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用一個個的小故事,時有簡短的悟語,將和你作無聲的交流。真正的智者能從小細節(jié)中看到大景觀,從小事件上總結(jié)出真智慧,從小故事里悟出道理。為人處事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適合所有的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人生智慧。書中僅以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啟迪與感悟的故事獻給讀者,希望您可以從中找到閃亮的明珠,為前行的路添一絲光亮。這些故事雖小,卻包含了大智慧,為我們打開了扇扇通往大千世界的明察,從而直入人心靈,獲得人生感悟,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答案。 作者簡介: 李世化,陜西榆林人畢業(yè)于陜西科技大學,文化出版創(chuàng)意人,曾在國企及多家文化公司擔任管理工作,策劃、撰寫多部圖書,代表作有《禪修養(yǎng)心》、《道修養(yǎng)性》等數(shù)部作品。 目錄: 目錄: 善于變通 固執(zhí)的神父(1) 蜜蜂和蒼蠅(3) 花瓶(4) 驢子過河(6) 石頭湯(8) 關上窗簾(10) 金子與大蒜(12) 轎車(13) 不拉馬的士兵(14) 富于愛心 旅館(15) 上尉(17) 抽水(18)目 錄 善于變通 固執(zhí)的神父(1) 蜜蜂和蒼蠅(3) 花瓶(4) 驢子過河(6) 石頭湯(8) 關上窗簾(10) 金子與大蒜(12) 轎 車(13) 不拉馬的士兵(14) 富于愛心 旅 館(15) 上 尉(17) 抽 水(18) 早 安(19) 兒 子(20) 電梯里的鏡子(21) 一位朋友(22) 勤 奮 用皮鞋演奏(23) 鐵 球(24) 旅 者(26) 詩 句(27) 天下第一關(28) 房 子(29) 國王和畫家(30) 賣雞蛋(31) 自 制 釘子(32) 看家狗(33) 紅舞鞋(34) 該來的不來(36) 檸檬茶(37) 奮 斗 一次未見面的面試(39) 蝴蝶(40) 賊(41) 黃鸝(43) 挑水與挖井(45) 黑帶(46) 觀音(47) 小鳥(48) 避雨(49) 平 和 國王的七個女兒(50) 聰明的米開朗基羅(51) 珍珠(52) 前言前言 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去了解和追求那些色彩瑰麗的事物,同時又用那些瑰麗的色彩,編織了許多陷阱,布置在我們前行的路上。在紛亂繁雜的世界里,我們總希望為自己尋找一種為人處世的最佳方式——中庸也好,無為也罷,都是想在自由和束縛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只是,如果真的是去遵循那些成規(guī),生活難免會變得單調(diào),言行是正確了,生命卻失去了鮮活的個性。 對于人生,我們所知的與未知的相比永遠不夠多,生命有限。智慧有限,太多的事我們來不及經(jīng)歷,也有太多的事錯過了就不會重來,感慨之余,總難免有遺憾。于是隨著人類歷史的延伸,我們就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感悟。沉淀成文字,供人借鑒。如海邊拾貝,編者從中收集了一些蘊含哲理的故事,或優(yōu)美或簡練,或輕松或沉郁,閑暇時拿來翻閱,消遣之余總會有些收獲,面對類似的情景事物,你會多一份沉穩(wěn)冷靜,也將多一種處理方式可以借鑒。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經(jīng)歷和心情,必然有不同的感悟,書中的每個故事,都附有簡短的悟語,它將和你作無聲的交流,讀過之后,豁然開朗或會心一笑,也是一種樂前言 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去了解和追求那些色彩瑰麗的事物,同時又用那些瑰麗的色彩,編織了許多陷阱,布置在我們前行的路上。在紛亂繁雜的世界里,我們總希望為自己尋找一種為人處世的最佳方式——中庸也好,無為也罷,都是想在自由和束縛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只是,如果真的是去遵循那些成規(guī),生活難免會變得單調(diào),言行是正確了,生命卻失去了鮮活的個性。 對于人生,我們所知的與未知的相比永遠不夠多,生命有限。智慧有限,太多的事我們來不及經(jīng)歷,也有太多的事錯過了就不會重來,感慨之余,總難免有遺憾。于是隨著人類歷史的延伸,我們就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感悟。沉淀成文字,供人借鑒。如海邊拾貝,編者從中收集了一些蘊含哲理的故事,或優(yōu)美或簡練,或輕松或沉郁,閑暇時拿來翻閱,消遣之余總會有些收獲,面對類似的情景事物,你會多一份沉穩(wěn)冷靜,也將多一種處理方式可以借鑒。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經(jīng)歷和心情,必然有不同的感悟,書中的每個故事,都附有簡短的悟語,它將和你作無聲的交流,讀過之后,豁然開朗或會心一笑,也是一種樂趣。 為人處事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適合所有的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人生智慧。書中僅以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啟迪與感悟的故事給讀者,希望您可以從中找到閃亮的明珠,為前行的路添一絲光亮。 沒有一條通向光榮的道路是鋪滿鮮花的,成功者自救。 觀音 一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于是這人說:“觀音菩薩,都說您普渡眾生,請帶我一段吧!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來渡。” 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說:“現(xiàn)在我也在雨中了,您該渡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傘渡我。你要想渡,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fā)現(xiàn)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點滴感悟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得到成功必然要經(jīng)歷艱辛和磨難,奮斗是今天的努力、明天的保證。求人不如求己,總想著依靠他人的幫助的人,是無法完成任何偉大的事業(yè)的。 快樂并不在于那把勺子有多長,而在于你如何用它。 天堂與地獄 一個人問上帝:“為什么天堂里的人快樂,而地獄里的人一點也不快樂呢?” 上帝說:“你想知道嗎?那好,我?guī)闳タ匆幌隆!?br/> 他們先來到地獄,走進一房間,這時正是午飯時間,許多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前,鍋里煮著美味的食物?擅總人都又餓又失望:原來,他們手里的勺子太長了,沒法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 上帝說:“我們再去天堂看看吧! 于是他們來到另一個房間,看見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雖然人們手里的勺子也很長,可是,這里的人都顯出快樂又滿足的樣子。這個人很奇怪,因為這里和地獄沒什么兩樣。 “感到奇怪嗎?”上帝笑著說:“你接著往下看就知道了! 晚飯時間到了,只見這里的人圍坐在鍋邊,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別人的嘴里。原來,天堂和地獄的分別,只是人們用勺子的方法不同。 點滴感悟 人與人之間相互協(xié)作,才能取得成功,并收獲快樂。付出與得到并不是對立的,想要獲得成功就不要吝嗇你的付出,希望得到快樂更不能忘了給予。而且,在你付出的同時得到的未必僅僅是成功與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