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薩斯是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于1798年所創(chuàng)立的關于人口增加與食物增加速度相對比的一種人口理論。他在《人口論》(1798)一書中提出,人和動、植物一樣都聽命于繁殖自己種類的本能的沖動,造成了過度繁殖。因此人口有超過生活資料許可的范圍而增長的恒常趨勢。他斷言:人口按幾何數(shù)列1、2、4、8、16、32、……增加,而生活資料只能按算術數(shù)列1、2、3、4、5、6、……增加。 1798年馬爾薩斯出版了《人口論》。該書以約瑟夫-約翰遜匿名發(fā)表。該書一出版,立即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贊揚者有之,貶損者有之,雖然它不是第一本討論人口問題的書,但被公認為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中《人口論》一書中所提出的“人口的增殖力無限大于土地為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力”的著名論斷,更是膾炙人口。 《人口論》在馬爾薩斯生前出過6版,除第2版與第1版差別較大之外,其余皆相差無幾。第2版分為四篇,由匿名著作變成印有著者真實姓名和頭銜的著作,篇幅為第1版的四倍,其基本思想也有重大變化,主張通過降低人口出生率來控制人口增長。 馬爾薩斯在《人口論》第1版中,把自己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歸結為三點:“人口增加,必須受生活資料的限制;生活資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優(yōu)勢的人口增加力,為貧窮及罪惡所抑壓,致使現(xiàn)實人口得與生活資料相平衡! 馬爾薩斯在《人口論》第2版中,提出了“道德抑制”的觀點,即無力贍養(yǎng)子女的人不要結婚,并且在婚前要保持貞操。他認為,如果不實行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過生活資料增長,從而產生的貧困和罪惡是無法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