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有所謂“吃虧是福”的說法,揭示出在人與人的社會互動中存在著微妙的辯證關系。詮釋幸福的話語至少有兩個“二元論”。一是有關幸福的個人話語和集體話語的差異。作為個人話語,強調(diào)幸福的個人體驗和感懷,它是私人的事情。它不僅是每個人給幸福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還在于它將幸福的可能性建立在追求個人快樂和利益的基礎上。作為集體話語,強調(diào)幸福是社會成員間積極互動的結果,將幸福理解為奉獻、感受他人需要以及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的積極情感上,它包括了感恩、關愛和互助,并在這種互動中,體會自己的價值。二是有關幸福的物質(zhì)話語和精神話語的差異。前者強調(diào),幸福是以看得見的、可衡量的物質(zhì)財富為基礎和標準的;而后者強調(diào),幸福更多的是內(nèi)心的感受,是一種精神活動,是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到的神圣、需求和滿足。現(xiàn)實生活是多元且豐富的,話語永遠無法準確地表達我們對幸福的感受。不同的幸福體驗并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只是在一片有關幸福的宣言中,我們要學會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并堅守自己的幸福觀。 作者簡介: 馮金亭,北京人,1962年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983年分配到工廠參加工作,做過技術員、工程師,自己開過公司,后一直在外資企業(yè)工作。2003年開始關注心理問題,2007年學習“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體驗與心理有關的知識,并不斷探索與生命相關的理論。 王俊山,祖籍河南新鄭,1963年生人,文學學士,法學研究生。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副處長、處長,河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秘書長,北京光輝偉業(yè)房地產(chǎn)公司總裁;現(xiàn)任泊愛易會慈善基金常務主任、奧倫達部落發(fā)展公司總裁、居易國際董事。 目錄: 上篇創(chuàng)造幸福 第一章看清幸福 一、幸福是什么 二、有錢就幸福了嗎 三、幸福有規(guī)律嗎 四、是什么使人體驗到了幸福 第二章創(chuàng)造幸福 一、幸福公式 二、適當焦慮 三、目標 四、能力 五、努力付出 六、我的幸福我做主 七、超越自我 第三章私人哲學上篇創(chuàng)造幸福 第一章看清幸福 一、幸福是什么 二、有錢就幸福了嗎 三、幸福有規(guī)律嗎 四、是什么使人體驗到了幸福 第二章創(chuàng)造幸福 一、幸福公式 二、適當焦慮 三、目標 四、能力 五、努力付出 六、我的幸福我做主 七、超越自我 第三章私人哲學 一、私人哲學是幸福的根本 二、一生都在建構的私人哲學 三、私人哲學的建構過程 四、沒有完全一樣的私人哲學 五、贏得長久的幸福需要改變認知,完善人格特征 六、外來的思想體系不應簡單地替代 七、設定適合的幸福目標是一種人生智慧 第四章走出情緒 一、異常的情緒狀態(tài)阻礙幸福的獲得 二、合理范圍內(nèi)情緒波動是正常的 三、情緒轉化和釋放對于幸福非常重要 四、提高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能力 五、成為主宰自我情緒的高手 六、調(diào)整認知水平改善情緒的質(zhì)量 下篇享受幸福 第五章體驗幸福 一、幸福必須通過切身體驗才能得到 二、儲存在大腦中的理論只是知識 三、每個人的體驗是有差別的 四、幸福是可以重復體驗的 第六章健康身心 一、心理和身體健康相輔相成 二、健康不足降低幸福體驗 三、身體健康應以預防為主 四、運動可以使我們健康 五、運動可以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 六、健康身體的主宰是我們自己 七、更多地享受幸福 …… 結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