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fā)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早年輾轉于求學、從軍之途,曾夢想成為中國的拿破侖,然而時代卻不允許他有這樣的機緣。其后赴美研習歷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歷史觀,主張要“從技術上的角度看歷史”,而不能簡單地以道德評價籠罩一切。中國少了一個拿破侖,卻多了一個以其睿智打開人們視野的歷史學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紀時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等。他傳奇性的一生以及大歷史觀的由來詳見自傳《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