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


作者:林奐均     整理日期:2018-11-22 10:03:39


  父母每天可能重蹈覆轍需要反思的行為:
  1. 不斷提醒或恐嚇,只是在告訴孩子,你前面講的七八次都不用聽從。與其這樣不如少說或不說。
  2.如果父母有時對孩子太寬松,有時卻大發(fā)雷霆,孩子就不會有安全感;如果父母只做到一半,孩子就百分之百不會順從。什么都不做,比做法不一致好。
  3. 用處罰的小疼痛取代受到危險的創(chuàng)傷,是更愛孩子的表現(xiàn)。
  4. 別隨便說“不可以”,除非你打算在他不聽話時,讓他面對后果。
  5. 父母管教的態(tài)度要堅定、心平氣和,你的決心必須大過孩子的頑固,堅持下去孩子就會獲益。
  6.放下情緒,孩子使壞多半不是故意沖著你來的!要常常告訴孩子,無論他們乖或不乖,爸媽都會永遠愛他們。林奐均女士根據(jù)自己的教養(yǎng)經(jīng)驗,為廣大家長厘清了在家庭教育中容易陷入的教養(yǎng)迷思。越是愛孩子,越是應(yīng)該管教孩子,讓孩子明白界限在何處,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和快樂。孩子不聽話,往往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造成,一味的遷就或嚴(yán)厲都是不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毫無原則的遷就,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反而容易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給周圍人帶來痛苦的同時自己也不快樂。
  孩子做錯了事,必須面對相應(yīng)的后果。以愛為后盾的小小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明白錯誤的行為必然帶來壞的結(jié)果;絕不是為了讓家長發(fā)泄自身在遇到教育問題時的不良情緒。
  ☆自上市以來,躍居臺灣金石堂親子家教榜diyi名、博客來親子教育榜前十。
  ☆作者以自身為案例,講述一個不完美的家庭和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如何利用k.i.c.k教養(yǎng)法教出四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當(dāng)孩子無理取鬧不是孩子的問題,那是父母沒有正確管教。
  ☆書中提到的kick的管教原則,即四個英文單詞縮寫,心平氣和(kind)立即(lmmediate)一致(consistent)心平氣和(kind)





上一本:放下即是擁有 下一本:情場不輸人,職場不輸陣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的作者是林奐均,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