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通脹下的生活


作者:李文姬     整理日期:2021-12-28 01:50:30


  你不理財,財當然也不會理你,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了。眼下,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感受到投資理財的魅力。投資理財,通俗地說即賺錢、省錢、花錢之道,這是一個家庭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的。理財專家稱,老百姓理財時每個年齡階段不同,理財需求不同,因而投資理財時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即將步入“空巢期”,理財要穩(wěn)健
  孩子已經在讀大學的張女士,最近老是抱怨股市連續(xù)跳水,股票賬戶上利潤全部掉沒有了。盡管家里沒有財務壓力,但也想通過炒炒股,抵擋一下通貨膨脹。畢竟錢放到銀行是在縮水的,可沒有想到利潤一下都掉沒有了。
  對于這樣的家庭該選擇怎么理財才穩(wěn)妥呢?在這個時點上,家庭的支出中的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理財主要目標就是為今后退休做準備,因此投資要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投資時要盡量選擇一些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要降低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占比。
  這時候,人們也需要考慮一下退休以后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大約需要準備多少的資金支持。若計算出今后退休金不夠維持現有的生活水準,可以考慮現階段如何開源,增加收入。比如可以考慮定投一些風險較小的債券型基金來補充養(yǎng)老金。風險較高的股票投資要減少一定比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口之家投資要平衡
  不少孩子剛剛出生后,家長就開始幫助孩子張羅各類保險和教育基金。那么,面對這樣的三口小家庭理財規(guī)劃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對此,理財專家稱,小家庭在寶寶出生以后,家庭要兼顧子女養(yǎng)育支出,理財也宜采取穩(wěn)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于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需要照顧父母,則醫(y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
  一般寶寶出生后,大多數父母都開始準備寶寶的教育基金,一些父母或許會購買少兒保險。但是,事實上這時候作為家庭支柱的夫妻們更需要為自己完善保險。例如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壽險,增加醫(yī)療保險,再購買一些意外險。但是,每月的保險支出不好超過收入的10%。
  理財專家稱,從小給寶寶購買保險的意義不大。在為孩子準備教育金時,不妨在寶寶出生以后辦理基金定期定投業(yè)務。理財專家曾經算過一筆賬:送孩子出國讀大學,假如在英國,本科每年需要10000~20000英鎊。4年總的費用要100萬元人民幣。若在美國本科每年20000~40000美元,四年需要近80萬元人民幣。
  若實行基金定投,按照每年12%的收益率,每月定投3000元,10年后就有69萬元,15年就有150萬元;鸲ㄍ妒且粋長期投資,短期內不能過于關注其收益率。在選擇基金品種上,不妨關注平衡型基金,或者歷史表現一直相對優(yōu)秀的品種。
  甜蜜小夫妻,開源節(jié)流最重要。
  小周剛剛結婚,現在他和太太兩人每月收入一共大概在1.5萬元左右。手中存款不多,打算這兩年購買一套住房,在深圳把家安下。那么,這對小夫妻該如何理財實現自己買房夢想呢?
  對于年輕的小夫妻來說,較有事業(yè)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當下對于他們來說應該從開源節(jié)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但不能冒進急躁。
  現在社會中有“月光族”這一類人,而這其中年輕人占有大部分比例。這些人手中存款不多,因此也比較易出現“月光”。因此,建議年輕人要明確理財目標,任何人都需要理財,越是沒錢的人越需要理財。
  理財是伴隨人生的大事,在這場人生經營過程中,愈窮的人就愈輸不起,更應要嚴肅而謹慎地去看待理財,要有強制儲蓄的概念。每月發(fā)下來工資,留足生活必需的部分后,不妨拿出一部分做強制儲蓄。目前銀行利率不高,強制儲蓄的部分資金可以用來購買基金定期定投。而做保守投資時,可選用一些平衡基金,也就是基金既可投資債券也可以投資股票。這類基金相對來說,預期收益不會有一些股票型基金那么高,但相對風險也較小,收益也相對穩(wěn)定。
  小兩口打算買房時最好提前計算一下月供壓力。一般來說,當每月月供超過家庭收入的30%,大部分家庭都會感覺到比較吃力。因此,在選購住房也要提前考慮每月還款壓力,以免因為購買了住房而大大降低了家庭的生活質量。P20-22





上一本:快與慢的節(jié)奏 下一本:酒泉人口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通脹下的生活的作者是李文姬,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