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漢演義》,分為《西漢演義》和《東漢演義》兩部。 《西漢演義》為明代甄偉著,故事始于秦公子異人被俘入趙作人質(zhì),呂不韋認為奇貨可居救其返國,終于漢呂后謀誅功臣,漢惠帝守成享太平。對惠帝后至王莽篡位的史實未寫。 《東漢演義》全稱《重刻京本增評東漢十二帝通俗演義》,明代謝詔著,清靖遠道人重編。故事自王莽篡位起,歷敘東漢十二帝史事,最后靈、獻二帝因?qū)偃龂鴱穆浴?/div>
《東西漢演義》又名《兩漢演義傳》,凡十八卷,乃甄偉《西漢通俗演義》八卷、謝詔《東漢十二帝通俗演義》十卷之合刊本,有明劍嘯閣刊本、金閭書業(yè)堂刊本。
《西漢通俗演義》,一名《西漢演義傳》,明代甄偉著。今傳刊本有明萬歷壬子(1612)金陵周氏大業(yè)堂刊本,書名《重刻西漢通俗演義》,題“鐘山居土建業(yè)甄偉演義”,“繡谷后學(xué)敬弦周世旦汀訛”,八卷一百零一則。明劍嘯閣批評《東西漢通俗演義》本,西漢部分題“西漢演義傳”,即本書,比大業(yè)堂本少一則,不署撰人(據(jù)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清初拔茅居刻本,亦西漢、東漢合刻,其中《西漢演義》凡六卷,從劍嘯閣本出。另有清嘉慶(1815)同文堂刊本(與清遠道人《東漢演義評》合刊)、清光緒壬辰(1892)上海廣百宋齋鉛印本以及善成堂刊本(題《西漢演義評》),俱八卷100回。書始于戰(zhàn)國時期秦趙交兵,秦公子異人被擄入趙為質(zhì),終于漢高祖崩,呂氏家族總攬朝政,集中演述楚漢相爭和漢初平定天下事,敘說有余,文字枯燥。
明人謝詔撰寫的《東漢演義》,又名《東漢十二帝通俗演義》、《東漢演義傳》。明金陵周氏大業(yè)堂刊本署“金川西湖謝詔編輯”、“金陵周氏大業(yè)堂評定”,首有陳繼儒序。凡一百四十六則。明劍嘯閣批評《東西漢通俗演義》本所收《東漢演義傳》即此本。清代“珊城清遠道人”重編本名《東漢演義評》,有同治十一年( 1872)善成堂刊本、同文堂單刻本等。清同文堂刊《東西漢演義》本所收《東漢演義評》即此本。謝詔原作寫到漢光武帝劉秀騎紅牛脫難等故事,來源于民間藝術(shù)家的虛構(gòu)。清遠道人深為不滿,其《東漢演義評序》指“光武204騎紅牛脫難”等“顛倒史事”,不可原諒。清遠道人強調(diào)演義文體之真實性。敘事始于王莽篡權(quán),劉秀立志興漢,終于東漢獻帝,凡十二帝,而以劉秀事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