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故事》由梁平所著,是平凡而又出類拔萃的,普通又超乎尋常的,它像所有抒寫地震的詩歌一樣,奉獻一顆赤子之心;但它又是梁平自己的,獨一的心靈鏡像。一首詩,無論是抒寫個體生活的私處,還是人類生存的寬度,其人生深邃處的開掘,生命精神的俯仰,皆會因詩人心靈感知的差異和觀念的取舍而有所不同。詩歌擔當決定了梁平詩歌的價值取向,他的《汶川故事》所承載的并非一時事件的局限,而是地震的具時事件所帶來的無限心靈震波。他以形象和審美的方式,呈現(xiàn)出最生動最具認識價值的災(zāi)難現(xiàn)場、領(lǐng)導核心、社會群體、地理面貌、民族氣度,是由來已久的自然和人類的抗爭與挑戰(zhàn),是文明進程中命運和時代的涌動與思辨。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汶川故事》還是一部與苦難抗爭的中華民族的心靈史和情感史。 作者簡介: 梁平,著名詩人,《星星》詩刊主編,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享受國務(wù)院政府津貼專家。著有詩集《梁平詩選》《巴與蜀:兩個二重奏》《琥珀色的波蘭》等八部,長篇小說《朝天門》等。長詩集《三十年河東》獲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 目錄: 序詩 第一章夢斷五月 第二章夢醒四川 第三章夢想成真 尾聲或夢的飛翔 附錄一演繹“汶川速度”與中國力量的雄渾史詩 附錄二不能被遺忘,旨意在創(chuàng)造第一章夢斷五月 7 “兩只老虎,兩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這是從地底傳出來的童謠, 這是六歲的任思雨被掩埋在廢墟里, 獨自在那里唱的童謠。 老師不見了, 小伙伴們也不見了, 四周的黑,黑得像夜晚。 沒有星星和月亮, 身邊也沒有爸爸媽媽。 思雨想哭,想起爸爸說過, 思雨最勇敢最堅強, 最不讓爸爸媽媽擔心。 所以思雨不哭,想哭也不能哭。 思雨知道自己被什么壓住了, 思雨被壓疼了,疼了也不能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