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安靜”的角度出發(fā),以“安靜”為主線,向讀者介紹了該如何找尋自己的本心,如何在浮躁和功利的社會中找到原來的自己。通過各個章節(jié)的介紹,讓人們感受到安靜所能帶來的好處,讓讀者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簡介: 馬曉云:上海交通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長年以來從事文史,養(yǎng)生,經(jīng)管,勵志,男性女性心理,家教,傳記,少量小說等多種題材的策劃撰稿工作,知名圖書策劃人、暢銷書作家。作品有《做人不要太老實》、《左手曾國藩,右手胡雪巖》等 目錄: 第一章安靜下來,找回生命的本源 完美的人生并不存在 做金錢的主人 自己的路自己走,不用去迎合別人 別被嫉妒所傷 身后的門,你關(guān)閉了嗎? 你“貧窮”,是因為你的欲望太多 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第二章安靜下來,你才會放下 有錢了,就幸福嗎? 財富觀正確了,才能真的富有 慢一步,穩(wěn)一點 放下是一種覺悟 聰明過了頭,你就不幸了第一章安靜下來,找回生命的本源 完美的人生并不存在 做金錢的主人 自己的路自己走,不用去迎合別人 別被嫉妒所傷 身后的門,你關(guān)閉了嗎? 你“貧窮”,是因為你的欲望太多 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第二章安靜下來,你才會放下 有錢了,就幸福嗎? 財富觀正確了,才能真的富有 慢一步,穩(wěn)一點 放下是一種覺悟 聰明過了頭,你就不幸了 最大的幸福,不是追逐是放下 功名乃浮名,你明白嗎? 生活本身并不累,是你活得太累 成功了,健康丟了 負(fù)重而行,你需要減壓 卸下你的包袱,輕松前行 第三章安靜下來,你才會知足 想幸福就要先學(xué)會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的境界,你知道嗎? 知足才能知不足 多讀《不求詩》,你也能知足 知足的人往往能自得其樂 對物欲的追求要適可而止 第四章安靜下來,心靈才會自由 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忙里偷閑,勞逸結(jié)合 心靈也要自由地呼吸 愛自己,就讓自己自由 解放心靈,你做得到嗎? 心中的瓶頸,你突破了嗎? 放飛心靈 第五章安靜下來,想想快樂就來了 你想要快樂,快樂才會來找你 快樂的源泉在你的心底 看開了,你就快樂了 生活中的快樂,你仔細(xì)品味了嗎? 樂于助人才能助己快樂 快樂會被你的怨天尤人所傷害 第六章安靜下來,心靈需要你的慰藉 你的心靈也需要陽光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簡單是一種美 心懷希望,才有好的心情 心靈“忘憂草”,你種上了嗎? 用心感受生活,你就會沒有煩惱 第七章安靜下來,學(xué)會用微笑去面對困境 感恩坎坷,學(xué)會在逆境中微笑 換個心態(tài),微笑面對工作 逆境是禮物,樂觀面對它 面對屈辱,讓它成為動力而不是壓力 絕境中的“金子”,你找到了嗎? 第八章安靜下來,想想自己的對錯 相遇是緣,請珍惜 不要直指他人的錯誤 做一個幽默的人,感染別人 第九章安靜下來,給自己定一個幸福的目標(biāo) 唱屬于自己的歌,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 寧靜——幸福的目標(biāo) 做一個寬舒的人 了解自己,讓生活更美好 人生苦與累,瀟灑面對 第十章安靜下來,給自己一點補(bǔ)償 贊美一下自己,自我鼓勵很必要 從失敗中奮起 對于壓力,要有信心 安慰自己,其實這都沒什么 善待自己,好好愛自己 自己選的路,堅定地走下去 第十一章安靜下來,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安靜一下,別做憤怒的小鳥 任何人都會生氣 壞脾氣不是天生的,別找借口 放松自己的情緒,別緊張 學(xué)會調(diào)整,別讓自己抑郁 第十二章安靜下來,你也可以有大胸懷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幸福三決 人在世上生活,需要學(xué)會養(yǎng)生 長壽的秘決 讀完本書,就會明白:安靜下來,保持一顆平靜真實的心,聽從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追隨自己內(nèi)心的方向,在浮躁和功利的社會中找到原來的自己,我們的生命才會有色彩,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完美的人生并不存在 童年時,我們都玩過積木。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它可以拼出不同的造型,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但不管怎樣去拼積木,總是覺得有缺陷,設(shè)計好一種造型后,總是覺得不完美,于是又重新去拼,結(jié)果,還是有不滿意之處,于是有可能繼續(xù)拼下去……做人就像拼積木一樣,達(dá)到一個目標(biāo)、實現(xiàn)一個想法之后,總覺得還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于是又去找想象中的那種完美。許多人一生總是在不停地尋找,但總是未能如愿,最后,都是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世界。 其實,十全十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難找到的,這種完美之事只存在于人的想象當(dāng)中。而且人的美好并不完全取決于完美無缺,而恰恰是因為有缺憾才會有追求和拼搏,才會使自己的生命分外多彩起來。很多人都知道斷臂的維納斯雕像,卻不知她的斷臂不是雕塑家的初衷,而是從地下挖掘出來時無意中給碰掉的,但是人們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斷臂的她是如此之美。也許這種美恰恰就在于她的殘缺——失去雙臂,這就是殘缺美。失去也是得到,有缺憾的地方正好給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皼]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志者總是在這樣的信念下追求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打開兩扇心靈的窗戶,只開一扇窗戶,就會視野狹隘,使自己變得孤陋寡聞,只能看到比自己遜色的人;多打開一扇窗,眼前就會豁然開朗,不僅會欣賞到自然美景,而且還會接觸到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人。 從前,一個圓圈缺了一塊楔子。它想保持完整,便四處尋找那塊楔子。由于不完整,所以它只能慢慢地滾動。一路上它對花兒露出羨慕之色,它與蟲子談天說地,還享受到了陽光之美。圓圈找到了很多的楔子,但沒有一件與它相匹配,所以它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置于路旁,繼續(xù)尋找。終于有一天,它找到了一塊能與它完美匹配的楔子。圓圈非常高興,認(rèn)為自己真的是完美無缺了,它裝好配件,并開始滾動起來,F(xiàn)在它已成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圈,所以滾動得非?欤灾码y以欣賞路邊的野花,也無暇和小蟲子說話。當(dāng)意識到因自己的快速奔跑而失去了原有的世界時,它不禁停了下來,將找到的楔子棄于路旁,又開始慢慢地滾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dāng)我們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反而更加完整。一個擁有一切的人,其實在某些方面是一個窮人,他永遠(yuǎn)體會不到什么是渴望、期待以及如何用美好的夢想來滋養(yǎng)自己的靈魂,他永遠(yuǎn)也不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愛他的人給他送來某種夢寐以求的或者他未曾有過的東西意味著什么。 做人的完整性在于知道如何面對缺陷,如何勇敢地摒棄不現(xiàn)實的幻想而又不以此為憾。做人的完整性還在于學(xué)會勇敢地面對悲劇而繼續(xù)生存。做人不是上帝為譴責(zé)我們而給我們布下的陷阱,也不是一場拼字游戲比賽,不會因為出現(xiàn)一個錯誤就前功盡棄。做人更像球賽,即使最好的球隊也有輸?shù)舻臅r候,即使最差的球隊也有勝利的時候。因此,我們的目標(biāo)就是多贏球,少輸球。當(dāng)我們接受不完整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 時,當(dāng)我們不斷地進(jìn)行人生創(chuàng)造并能欣賞其價值時,我們就能獲得其他人渴望的完整人生。 這就是對我們的要求:不求完美,也不求不犯錯誤,而是求得做人的完整。 自己的路自己走,不用去迎合別人 生活中有一種人,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完全以別人的評價為行事準(zhǔn)則。別人說好,他就按人家的想法和意思去做;別人說不好,他就會后悔、恐慌、自責(zé)、情緒低落。他時時為別人的看法擔(dān)心、害怕、煩惱、痛苦,經(jīng)常掩飾自己,迎合他人,不知道自己是誰。 有一則寓言,非常生動地描述了這種人的心態(tài):一個老翁和一個孩童趕著一頭馱著貨物的驢去趕集。貨賣完了,小孩騎驢回家,老翁跟著走,有路人責(zé)備孩子,說他太沒禮數(shù),不知敬老,叫老人徒步,老人聽后就和小孩對換了一下。沒一會兒,旁人又說老人太狠心,不懂得愛幼,讓孩子徒步,老人于是就將孩子抱到驢背上,兩人共騎一驢。后來看見的人卻說他們太殘忍,沒有善心,把驢子累得要死,于是他們都從驢背上下來。走了不久,又有人笑話他們,說他們是呆子,空著現(xiàn)成的驢不騎。于是老人對孩子說:“只剩下一個辦法了,就是我們倆抬著驢走! 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就去刻意改變自己、扭曲自己,會使自己煩惱一生、痛苦一生。人們對一個人的看法總是像多棱鏡,各有不同,不會一致說好,即使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說不好。 2003年3月,一位旅游者在意大利的一座山上,發(fā)現(xiàn)一塊墓碑,碑文記述了一位名叫托比的人是怎樣被老虎吃掉的。據(jù)說這塊墓碑是柏拉圖和他的學(xué)生立的,大意是這樣:托比從雅典來意大利講學(xué),途經(jīng)此山,發(fā)現(xiàn)了一只老虎,進(jìn)城后跟別人說,但沒有人相信他。因為在這座山上從來就沒有人見過老虎,不僅這座山上沒有,而且周圍的山上也沒有。托比堅持說見到了老虎,并且是一只威武雄壯的老虎?墒菬o論他怎么說就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最后,他說,我?guī)銈內(nèi)タ,如果見到了真老虎,總該相信了吧。于是柏拉圖的幾個學(xué)生跟他上了山?墒锹奖橐罢伊藗遍,就是不見老虎的影子,甚至,連根老虎的毛也沒有看見。但托比仍對天發(fā)誓說他確確實實在那棵大樹下見到了老虎,跟他去的幾個人都說:“你當(dāng)時一定是看花了眼。你最好還是不要說確實看到了老虎,否則人們會說我們城邦里來了個最會撒謊的人! “我怎么會是個撒謊的人呢?我的的確確是見到了一只老虎,怎么就沒有人相信我呢?”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為了證明自己,逢人就說他沒有撒謊,他是誠實的,他確實是見到了老虎。可是說到最后,人們不僅見到他就躲,并且還在背后議論他:“看!這就是從雅典來的瘋子!彼緛淼揭獯罄v學(xué),是想成為有學(xué)問和道德修養(yǎng)的人,現(xiàn)在,卻被人們認(rèn)為是一個瘋子和撒謊者。 托比怎么也想不通,他發(fā)誓一定要讓人們相信自己是誠實的。為了證明自己確實見到了老虎,在來到意大利的第十天,他買回了一支獵槍后就上山了。他要找到那只老虎,并且要把那只老虎打死帶回來,讓全城的人都看一看,他沒有撒謊。然而,他這一去就再沒有回來。三天后,人們在山中發(fā)現(xiàn)了一堆撕碎的衣服和一只腳。經(jīng)城邦的法官驗證,托比是被一只重量至少有五百磅的老虎吃掉的。托比并沒有撒謊,他確確實實在這座山上見到了一只老虎。 這段碑文是誰寫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碑文向世人所做的一個暗示:世上有許多不幸都是由于急著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正確而導(dǎo)致的。一個人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看重眾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可以理解的,做得適度,還能表現(xiàn)一個人的自尊,但如果過度了,就相當(dāng)于給自己套上了重重的枷鎖,會活得太累、太沉重。那種急于證明自己的人,其實就是在尋找一只能把自己吃掉的老虎。在事實和真理面前,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別人去評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