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記》“李鐵梅”一家的風雨人生 作者:段鐵安 三十年前,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作為“樣板戲”之一,可以說是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如今,對于40歲以上的人來說,只要一提起京劇《紅燈記》中的主要人物李玉和、李奶奶、李鐵梅,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要和錢浩梁、高玉倩、劉長瑜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那生動的故事、優(yōu)美的旋律、高亢激昂的唱段馬上都會從人們腦海中浮起。 三十年來,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李鐵梅”一家到底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他們的命運如何?最近,中國京劇院常務副院長、當年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率中國京劇院青年團赴鄭州演出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我們就此事訪問了她。她向我們談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X浩梁希望觀眾將他忘掉 京劇《紅燈記》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1934年生于梨園世家。他6 歲隨父學藝,10歲進入上海戲劇學校,1956年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調到中國京劇院一團,拜師于李少春門下。他天賦較好,基本功扎實,楊派、尚派及蓋派武生戲、長靠、短打、花臉戲都拿得起來! 1964年2 月,中國京劇院排現(xiàn)代戲《紅燈記》,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扮演主人公李玉和。按慣例需另配一名B 角,李少春選定了與自己師徒之稱的錢浩梁。 因李少春身體欠佳,常常不能保證演出,錢浩梁作為B 角在《紅燈記》中頻頻亮相。 1965年第6 期《戲劇報》刊登了錢浩梁在《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的劇照,從此他開始走紅全國! 拔幕锩遍_始,江青插手文藝界,并指派戚本禹帶人進駐中國京劇院,并授意讓錢浩梁起來“造**”。一些善于看風使舵的人幫著錢浩梁成立了一個“紅燈記戰(zhàn)斗兵團”,錢浩梁為了向江青文藝“旗手”效忠,竟昧著良心,對中國京劇院的領導和老師進行批斗! ″X浩梁的“革命”舉措,贏得了江青的歡心。他的名字,也由江青去掉資產階級的“錢”字改成浩亮。不久錢浩梁就當上了中國京劇院的黨委副書記,出席了1969年4 月的中共“九大”。1970年5 月,他開始參與國務院文化組對全國文藝的領導工作! ″X浩梁是個好演員,卻并非一塊當行政領導的料。但在江青眼中,他是個馴服聽話、憨厚可愛的“好干部”。于是在1975年四屆人大后不久,錢浩梁就當上了文化部副部長。他的住處也從狹窄的劇院宿舍搬到了原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寓所!拔幕锩敝校烁嗯芡,壞事干得不多,民憤也較小。粉碎“四人幫” 后,他被定為“犯有嚴重政治錯誤,免于起訴”。隔離審查5 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中國京劇院等候分配! 1983年,當時在河北主管文教工作的副省長高占祥喜歡京劇,了解錢浩梁,就將他調到河北省藝術學校,擔任京劇教師。高占祥鼓勵他“放下包袱,大膽工作”! ″X浩梁在藝術學校忘我地工作,不僅寫出了《戲曲基本造型五十功》的教材,還給學校排了蓋派名劇《一箭仇》、《雁蕩山》等。然而政治上犯過錯誤的陰霾始終難以從他心中抹去,他怕接觸人,更怕別人認出他,不管在校內或外出常常戴墨鏡,甚至在屋里也不摘,說話更是謹小慎微。1998年河北文藝界評職稱,評委順利通過了他高級講師的職稱! ∵@年底,在北京中山公園禮堂演出《艷陽樓》,錢浩梁重登京劇舞臺,一時轟動京城。1989年元旦,同樣喜歡京劇的天津市市長李瑞環(huán)得悉錢浩梁重返舞臺的消息,馬上請?zhí)旖螂娨暸_邀錢浩梁到天津演出。他又演出了《艷陽樓》。此劇在天津電視臺播出后,全國許多文藝團體和電視臺給他發(fā)請柬! ∶鎸Ω鞯氐难莩鲅,錢浩梁總是小心翼翼。每到外地演出,他總要給藝校打招呼,并讓邀請單位和學校簽訂合同。倘若是義演,他分文不收,即便組織者象征性給他一些報酬,他也不敢要。他怕玷污義演的好名聲,而犯“經濟上的錯誤”! ⊥瑫r,在每次演出前他總是手持話筒要說上這樣兩句話:“感謝大家還記得我,現(xiàn)在我為大家匯報演出。”他怕涉及過去,演出的基本上是傳統(tǒng)戲,但幾乎每次在觀眾的強烈呼聲中,他不唱一段《紅燈記》就下不了臺! 榱苏一厥涠嗄甑奈枧_生涯,從1988年至1992年,錢浩梁拼命地奔走四方! 1989年春,苦于沒有像樣的戲裝,藝術上素來認真的錢浩梁不惜借款一萬元,在上海定做了行頭器械。為了盡快還上這筆借款,他辛勞地奔波于各地舞臺。1992年1 月,他應邀到濟南公演《龍鳳呈祥》,當戲演到高潮時,年僅58歲的錢浩梁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跌倒在舞臺上。他得了腦溢血,后經搶救保住了生命,但落下了后遺癥,再也無法重回舞臺。如今他同妻子一塊住在北京,過著半隱居生活,除了與知己朋友來往外,很少出門! 「哂褓还Τ擅桶捕韧砟辍 【﹦ 都t燈記》中扮演李奶奶的高玉倩是一位由棄兒成長起來的表演藝術家。 她1927年出生于北京,父母早亡,四五歲時就開始了流浪的生活。6 歲那年,她被一位在北平做小買賣的山西人收留,取名高麟。由于高家入不敷出,不到三個月,養(yǎng)父養(yǎng)母就分離,她和養(yǎng)母一起艱難度日。為了減少家庭的負擔,8 歲那年,她到山東省立劇院學戲,開始自謀生路。9 歲她登臺獻藝。當時戰(zhàn)亂頻繁,她冒著生命危險隨劇團上武漢、下天津等地演出,常常吃不飽肚子。后經一位京劇戲迷的推薦,高玉倩被介紹到梅蘭芳一位親戚在北平辦的劇社學戲。1947年,著名京劇武生李少春約她到上海演出,她拜梅蘭芳為師,專攻青衣、花旦。1949年北平解放,高玉倩進大學讀書。1950年2 月入黨。不久,她調入中國京劇院! 1964年,中國京劇院排演現(xiàn)代戲《紅燈記》。李玉和李鐵梅及鳩山的角色,很快就被定下來。但扮演李奶奶的角色的人選一直沒定下來。導演認為扮演李奶奶的人選不僅舉手投足要有革命家的姿容,而且唱腔要嗓音洪亮,又具有慈母心態(tài)。最后,院領導決定此角色在全院公開選拔。毛遂自薦報名者很多。當時,高玉倩認為她是演“青衣”的,與此角色無緣,就沒把此事放在心上。一天,導演阿甲把高玉倩叫到辦公室,把《紅燈記》劇本交給了她,讓她試試李奶奶這個角色。 高玉倩毫不猶豫接過了劇本。但她心里很清楚,一旦改演“老旦”,可能會毀掉自己演“青衣”的嗓子,弄不好“老旦”演不成,“青衣”也砸了。既然導演信任她,那就試試吧!當時高玉倩37歲,正值年富力強,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時候。她把劇本看了一遍,推敲琢磨了李奶奶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天,來到練功廳,她兩眼放光,炯炯有神。那眼神,那架式真像后來電影中看到的李奶奶一樣,光彩照人! 「哂褓患級喝悍,躋身《紅燈記》劇組。 為了演好李奶奶,高玉倩付出了極大的努力!锻凑f革命家史》一場是李奶奶在《紅燈記》中的重頭戲。這場戲中有一段李奶奶對李鐵梅痛說革命家史的幾百字道白,在京劇中出現(xiàn)這么一大段的道白是從來沒有過的,按常規(guī)這也是京劇最忌諱的。高玉倩認為,把握不好,會影響整個演出效果。為了劇情需要,出身貧苦,又有生活磨難經歷的高玉倩利用人物內心表情和由緩到急的對白,把李奶奶這位革命老人塑造得栩栩如生。再加上高玉倩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表演富有激情,此劇一上演就獲得成功。一次,劇組為江青專場演出。江青看罷,接見演員時,還特意擁抱了她。后來,劇組到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演出結束,江青專門把高玉倩邀請到家中做客! 拔母铩敝,高玉倩被造**派打成“特務嫌疑犯”受到迫害。情況是這樣的,1946年,高玉倩為生活所迫,曾在北京燈市口免費學過一段中英文打字。后來南苑機場汽車修理所需要打字員,高玉倩被介紹去。修理所的人員大部分是美國人,由于語言不通,再加上她英文基礎差,外國人寫的字跡潦草她也看不懂,沒干幾天就被解雇。本來這段歷史,高玉倩參加工作后,就向組織交代過,組織上也有結論! 〉拔母铩敝,造**派抓住不放,取消了她的演出資格,隔離審查。在反省期間,丈夫和兒女都受到了株連,養(yǎng)母也背著女兒的“黑鍋”含恨而去! 1968年11月15日,周總理再次觀看修改后即將被搬上銀幕的《紅燈記》,高玉倩此時還在審查中,李奶奶一角由另一位演員扮演。由于周總理在中南海看過高玉倩扮演的李奶奶并留下深刻印象,就問高玉倩為啥沒登臺?陪同周總理觀看演出的江青連忙說,她有政治問題,正在受審查。周總理又問劇團的領導,得到的答復是歷史上沒有多大問題,所說特務嫌疑,查無實據(jù)。周總理說,沒有證據(jù)就剝奪人家的演出權利?在周總理的關懷下,高玉倩才解放出來。電影《紅燈記》中的李奶奶仍由她扮演。 粉碎“四人幫”后,高玉倩仍致力于她的事業(yè),藝術上不斷鞏固并有所創(chuàng)新! ≡诂F(xiàn)代京劇《蝶戀花》中,她成功地扮演了楊老夫人的形象。退休后,高玉倩仍十分忙碌,北京電視臺開辦“老年之家”節(jié)目,請她擔任節(jié)目主持人,她又成為北京一百多萬老人的知心朋友。戲劇學院請她去講課,京劇大獎賽邀她去當評委,地方文化站請她去輔導,她都樂意參加。目前,她和老伴在家安度晚年。 劉長瑜 還有一顆紅亮的心 在《紅燈記》中扮演李鐵梅的劉長瑜,當年只有二十歲出頭,是《紅燈記》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劉長瑜1942年出生,9 歲考入中國戲曲學校。1958年,她有幸拜“四大名旦”荀慧生先生為師,首先學演了荀派名劇《紅樓二尤》。功底扎實、聰明機智的劉長瑜,將荀先生的唱念做打學得一絲一毫都不走樣,活脫脫一個“小荀慧生”,贏得了學校師生的好評。1959年劉長瑜畢業(yè),1962年調入中國京劇院四團! ≡诰﹦≡核膱F,劉長瑜在傳統(tǒng)戲《宇宙鋒》中扮演趙艷容,在《玉堂春》里飾蘇三,在《紅娘》中扮演紅娘,掛的都是頭牌。不久她就成了首都京劇界的小明星! 1964年,中國京劇院投入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排練,開始李鐵梅一角由“梅派”傳人、著名旦角杜近芳扮演。因杜近芳年齡偏大,扮相不像17歲的少女,于是劇院領導決定由劉長瑜扮演這一角色! ∧陜H二十歲出頭的劉長瑜為了演好這一角色,她深刻體會李鐵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內涵,反復琢磨李鐵梅這一人物的個性特征。她還深入到郊區(qū)農村一戶老大娘家里體驗生活。她每天提水做飯、拾柴,品嘗生活的艱辛!都t燈記》一搬上舞臺,她扮演的李鐵梅就受到領導和專家們的肯定。隨著《紅燈記》的不斷上演,“李鐵梅”就是劉長瑜的代名詞了! 都t燈記》固然讓劉長瑜飲譽神州大地。但在那黑白顛倒、人性淪喪的時代,當她看到一些老藝人、藝術家無故被批斗的情景時,開始她不理解,慢慢她變得“成熟”起來。不久,她“激流勇退”成了一個無任何派別,言談舉止謹小慎微的“運動”局外人。當別人都在天天“造**”時,她卻悄悄地結婚了! 1970年江青決定搞第二撥“樣板戲”,讓中國京劇院排演《平原作戰(zhàn)》,并點名讓劉長瑜在劇中飾演小英。當江青得知劉長瑜已結婚并懷孕不能飾演小英時,非常生氣! 》鬯椤八娜藥汀焙、劉長瑜又出現(xiàn)在京劇舞臺上。她接連排演許多傳統(tǒng)戲,如《紅樓二尤》、《紅燈照》、《春草闖堂》等。1983年在全國首屆戲劇“梅花獎” 的評選中,她獲此殊榮。 1990年為紀念徽班進京100 周年,中國京劇院承擔了繁重的任務。劉長瑜所在的團趕排新編歷史劇《玉樹后庭花》。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條件差,在劉長瑜的主持下,她和劇組人員一起擰成一股繩,不論刮風下雨,不分白天黑夜,投入緊張的排練,直到演出獲得成功! 1994年劉長瑜又參與中國京劇院籌建青年團的工作,并出任名譽團長。她將自己的舞臺經驗傳給了青年演員們。目前,劉長瑜出任中國京劇院第一副院長,主管全院的業(yè)務工作。她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她有生之年,為了振興中國京劇事業(yè),她愿貢獻自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