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樹達《論語》一書可謂博大精深,但其語言之簡練也給理解孔子的本義帶來困難。誠如陳寅恪先生在為該書所做序言里所說:“夫圣人之言必有為而發(fā),若不取事實以證之,則成無的之矢。圣言簡奧,若不采意旨相同之語以著之,則為不解之謎矣。”而《論語疏證》就是做了這兩個方面的工作,如楊先生在《凡例》中所說:“本書宗旨疏通孔子學說,首取《論語》本書之文前后互證,次取群經諸子及四史為證!币皇且越涀C經,二是以史證經。至于該書對《論語》研究的意義,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說:“乃自來詁釋《論語》者所未有,誠可為治經者辟一新途徑,樹一新?! …… 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 公冶長篇雍也篇述而篇泰伯篇 子罕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