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與溝通》的主要內容有:求職溝通的方法、個人簡歷和求職信的撰寫、面試禮儀、人際溝通技巧及面試應對策略。由于本門課程的課堂教學課時數(shù)非常有限,為了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欲,便于課后自主學習,在每一章后面還補充了“閱讀材料”,供同學們課后閱讀,以鞏固所學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求職的應對能力。 《求職與溝通》通俗易懂,范例豐富,可操作性強,既可以供高職高專院校和中職學校在校生使用,又可作為待業(yè)青年和在職人員的自學讀物,是在校學生和社會待業(yè)、在職人員求職的良師益友。本書由盧臺生、李柚和付洪濤共同編著。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1求職過程中常見的困惑 1.1.1職業(yè)定位模糊 1.1.2職業(yè)規(guī)劃缺失 1.1.3求職技巧匱乏 1.1.4缺乏自信心 1.1.5跨越不了的心理障礙 1.1.6工作動力不足 1.1.7懼怕職場受挫 1.1.8經驗缺乏障礙 1.1.9薪酬不如愿 1.1.10職業(yè)轉型“陣痛” 1.1.11掉入“試用期陷阱” 1.2應聘者常見的錯誤 1.2.1面試時遲到第一章 緒論 1.1 求職過程中常見的困惑 1.1.1 職業(yè)定位模糊 1.1.2 職業(yè)規(guī)劃缺失 1.1.3 求職技巧匱乏 1.1.4 缺乏自信心 1.1.5 跨越不了的心理障礙 1.1.6 工作動力不足 1.1.7 懼怕職場受挫 1.1.8 經驗缺乏障礙 1.1.9 薪酬不如愿 1.1.10 職業(yè)轉型“陣痛” 1.1.11 掉入“試用期陷阱” 1.2 應聘者常見的錯誤 1.2.1 面試時遲到 1.2.2 缺乏眼神的溝通交流 1.2.3 不善于打破沉默 1.2.4 主次顛倒反客為主 1.2.5 濫用“套近乎” 1.2.6 心存偏見輕信傳言 1.2.7 定位不明職位目標模糊 1.2.8 表現(xiàn)欲太強缺乏團隊精神 1.2.9 陳述空洞乏力 1.2.10 缺乏應對措施 1.2.11 缺乏個人涵養(yǎng) 1.2.12 不愿說自己的弱點 1.2.13 誤入智力陷阱 1.2.14 主動打探薪酬福利 1.2.15 不知如何收場 1.3 打開求職大門的鑰匙 1.4 學習本課程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思考題 第二章 怎樣進行溝通 2.1 溝通控制三要素 2.1.1 溝通的氣氛 2.1.2 溝通的環(huán)境 2.1.3 溝通的情緒 2.2 溝通過程三特征 2.2.1 行為的主動性 2.2.2 對象的多樣性 2.2.3 過程的互動性 2.3 溝通的方法 2.4 溝通的范例 思考題 第三章 面試前的溝通 3.1 求職信的撰寫 3.1.1 求職信的內容 3.1.2 求職信的格式 3.2 個人簡歷的撰寫 3.2.1 什么是優(yōu)秀簡歷 3.2.2 HR是怎樣篩選簡歷的 3.2.3 應備有多個簡歷模板 3.2.4 撰寫個人簡歷要點 3.2.5 個人簡歷模板 思考題 第四章 面試中的溝通 4.] 面試的概述 4.1.1 面試的概念 4.1.2 面試的類型 4.1.3 面試的基本程序 4.1.4 面試的基本要求 4.2 面試中有聲語言的溝通技巧 4.2.1 面試中常見的提問類型 4.2.2 面試中有聲語言的溝通技巧 4.2.3 面試中的十個應對策略 4.3 面試中無聲語言的溝通技巧 4.3.1 無聲語言的概念 4.3.2 無聲語言的分類 4.3.3 面試的禮儀 4.3.4 面試的服飾 4.3.5 妝容與儀容 思考題 第五章 面試后的溝通 5.1 怎樣撰寫感謝信 5.1.1 撰寫感謝信的必要性 5.1.2 怎樣撰寫感謝信 5.1.3 撰寫感謝信的注意事項 5.2 怎樣撰寫溝通信 5.3 電話詢問結果 5.3.1 不適宜打電話的時段 5.3.2 怎樣給招聘方打電話 5.3.3 通話時的注意事項 5.3.4 通話結束時的注意事項 思考題 第六章 求職范例分析 6.] 面試著裝要遵從TPO原則 6.2 如何做求職自我介紹 6.3 面試場上的“兩盲一定”型求職者 6.4 面試時如何運用“STAR”的方法 6.5 學會應對兩難的“陷阱”問題 6.6 與其他企業(yè)相比,我們企業(yè)有哪些優(yōu)缺點 6.7 拋開學歷和知識,你有哪些個人競爭力 思考題 “求職與溝通”課程標準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