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整理日期:2013-08-05 16:23:48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xiàn)的一部作品。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以及基本情境出發(fā)構成了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昆德拉更關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學是在沒有人物、沒有境遇的條件下進行的”!恫荒艹惺艿纳p》一開始就將托馬斯的問題擺在那里:在沒有永劫回歸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輕。小說首先提出問題為托馬斯設定規(guī)定情境,即輕與重的存在編碼;于是哲學思考本身有了小說性,問題本身則是小說家在作品中顯現(xiàn)的哲學思考。昆德拉問題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絕得出結論,他認為是塞萬提斯讓人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對的問題。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暈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并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tài),展現(xiàn)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而每個關鍵詞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赡苄允桥c一次性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為對自以為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本書描述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本書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欲望之下,每個人對于各類型的愛機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zhí)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陸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本書探討更多的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種信念的,不能被交給機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種媚俗。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y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fā)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jīng)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靨中醒來,經(jīng)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象。 此時捷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y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里發(fā)展的呼喚下,兩人于是決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安與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后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后來他們死于一場車禍。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曾經(jīng)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虛無當中。弗蘭茲是被薩賓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于薩賓娜的背棄,讓弗蘭茲發(fā)現(xiàn)自己過去對于婚姻的執(zhí)著是可笑的,純屬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于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后,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并且了解薩賓娜只是他對革命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后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游行活動后,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茲因為想展現(xiàn)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于病榻上。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米蘭·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yōu)勢,因為身處小國,“要么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么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并從事過電影教學。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后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chuàng)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后,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后,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chuàng)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shù)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后,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chuàng)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上一本:從北國到南國 下一本:冰秋美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作者是米蘭·昆德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