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文化保護以及城鎮(zhèn)振興、鄉(xiāng)村再建、旅游、教育、醫(yī)療等感興趣的廣大讀者。博雅項目的實踐教學基地已經(jīng)從最初的由張和清教授主持的映秀站、由羅觀翠教授主持的水磨站以及由周大鳴主持的南壩站,發(fā)展到如今地跨三省十地十四個站點的教學實踐基地。本書是對以上地區(qū)的一種深描調研成果。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可以引導青年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F(xiàn)代大學生,大多是在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社會實踐則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大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實踐,親身體驗生活,看到了城鄉(xiāng)差別,感受到貧富差距,也感受到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勝利。在與人民群眾的接觸、了解、交流中,從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fā),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強。本書為中山大學暑期學生社會實踐心得及調查報告精選,反映出大學“知、學、行”的教學和辦學理念。大學生們充分發(fā)揮知識和智力優(yōu)勢,為實習地的教育、旅游、生產和生活服務,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就業(yè)做好準備。 周大鳴,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國*級高層次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六屆、第七屆社會學學科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教材委員會歷史學科委員。廣東省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專家,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1)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3-2014)(2)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11);(3)入選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4)獲“廣東省教學名師”稱號(2011);(5)入選教育部首屆“新世紀人才計劃”(2004);(6)馬工程教材《人類學概論》第一首席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