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就是,
和所愛的人,
生活在適合自己的地方,
有目標地,
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按照幸福生活的定義,檢視你的居住、感情、工作、人生目的行囊,你是帶得太多,需要斷舍離,還是帶得太少,需要補給?不光在人生面臨抉擇,或陷入困頓時需要重新整理你的行囊,事實上,在人生旅程中的每一段,我們都該問問自己:
現(xiàn)在這一切讓我感覺幸福嗎?
熱銷全球自我成長書籍《暫停,整理,再出發(fā)》,用發(fā)人深省的思考,生動的故事與案例,以及幫你梳理人生的心靈練習(xí)與召喚卡片,帶你探索自己的天賦與熱情,重新想象和展開屬于你的幸福生活!
作者簡介:
理查德萊德,美國知名作家、演說家,全球頂尖人生教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xué)卡爾森管理學(xué)院高級研究員,哈佛商學(xué)院和杜克教育學(xué)院客座講師。著有《暫停,整理,再出發(fā)》等多本暢銷書,被譯為21種語言。
大衛(wèi)夏皮羅,作家、哲學(xué)家,任教于華盛頓州卡斯卡迪亞社區(qū)學(xué)院哲學(xué)系,兼任西北兒童哲學(xué)中心教育主管。
目錄:
第三版序為什么重新修訂
前言一切問題的根源
第一章什么是幸福生活?
第二章解開你的行囊
第三章重整你的居住行囊
第四章重整你的情感行囊
第五章重整你的工作行囊
第六章重整你的人生目標
第七章自由之路
后記減輕負擔
附錄一幸福生活清單
附錄二幸福生活自測表
我真正需要的一件東西
在影片《大笨蛋》中,史蒂夫馬丁飾演了一個白癡。一次意外的機會,使他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眼鏡架,從此變得非常富有。他購買了一棟豪華的別墅,里面擺滿了各種高檔消費品。不久之后,他便把所有的錢財揮霍一空。隨著生活日益衰落,他的感情土崩瓦解,他的自尊也徹底破碎。在最后的經(jīng)典一幕里,他踉踉蹌蹌地走在別墅中,打算永遠離開那里。盡管他揚言不需要任何人或任何物品,卻始終無法完全放棄。他抓起一把椅子、一件衣服、一個吸塵器。
“我不需要任何東西!”他大聲吼道,“除了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等到踏出家門的時候,他的身上背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胳膊上掛滿了數(shù)不清的家具和電器,甚至連褲子都掉到了腳踝。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人們準備解開行囊和重整行囊時,也許很多人都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形(褲子部分除外)。雖然他們一直在想:“我不需要任何東西”,但是等到著手處理時,仍然會把這些沉重的負擔收入囊中,難以割舍,仿佛沒有它們便無法生存下去。倘若你也面臨這種情況,那么,最有效的解決方式是,選擇一個重整伙伴并與之對話。
這種方式既能讓你思考,你真正需要的東西究竟是什么;也能讓你弄清楚,你認為自己需要的,是否的確需要。
另外,你也可以仔細搜尋一下家里的物品,然后好好想想,你真正需要的那件東西到底是什么。打個比方,如果家里意外失火,你首先抓住的是什么?記住,這件東西不一定是非常貴重的物品。它可能是一張珍貴的照片,一部你尚未發(fā)表的小說,或者也可能是你最喜歡的咖啡杯。
接下來,你應(yīng)該問問自己,這件東西為何對你如此重要,看看是否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如果可以的話,把你的理由告訴重整伙伴,向他尋求一些額外的建議。最后,反復(fù)用這種方式去理清頭緒,看看自己想繼續(xù)攜帶哪些,現(xiàn)在可以丟棄哪些。四種攜帶理由
通常說來,你之所以攜帶目前的行囊上路主要歸納為四個理由。
當然,你也可以把它們劃分為兩類,并創(chuàng)建一個矩陣,從而確定你的立場。
一種類型是,在當前的快樂與未來的回報之間形成的連續(xù)性。我們要么因為喜歡某件事情,才著手去做,要么是期待在人生旅途上有所收獲。
另一種類型是,在自我和他人之間形成的連續(xù)性。我們之所以去做某件事情,要么是為了自己,要么是為了取悅他人,或者對他人有幫助。
結(jié)合這四個理由,我們可以得知,你之所以攜帶現(xiàn)有的物品上
路,那是因為:
你現(xiàn)在喜歡它們,因其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你現(xiàn)在喜歡它們,因其能給他人帶來快樂。
你現(xiàn)在能夠忍受它們,因其將來能給自己帶來幫助。
你現(xiàn)在能夠忍受它們,因其將來能給他人帶來幫助。
在第一種情況當中,可能包括你熱愛從事的工作,業(yè)余愛好,或者你真正喜歡的娛樂活動。例如,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6點鐘起床外出滑雪,你可能沒有任何問題。
在第二種情況當中,舉個例子,比如舉辦聚會。盡管你可能為此付出很多心血,但你仍舊樂此不疲,因為它能給你在乎的人帶來樂趣。
在第三種情況當中,體育鍛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也許并不喜歡健美課程,或者對于直線來回游泳壓根沒興趣,但你仍然會做這些事情。這是因為你心里清楚,它將來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在第四種情況當中,涉及到人們的工作。你可能對你的工作并無激情,甚至根本不喜歡它,但你仍然會繼續(xù)從事這份工作。這是因為你必須養(yǎng)家糊口,或者必須為子女將來的教育投資。
當然,在上述四種情況當中,也存在某些重疊的現(xiàn)象。例如,當你從事一份工作時,你或許喜歡工作的某些方面,卻又不得不咬牙切齒地忍受其他方面,因為它們可能涉及到其他你不喜歡的事情。我們要你了解這些情況,不是為了讓你回顧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然后一件件地把它們分門別類,對號入座。我們只是為了讓你明白,關(guān)于“我為何攜帶它”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并沒有那么復(fù)雜。你只需稍加反省,便能清楚地知道,為何從事目前的事情,包括,為何攜帶目前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明白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你為從事某項事業(yè)做好準備,幫助你減輕負擔,或者幫助你正視所面對的各種責任和義務(wù)。
因為你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要么繼續(xù)攜帶,要么停止攜帶。
然而,在面對這項選擇題時,多數(shù)人卻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中。
他們猶豫不決,抱怨不已。即便他們感覺到某種事物使自己不堪重負,比如情感、工作、房貸,等等,卻并不愿意擺脫。與此同時,他們甚至把這些負擔視為理所當然,因此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事實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更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理查德,花時間去整理行囊里的所有物品,然后決定是否真的愿意攜帶這些負擔上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盡可能快樂地攜帶它們。
事實證明,只要有足夠的理由去做某件事,那么,人們也有足夠的能力堅持到底。古往今來,很多歷史故事告訴我們,為了一生鐘愛的事業(yè)或信念,人們可以忍受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從另一方面說,如果從事的事情無足輕重,那么,人們的熱情和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在解開行囊和重整行囊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決定哪些物品是真正值得攜帶的。一旦我們認為物有所值,就要認定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即使它仍然感覺像負擔),并且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