊城,每一日的時間都被拉得很長。那里自然風光秀麗,古跡建筑保留完好,每一步都有值得慢看的細節(jié)。清邁人不喜速食,永遠保持著修飾美好生活的性格?v然是小小店鋪,都盡可能地陳列著主人的個性,不愿與人雷同。店主亦喜歡與客人交談,盡情分享微笑和自己的生活。讓人只想把此處風情打包成模型,帶回自己的城市。所以,只能以筆觸記錄,害怕忘卻這里的林林總總。 外面世界,美景無限,但那終究不是故鄉(xiāng);貒螅闀r間把廣州再走一趟,我才發(fā)現,我城與清邁有太多相似。在這新舊生活形態(tài)兼容的城市,高速發(fā)展的背面,傳統(tǒng)文化依舊被保留著,盡管有很多在逐漸退避消失。 我城人民知足常樂的生活態(tài)度,多元化的“嘆生活”方式,堅持自己信念的各色傳統(tǒng)行業(yè)與老字號店鋪,街頭巷尾的地道小吃……讓我們心生喜愛又覺得難能可貴。最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細節(jié)里都有從別人的生活里獲知的故事,而每一段故事里又充斥著生活的人情人性。在這城市畫卷當中,人生就如舞臺劇,各人演繹著千奇百趣的生活細節(jié)。 所以,才想到執(zhí)起筆,把每一幕的背景、人物、裝置琳瑯滿目地鋪在畫紙上。畫土生土長的地方是驕傲的,但又正因太熟識,若描繪不出她的好,也是會自慚形穢的,所以偶有停頓,也有想過放下。但終究還是選擇堅持,循著單純對我城的愛,還有諸位前輩、同行、讀者的推動。 不善文字,各位還是看圖說話,聽聽york(中文名:岳遠,本書的文字作者)講古吧。愿每一幅畫的縮影,所散發(fā)出的本土味道,能多多少少展現廣州獨有的,而我們亦再熟悉不過的城市生活魅力。 后記:經年之后 By小葵 一直想把這些在《1626潮流雙周刊》上連載一年,后來也想將斷斷續(xù)續(xù)畫過的每一幅集結成冊,只是缺乏行動力,懶懶散散,不知從何說起,又不想把當中的歷史由來一一排列。于是想到了講古有趣的york(岳遠,我比較喜歡叫他york)。 和york的相識是一種說不清的緣分。第一次見面就是在老西關,在一次相機生活小組的活動中。漫游老城,拍下一些片刻時光,是大家都沉迷的事情。之后,我們繪我們的老城畫面,他寫他的老城故事,大家都知道對方忙碌什么,卻也沒有過多的深交。 也曾隨口說說合作的事宜,大家彼此也都沒認真放在心上。時隔兩年,當我們把此書放在計劃之列時,才忽然想起,正適合由york執(zhí)筆呢。 后來我們來往甚密了。有一同去掃街拍照,也有邀請私伙飯局。諸多的故事與想法,是在走過龍津路吃一碗住家紅豆沙時閃過的,在逛華林寺看橫梁上的圖騰時出現的,在家里吃可樂雞的時候聊過的……也許我們不記得那紅豆沙是否夠香滑,那圖騰是否精美,york是否真心喜歡那可樂雞,但當中談笑間的溫度,我們都記得。 就如此書和你的不期而遇,你匆匆翻過,可能只單純覺得圖畫紛繁,文字豐富。但某日你再翻開時,大概能感受到,飽和的顏色想要呈現的一種情懷,以及字里行間想要說出的一種情感。你開始慢慢熟知,感覺故事里面有一個是你,或是你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物未必經年不變,但也許你在閱讀此書的片刻,也會涌現出值得回味的那些年。 感謝帶給我們如此耐人尋味的故事的york,想必每日還要上班的他也捱過不少通宵碼字。當然還要感謝與我一齊創(chuàng)作插圖的先生,即使我們之間爭辯過多少次內容和構圖。當然,還要感謝生我養(yǎng)我,除了美妙的飲食還有許多好景致的故鄉(xiāng)——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