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給大腦減壓


作者:有田秀穗,梅頤     整理日期:2014-08-18 17:08:27

《給大腦減壓》內(nèi)容簡介: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我們?yōu)榱藢崿F(xiàn)夢想而努力。成功了,我們會喜悅,然后追逐下一個夢想?墒,追逐夢想的路上是布滿荊棘的,實現(xiàn)夢想的快感也是短暫的,為了獲得更多的快感,壓力便產(chǎn)生了。其實,困擾大多數(shù)人的壓力都是這樣產(chǎn)生的。很多人痛苦的根源就是這“因得不到快感而產(chǎn)生的壓力”。那么,我們怎么樣為自己解除壓力呢?當今的社會是按照什么在運轉(zhuǎn)呢?是“為了他人”而努力的行動,是提高自己“生存方式”的行為。我們會從家庭的團圓、朋友的交流中感覺到幸福,這是一種更加踏實、更加安寧的幸福感,說得形象一點的話,就像在母親懷里那樣,“只要待在那里就滿足的幸福感”。這是獲取幸福生活的第一步。這樣的話,你不但可以消除你的壓力,而且還能幸福地度過每一天!督o大腦減壓》是一本心理勵志書籍。
  作者簡介:
     有田秀穗1948年出生于東京。東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部畢業(yè)后。在東海大學(xué)醫(yī)院從事臨床治療、筑波大學(xué)基礎(chǔ)醫(yī)學(xué)系從事腦神經(jīng)基礎(chǔ)研究,后留學(xué)紐約州立大學(xué)。日本“血清素研究第一人”,以腦內(nèi)血清素能神經(jīng)的作用研究為基礎(chǔ),倡導(dǎo)“坐禪(呼吸法)”對身心的效果。此后開展為優(yōu)郁癥、易失控的人恢復(fù)身心健康的“血清素鍛煉”,同樣受到廣泛關(guān)注。著有《血清素呼吸法》、《禪與腦》、《腦之力、禪之心》等多部暢銷作品。
  目錄:
  第1章壓力源于價值觀的偏離人類首次“偉大的壓力試驗”的啟示為什么“壓力”減少反而導(dǎo)致“壓力社會”呢150年前的江戶時代才是理想的社會全日本追捧“武士”的理由“堀A夢”(堀江貴文)是悲催的“依賴癥”的產(chǎn)物年輕人的高辭職率是“正確方向”日本足球隊的成功給我們減壓的啟示壓力不是你的錯第2章大腦天生就有兩種價值觀不丹為什么比日本幸福生活艱辛帶來更多的“腦開關(guān)”五羥色胺價值觀的極致是“母親”海中呼吸和“幸福感”的關(guān)系潛水整個活動都能促使五羥色胺活性“無”的境界即“感覺情報處理”壓力由“第二心”感知成為“最佳自己”的唯一方法五羥色胺價值觀使“心痛”消失的理由鍛煉五羥色胺使人鶴發(fā)童顏枕邊手機催人老“腦筋鍛煉”阻止不了大腦萎縮性騷擾和權(quán)力騷擾是“多巴胺價值觀的極限”第3章消除腦壓力的生活習(xí)慣一流的田徑選手有“一流的呼吸”為什么建議早晨而非夜間運動五羥色胺萬能食物是“香蕉”多流汗少壓力理想的一天如此度過主婦和老人要創(chuàng)造“自我模式”“時尚登山女性“是鍛煉五羥色胺的達人男人請去“獨自旅行”第4章尋找增強“五羥色胺”的生存方式東日本大地震如何影響“共感腦”為何“水戶黃門”的收視率高居不下提高生存方式累了請吃“B級美食”腦科學(xué)印證“堅強的母親”給嬰兒“乳母車”而不是“時尚的嬰兒手推車”認知癥母親的突然一句奇跡的語言登山家三浦雄一郎為何到了79歲仍身體強健小目標帶來大夢想的最后一招四季帶來的美好人生   現(xiàn)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被稱為壓力社會。但其實壓力的種類古今并無不同。只有三種。即是說,從古到今人類為同樣的壓力所煩惱。那么為何今天的我們特別感到有壓力呢7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壓力到底是些什么東西。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正視“壓力”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他身為釋迦族王子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但卻在看到人類痛苦以后,舍棄地位、財產(chǎn)、妻兒出家,自此開始長達六年的悟道修行。我以為這是人類首次偉大的“壓力試驗”。我認為喬答摩·悉達多(佛祖俗名)首先相信人類擁有戰(zhàn)勝痛苦(壓力)的潛在能力。人的才能或潛能必須在一定的壓力下才能發(fā)揮出來。喬答摩·悉達多期待著通過修行使身體感受徹底的痛苦,從而使巨大的潛能蘇醒過來凌駕于所有的痛苦之上,所以他持續(xù)不斷地給自己施加痛苦(壓力)。但結(jié)果是什么也沒有蘇醒過來。人類不具備戰(zhàn)勝壓力的能力。喬答摩·悉達多知道這點之后結(jié)束修行,改在菩提樹下坐禪,以期開悟。佛祖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其中包含很多關(guān)于壓力的記述。如“一切皆苦”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不論是誰只要活著就無法逃避壓力,不管如何努力都無法戰(zhàn)勝壓力。但同時,所有的壓力都不可能永遠存在,即“諸行無!。進行如此偉大壓力試驗的釋迦牟尼終于捕捉到壓力(苦)的神秘本質(zhì),告訴弟子“苦者有三”。即1.類似疼痛的單純的苦;2.無法滿足的苦;3.不被承認的苦第一次知道這些的時候我非常驚訝,因為2l世紀腦科學(xué)研究所能探知到的壓力分類就是這樣的。1.類似疼痛的單純的苦即是身體壓力。說到壓力我們馬上會聯(lián)想到精神壓力,其實身體的所有的不快感,大腦都是當作壓力來處理的。所以,疼痛、瘙癢、睡眠不足、疲勞、空腹、冷熱,運動或睡眠過度等都是壓力。2和3是大腦發(fā)達的人類才有的壓力,一般稱為精神壓力或心理壓力。這種動物無法感知的人腦特有的壓力,我稱之為“腦壓力”。這兩個壓力都是比較麻煩的東西。因為它們是與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心情”“喜悅”等感情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身體壓力,是身體感到的不快,大腦只要單純地以某種方式把它排除掉就可以了。比如,感到炎熱的壓力的時候,人們會毫不猶豫地脫掉上衣。但是,2無法滿足的痛苦,如果被滿足了才得到巨大的快感,3不被承認的痛苦,只有被他人承認了才感到巨大的喜悅,這些都并不是單純的不快。在高級餐廳吃美味佳肴時心情爽快,即很有“快感”?旄袑δX來說是一種很舒服的刺激,人們自然會追求更高、更好、更美昧。但是,現(xiàn)實的殘酷在于這種奢侈并不是總能得到。曾經(jīng)體驗過的快感不能再得到時,腦就會感到“求而不得”的痛苦,這種痛苦就被認知為“壓力”。3不被承認的痛苦,看起來與2相似,但感到壓力的原因不同。簡單地說就是近似于感到“你為什么不理解我”時的委屈或者生氣時的壓力。比如,在電車上的你看到眼前站著老人就起身讓座。這時如果老人道謝后坐下那什么事都沒有,但如果老人>中你發(fā)脾氣說“我還沒老到要你讓座的地步”,那你會有什么感覺呢7你肯定會生氣“我好心好意讓你……”,這就是3“不被他人承認的壓力”。這樣看來,釋迦牟尼雖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人,但他跟今天的我們感到同樣的痛苦和壓力,苦惱于同樣的事情,跟我們一樣尋找解決痛苦的方法。換個角度看,也就是說,自佛祖時代,甚至他以前的古代以來,人類一直感受著同樣的壓力,這一點一直沒有變化。P3-6……





上一本:通往幸福的小徑 下一本:向喬布斯一樣工作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給大腦減壓的作者是有田秀穗,梅頤,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