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以為是的人往往下場悲慘。我外公陳明達就是這樣。陳明達是我母親家族里出了名的人物,可是母親幾乎從來沒有跟我們談起他。只到我舅舅陳希金患癌癥躺在床上,那一年我天天往醫(yī)院跑,舅舅突然一反常態(tài),開始喋喋不休地跟我說外公的事,我猜是他馬上要見到外公了,他恨了一輩子外公,現(xiàn)在有些話不得不說清楚了。
陳明達1920年生在東北新京,就是現(xiàn)在的長春,他出生時折騰了整整兩天,他娘大出血,流了滿滿一盆,差一點見閻王。父親罵他是災星、攪屎棍、綠頭蒼蠅、吃白食的和紅毛番,因為他的頭發(fā)是紅的。外公的父親陳先德是五里屯有名的年輕地主和鄉(xiāng)紳,賺錢是一把好手,罵起人來可不省。事實證明他罵對了:陳明達自打長到五六歲,就開始成為陳先德的恥辱,他在長工們的簇擁下趴在飯桌上學著父親和母親賴氏性交時的動作,小屁股一拱一拱,逗得長工們笑得前仰后合,丟盡了陳先德的臉。陳先德拎了他回家,揍他的屁股,可是第二天長工一把蠶豆,他又開始拱屁股。算命先生鄭馬水說,陳明達是桃花魔頭轉(zhuǎn)世投胎,他說對了,不多久陳明達不學父親拱屁股,卻動手玩起了自己的小雞雞,這一動手不打緊,一玩就玩了三年,臊得陳先德和賴氏恨不得找地縫給鉆了。郎中說是一種病,陳先德就帶著他四處求醫(yī),花了不少銀子,可陳明達玩小雞雞的毛病卻沒見好。陳明達吞了下了一堆藥,喝了一桶香灰,仍不管事?墒侨暌贿^,陳明達突然甩手,玩小雞雞的毛病不翼而飛。這一年陳明達十歲。
這才是陳先德災難的開始。大年三十,陳明達把長明燈吹掉,把桌上供奉的豬頭肉吃得精光;初一,他拿起笤帚掃地出門。陳先德一把揪起兒子要狠揍,賴氏說過年不能打孩子,陳明達哈哈大笑,逃過一劫,他說神明既然要吃我們的東西過日子,他怎么能保佑我們、給我們糧食和牲畜呢?初一不能掃的垃圾,就不是垃圾,為啥初二又要掃掉呢?父親納了兩房妾,生下了陳明達的弟弟陳明通之后,突然失去了生育能力,可是他不死心,天天在三個女人間忙個不停。陳明達對父親說,皇帝有幾百個女人,你才三個,我長大了,要搞一百個女人。這話傳到街坊,陳明達是桃花魔的臭名遠揚。陳先德的小妾私通馬伕,生下了一個兒子,失去生育能力的陳先德認下了這個兒子,他認為斷子絕孫的恥辱遠比戴綠帽子舒服,況且誰又會知道這個秘密呢?他可想錯了,陳明達當面讓馬伕的兒子叫馬伕爹。這可不得了,誰都知道陳先德的兒子是馬伕生的,氣得陳先德一頭栽進天井。幸虧不久這孩子得天花死了。
在床上躺了三個月,陳先德覺得必須管一管這個禍害了,他和賴氏商量,把兒子送去跟骨科名醫(yī)林如高學正骨和推拿,陳先德認為枯燥的學醫(yī)生涯興許能讓兒子規(guī)矩些,他打算在陳明達學成一名骨科大夫后,再把祖業(yè)交給他,多一身功夫總是技不壓身嘛,其實作為長子的陳明達令他頭痛不已,次子陳明通沉默固執(zhí),似乎更是當?shù)刂鞯暮貌牧,但守舊的陳先德還是想讓長子繼承家業(yè)。
陳明達在林如高的骨科呆了三個月,要發(fā)瘋。林如高天天讓他倒馬桶,燉人參。陳明達就在人參里放蒙汗藥,把師傅放倒,自己跑回了霍童鄉(xiāng)。他說賺錢不必學正骨這勞什子,只要有腦袋就行了。陳明達學了三個月,就能給駝背馬三的老婆接骨,賺了一枚大洋,用這塊大洋給爹娘扯了一塊綢緞,作了一身衣裳。陳先德高興壞了,穿著衣裳走街穿巷,一洗不爭氣兒子帶來的恥辱。鄰居街坊的孩子們有樣學樣,要做衣裳給父母,陳明達就從貨郎批發(fā)了綢子,買給那些孩子。街坊的父母人人拿到一身衣裳時,才發(fā)覺上當。陳明達賺了有生以來第一筆錢。他對父親說,我有本事賺錢,我才不學推拿正骨,那是瞎子干的活,我有眼睛,干嘛去學瞎子?陳先德拿他沒辦法。陳明達賺錢把街坊害了一把,陳先德只能上門陪罪,把那些衣裳收購了事。
作者簡介:
北村,本名康洪, 1965年9月16日生于中國福建省長汀縣,基督教教徒。北村的小說創(chuàng)作是從先鋒小說開始,是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有名作家。 1981年---1985年:就讀廈門大學中文系,獲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1985年8月從廈門大學畢業(yè),任職福建省文聯(lián)《福建文學》編輯。
1986年:小說處女作《黑馬群》發(fā)表!蹲髌放c爭鳴》選載,作品因?qū)懛ㄐ路f產(chǎn)生爭鳴。
1987年:小說《諧振》刊于《人民文學》1-2月合刊號,非常有力地揭示了秩序井然的生活是如何推動,產(chǎn)生廣泛影響。
從1988年開始,發(fā)表《逃亡者說》等一糸列“者說”系列小說,計有:1990年:《劫持者說》,1991年:《披甲者說》,1991年:《陳守存冗長的一天》,《歸鄉(xiāng)者說》1992年:《聒噪者說》。這個系列的小說使北村躋身于中國先鋒小說家的行列,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受到批評界廣泛關(guān)注。
1992年北村個人創(chuàng)作轉(zhuǎn)型,從先鋒小說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關(guān)注人的靈魂、人性和終極價值的探索,發(fā)表了第二糸列的小說高潮,計有:199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施洗的河》、《武則天》,小說《瑪卓的愛情》、《孫權(quán)的故事》、《水土不服》、《最后的藝術(shù)家》、《傷逝》等。在文壇引起強烈反響,以“神性寫作”成為小說界的一個獨特現(xiàn)象。
從1999年開始,北村進入第三個階段的寫作,即描繪人在追求終極價值時的心靈過程和人性困難。計有長篇小說《老木的琴》,本篇獲得該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上榜小說。還有小說《周漁的喊叫》、《長征》、《公民凱恩》等。小說《周漁的喊叫》引起關(guān)注,被拍攝為電影《周漁的火車》,成為當年的中國影壇大片。
從2003年開始,北村進入第四個階段的寫作 ,其作品開始以理想主義和正面價值為創(chuàng)作目標,計有長篇小說《望著你》、《玻璃》、《憤怒》和《發(fā)燒》等,至此,北村的創(chuàng)作以長篇小說為主,進入真正的黃金期,創(chuàng)作力旺盛,創(chuàng)作量大大超越往年。2006年6月,出版《我和上帝有個約》(長江文藝出版社)。
北村入選中國小說五十強(1978---2000)優(yōu)秀作家。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小說集《周漁的火車》榮登中國年度文學類書銷售排行榜。
北村除了寫作小說之外,還創(chuàng)作了詩歌和影視作品,著有《北村詩集》,電影作品《周漁的火車》(改編自小說《周漁的喊叫》,與孫周和鞏俐合作)、《冬日之光》、《對影》,《武則天》(與張藝謀合作);23集電視劇《臺灣海峽》(與張紹林合作),30集電視劇《風雨滿映》(與雷獻禾合作),17集電視劇《城市獵人》(與吳子牛合作),此外還有姜文買斷的小說《強暴》即將拍攝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