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常用“智囊”一詞形容足智多謀的俊杰人物,比如,戰(zhàn)國時期的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西漢時期的晁錯,足智多謀,頸下又有一個贅生物(可能是肉瘤),好像袋子一樣,因此漢景帝稱他為“智囊”。《智囊》的書名正是擷取此意。 《智囊》初編成于明熹宗天啟六年(1625年),作者系明末蘇州府長州縣(今江蘇蘇州)人馮夢龍。此后,該書又經(jīng)馮氏數(shù)次增補(bǔ)。 《智囊》全書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shù)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共10部28卷,收錄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慧故事1238則。其中上智部、明智部、察智部,收錄歷代政治智慧故事,膽智部、術(shù)智部、捷智部,收錄歷代官吏處理政務(wù)的智慧故事:語智部收錄歷代辯才的智慧故事:兵智部收錄歷代軍事將領(lǐng)的智慧故事:閨智部收錄歷代女子的智慧故事:雜智部收錄歷代黠狡小技之類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