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回家之路=儒家承擔+道家超脫+佛家放下是非成敗轉頭空,重新開始度余生我們都已身心疲憊,卻還沒有找到回家之路安頓藝術之一——儒家的社會承擔模式;安頓藝術之二——道家的道法自然模式;安頓藝術之三——佛家的樂在當下模式;安心詩儒家安頓功名,道家旨在靜心。最是佛家難得,一輪皓月當空! 作者簡介: 葉舟:心理學博士,中國思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思維戰(zhàn)略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總裁班特聘教授,被譽為“中國最有使命感的學者”之一,講授的主要課程有“總裁思維風暴”系列、“國學大智慧”系列等。 目錄: 序一:都在路上走,“國家”有幾人?/1 序二:安頓,就在此時此地此事此情上/11 第一章心安何處一一我們都漂泊得太久太久/1 一、回家,必須從認識痛苦開始/3 二、人有三個家:出家是為了回家/12 三、望鄉(xiāng):我們都流浪的太久太久/19 四、太貪,迷失了回家之路/32 五、太真,迷失了回家之路/40 六、太癡,迷失了回家之路/49 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三條回家之路/55 八、實現(xiàn)人生幸福的三條途徑/76 九、面對生活的三步走的回家之路/79 第二章儒家在做人上安頓一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99 一、做一個仁愛的人/101 二、做一個有禮有節(jié)的人/105序一: 都在路上走,“國家”有幾人? /1 序二: 安頓, 就在此時此地此事此情上/11 第一章 心安何處一一我們都漂泊得太久太久/1 一、 回家, 必須從認識痛苦開始/3 二、 人有三個家: 出家是為了回家/12 三、 望鄉(xiāng): 我們都流浪的太久太久/19 四、 太貪, 迷失了回家之路/32 五、 太真, 迷失了回家之路/40 六、 太癡, 迷失了回家之路/49 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三條回家之路/55 八、 實現(xiàn)人生幸福的三條途徑/76 九、 面對生活的三步走的回家之路/79 第二章 儒家在做人上安頓一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99 一、 做一個仁愛的人/101 二、 做一個有禮有節(jié)的人/105 三、 做一個一諾干金的人/108 四、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111 五、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114 六、 做一個追求不止的人/118 七、 做一個敢于迎戰(zhàn)的人/122 八、 做一個學而時習的人/126 九、 做一個重義輕利的人/129 十、 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131 第三章 佛家在心靈上安頓一一做一個快樂自由的人/135 一、 做一個心靈寬廣的人/137 二、 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143 三、 做一個心靈解脫的人/148 四、 做一個心靈警覺的人/157 五、 做一個心靈超越的人/163 六、 做一個心靈利他的人/166 七、 做一個心靈流暢的人/173 八、 做一個心靈隨意的人/175 九、 做一個心靈清醒的人/178 十、 做一個心靈和善的人/182 第四章 道家在處事上安頓一一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185 一、 學會按規(guī)律做事/187 二、 學會創(chuàng)造性做事/191 三、 學會差異化做事/195 四、 學會看透本質做事/201 五、 學會集中力量做事/203 六、 學會“無為法”做事/207 七、 學會變化中做事/210 八、 學會瀟灑地做事/213 九、 學會用咸法做事/217 十、 學會理性思考做事/220 十一、 學會打破常規(guī)做事/223 第五章 迪心是智慧的終點一一做一個天人合一的人/225 一、 人生真正要追求的是 "心通" /227 二、 心通九境才算實現(xiàn)心靈自由/239 三、 心通九境的類別與層次/245 四、 歸于“一”是所有大師的發(fā)現(xiàn)/248 五、 自私進化的終點是追求大我/254 六、 做一個身心靈都平衡的人/259 七、 人生的本質就是追求超越/267 八、 如何使身心靈保持暢通/270 九、 活在當下 親證大我/283 結束語“回家”的結果一一從碎片人到整體人/292 對于大眾來說,感官的陷阱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陷阱。如果我們執(zhí)著于感官,就會像誘餌是魚兒的枷鎖和囚籠一樣,不能自拔。許多人一生都困于沉重的肉身里,被肉欲左右、牽引、占據(jù),內(nèi)在的靈性智慧無法升起,就這樣隨波逐流,風吹草就動,沒有人生的定海神針,沒有修習正道,生命總是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人生總是在命運中錯落。 再來看看精英層面的人,他們最大的枷鎖就是觀念的局限,思想的局限,觀點就是囚籠,思想就是枷鎖,他們一生的成就絕不會超過他們的觀念和思想。 在所有的觀念思想中,束縛他們最多的是相對的觀念。他們雖然超越了低級的感官刺激,上升到了思維邏輯層次,但由于各種時空物事經(jīng)歷的嚴重局限,從而使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的一切運動都是相對的運動。這種經(jīng)驗是他們從直觀和邏輯推理出來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維模式就是二元相對的辯證思維模式,我們思考一切問題都是做的相對思考,幾千年來我們從沒有懷疑過這一模式的局限性、低級性,我們都成了相對論的臣民,都被相對論奴役了而不自知。 人類幾千年來的斗爭、比拼、競爭,人類的一切人為的災難,幾乎都源于斗爭二元思維。如果人類跳不出這個相對的思維模式,那人類隨著斗爭的升級,就必然會自取滅亡。自從斗爭哲學來到人間,人間就成了相互傾扎的地獄。不過,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狹窄的斗爭思維即將被廣義的因果思維、整體關聯(lián)思維所取代,到那時,人類的命運就會有所好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