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了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展示了這一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歷史事件,凸顯了成吉思汗的卓越功勛:下篇介紹了忽必烈結束中國數(shù)百年來南北對峙的政治局面,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元朝,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tǒng)一的基礎。 作者簡介: 周景峰,男,蒙古族,1940年7月生于今赤峰市寧城縣一肯中鄉(xiāng)蘇日格欽艾里,昭烏達盟農(nóng)牧?茖W校畢業(yè)。197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2年5月參加工作。1989年2月,遼寧刊授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畢業(yè),大專學歷,F(xiàn)任高級政工師、錫盟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1962年5月至1999年4月,曾任內蒙古布病防治總隊第二大隊、錫盟布病防治隊技術員、蒙漢文翻譯,錫盟衛(wèi)生防疫站政工員兼團支部書記,錫盟直屬衛(wèi)生系統(tǒng)團總支書記,錫盟黨委直屬機關團委副書記、書記,錫盟衛(wèi)生局秘書科長,錫盟醫(yī)院黨總支副書記、書記,錫盟醫(yī)院黨委書記。1999年6、10月,榮獲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授予的“全區(qū)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全區(qū)優(yōu)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2000年10月以來,編著、出版專著主要有:《錫林郭勒盟醫(yī)院志》、《忽必烈在上都》、《正說蒙元十五帝》、《上都史話》。 目錄: 上篇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第一章蒙古族的興起 第一節(jié)蒙古族的起源 第二節(jié)蒙古部 第三節(jié)鐵木真被推舉為乞顏氏聯(lián)盟可汗 第四節(jié)鐵木真在部落混戰(zhàn)中崛起 第二章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第一節(jié)成吉思汗即位 第二節(jié)成吉思汗編組千戶 第三節(jié)成吉思汗擴建護衛(wèi)軍 第四節(jié)成吉思汗制定札撒 第五節(jié)成吉思汗設大斷事官 第六節(jié)成吉思汗創(chuàng)制蒙古文字 第三章成吉思汗進行的征服戰(zhàn)爭 第一節(jié)成吉思汗六征西夏上篇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第一章 蒙古族的興起第一節(jié) 蒙古族的起源第二節(jié) 蒙古部第三節(jié) 鐵木真被推舉為乞顏氏聯(lián)盟可汗第四節(jié) 鐵木真在部落混戰(zhàn)中崛起第二章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第一節(jié) 成吉思汗即位第二節(jié) 成吉思汗編組千戶第三節(jié) 成吉思汗擴建護衛(wèi)軍第四節(jié) 成吉思汗制定札撒第五節(jié) 成吉思汗設大斷事官第六節(jié) 成吉思汗創(chuàng)制蒙古文字第三章 成吉思汗進行的征服戰(zhàn)爭第一節(jié) 成吉思汗六征西夏第二節(jié) 成吉思汗征服西北地區(qū)第三節(jié) 成吉思汗親臨指揮攻金國戰(zhàn)爭第四節(jié) 窩闊臺與拖雷分兵征伐金國第五節(jié) 成吉思汗命木華黎經(jīng)略中原第六節(jié) 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國第七節(jié)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歷史功績附錄 元太祖成吉思汗大事記 下篇 忽必烈汗建立元朝 第一章 蒙哥繼位為大蒙古國第四任大汗第一節(jié) 拖雷與唆魯和帖尼第二節(jié) 蒙哥大汗即位第三節(jié) 蒙哥大汗命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第四節(jié) 忽必烈奉命率東路軍征鄂州第五節(jié) 蒙古軍征伐川蜀第六節(jié) 蒙哥大汗親征川蜀身亡第二章 忽必烈繼位為大蒙古國第五任大汗第一節(jié) 忽必烈大汗在開平即位第二節(jié)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繼位之爭第三節(jié) 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第三章 忽必烈建立元朝與統(tǒng)一中國第一節(jié) 忽必烈改大蒙古國號為大元第二節(jié) 忽必烈與儒學第三節(jié) 忽必烈推行漢法第四節(jié)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第五節(jié) 忽必烈命賽典赤撫定云南第六節(jié) 忽必烈命帝師八思巴與宣政院統(tǒng)轄吐蕃第七節(jié) 忽必烈派郝經(jīng)出使南宋議和失敗第八節(jié) 忽必烈滅亡南宋與統(tǒng)一中國第九節(jié) 忽必烈平定蒙古諸王叛亂第十節(jié) 忽必烈平定山東益都行省長官李檀叛亂第十一節(jié) 忽必烈制定元朝軍事制度與軍事指揮第十二節(jié) 忽必烈制定元朝法律第十三節(jié) 忽必烈統(tǒng)治時期阿合馬專權及其被殺第十四節(jié) 忽必烈創(chuàng)制蒙古八思巴文字第十五節(jié) 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的歷史功績附錄 元世祖忽必烈皇帝大事記前言前 言 自古以來,成吉思汗一直是世界感興趣的話題。上個千年臨近結束之際,他又一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成了各路媒體爭先恐后報道的對象,甚至把他評為“世界首富”、“影響最大的人物”、“世界最大的成功者”和“千年風云第一人”。本書記述的是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人,為統(tǒng)一中國而不懈奮斗的不朽歷史功勛。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記述的是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的歷史功績;下篇記述的是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皇帝建立元朝,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功績。第四節(jié) 鐵木真在部落混戰(zhàn)中崛起 十二世紀初葉,鐵木真建立乞顏氏貴族聯(lián)盟時,蒙古高原上的各個部落,爭戰(zhàn)不休。當時,部落混戰(zhàn)的局勢是這樣的:你不去戰(zhàn)勝對方,對方便會來消滅你。鐵木真在這種不斷的混戰(zhàn)中表現(xiàn)了杰出的政治軍事才能!睹晒琶厥贰分,描寫十二世紀蒙古高原社會面貌時寫道:大地滾滾翻騰,天下到處作亂。誰能在被窩里安睡!人們互相殘殺。十二世紀蒙古高原各部處于從父系氏族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時期。當時,各部之間經(jīng)常爭戰(zhàn),社會生活很不安寧。后來名震世界的成吉思汗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讓我們看一看鐵木真戰(zhàn)勝各個部落的大略過程:十三翼之戰(zhàn)札木合與泰赤烏氏貴族自然不能容忍出現(xiàn)一個新的強大勢力,來與他們爭奪蒙古部眾。以札木合部人劫掠鐵木真的馬群而被射死為導火線,蒙古部貴族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爆發(fā)了。札木合與泰赤烏貴族聯(lián)合起來,起兵三萬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孛禿的報告,也將自己的部眾和各家貴族的兵力,組成十三翼,布列于答蘭版朱思之野(意為七十沼澤)。其他當在克魯倫河上游支流臣赫爾河附近),準備迎戰(zhàn)。十三翼即十三個古列延(營、圈子)。其中第一翼是鐵木真之母訶額倫統(tǒng)領的親族、屬民、養(yǎng)子和屬于她個人所有的人們;第二翼是鐵木真自己統(tǒng)領的諸子,諸那可兒和護衛(wèi)(怯薛);第三翼到第十一翼是乞顏氏各貴族所率領的族人和屬民,第十二、十三兩翼是來附的旁支尼魯溫氏族人組成。這就是當時乞顏氏兀魯思的全部陣營,雖然其首領鐵木真和他所統(tǒng)領的那可兒集團居于核心地位,但還不占優(yōu)勢。十三翼的全軍兵數(shù),《元朝秘史》說是三萬人,《史集》、《圣武親征錄》則未載。十三翼之戰(zhàn)的結局,《史集》、《圣武親征錄》都說是鐵木真獲勝!叭藬(shù)眾多而強大的泰赤烏部在這次戰(zhàn)爭中潰散了”,追隨他們的兀魯、忙兀等部因此先來降。但《元朝秘史》卻記載著鐵木真被札木合所迫,退入了斡難河的哲列捏狹地。后者可能更近于真實。《圣武親征錄》和《元史》在敘述十三翼之戰(zhàn)后,都是緊接著說,當時泰赤烏部“地廣民眾,號為最強”,和前文不很協(xié)調,泄露出了粉飾的痕跡!对贰の反饍簜鳌份d:“時大疇(即泰赤烏)強盛,畏翼(畏答兒之兄,忙兀氏首領)率其屬歸之,畏答兒力止之,不聽,追之,又不肯還,畏答兒乃還事太祖!睋(jù)《元朝秘史》,這正是十三翼之戰(zhàn)以后的事?磥碓竞虾吞┏酁跞瞬⑽丛獾綌(chuàng),倒是鐵木真因羽翼初長,為了避開強敵,可能采取了暫時退卻的策略。歸附他的捏古思族(第十三翼),因此遭到了札木合的報復。泰赤烏貴族雖然勢力盛強,但“內無統(tǒng)紀”,各強支之間互爭雄長,不能統(tǒng)一;對部眾的剝削和壓迫又十分殘暴,常攘其車馬,奪其飲食。因此不僅他們的屬民日益困苦,依附于他們的弱部首領利益也受到侵害。與他們的驕橫態(tài)度相反,鐵木真則采取了籠絡人心的作法。在一次圍獵中,故意將野獸驅入泰赤烏屬部照烈氏(又譯沼兀列惕)的獵場,讓他們多獲,然后邀與結盟。照烈氏首領本不滿于泰赤烏貴族的欺凌盤剝,于是率部來歸。他們對鐵木真說:“我屬將有(如)無夫之婦、無牧之馬而來,以泰赤烏長母之子討殺我也。我擔當棄親從義而招之!辫F木真聽了大受啟發(fā),說:“我方熟寐,摔發(fā)而悟之。兀坐,掀髯而起之。你之言,我素心也。汝兵率所至,余悉力而助也!贝撕,他對部屬更多施仁義,關懷籠絡。泰赤烏貴族的屬民多苦其主非法,見鐵木真寬仁,“時賜人以裘馬”,于是兀魯(術赤臺)、忙兀(畏答兒)、晃豁壇是勒都思等族人紛紛來附,他的力量壯大了。緊跟著而來的一次機會,又使鐵木真的威望和權力空前提高,這就是配合金朝夾攻塔塔兒人的斡里札河之戰(zhàn)。斡里札河之戰(zhàn)塔塔兒是金朝的屬部。從金朝初年以來,一直利用他們防衛(wèi)東北路邊墻,使其與別部相互牽制,在金與蒙古諸部之間起一種緩沖作用。塔塔兒人在金的支持、挑動下,經(jīng)常攻擊蒙古、克烈等部。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蒙古部落山只昆(散只兀)、合底忻(合答斤)連結廣吉剌(弘吉利)等部,侵擾金朝邊境,金遣夾谷清臣等率師北伐,并征招諸乣部族軍從征。金軍進至合勒河(哈拉哈河)、栲栳泊(呼倫湖),攻下許多營寨。塔塔兒部(北阻卜)趁金軍回師時,攔奪其所獲羊馬,請臣遣人命其納不定期贖罪,塔塔兒因此叛金。承安元年(1196年),金遣丞相完顏襄統(tǒng)兵專討塔塔兒,進至龍駒河(克魯倫河),將其擊潰。塔塔兒部眾的斡札(浯勒札)河逃奔,完顏襄遣兵追趕。鐵木真得到這個消息,立即報告王罕,要求他出兵共同協(xié)助金朝攻打塔塔兒,并以“為父祖復仇”的名義,征集主兒乞氏等族人參戰(zhàn)。主兒乞氏沒有出兵,鐵木真只率領自己的一營(古列延)人馬與王罕軍會合,從斡難河上游東進至斡里札河的納剌禿·失禿延、忽速禿·失禿延之地。塔塔兒人正筑寨堅守,他們攻破這兩寨子,捕殺其首領,擄走了車馬糧餉。這次戰(zhàn)事不僅使鐵木真打擊了東鄰的勁敵,使塔塔兒部從此一蹶不振,并且在蒙古部族中贏得了“為父祖復仇”的聲望,更重要的還是得到了金朝的封賞。完顏襄因他為金朝立了大功,承制授以“扎兀惕·忽里”(乣軍統(tǒng)領。乣軍是遼、金以邊地部落所組成的軍隊)之職,并表示回朝奏明皇帝,賞他更大的“招討官”。王罕是大部可汗,此次戰(zhàn)爭中他是主力,因此得了“王”的封號。他本名脫斡鄰勒,在汗號之上再冠以王的頭銜,因此改稱王罕。金朝的封賞大大提高了鐵木真的政治權力,從此他可以用朝廷命官的身分號令蒙古部眾和統(tǒng)轄其他貴族了。在斡里札戰(zhàn)役之前,乞顏氏貴族的內部矛盾,已經(jīng)暴露。主兒乞氏依恃著長支族望和所繼承的精悍部眾,看不起鐵木真家族,撒察別乞等人雖然推舉鐵木真為聯(lián)盟的首領(汗),但并不愿意服從他的管轄,而且一直懷著爭奪權位的野心。在一次親族會宴中,雙方就發(fā)生了爭執(zhí)。鐵木真一異母弟別里古臺被砍傷了右臂。攻打塔塔兒時,鐵木真征召主兒乞氏出兵助戰(zhàn),撒察別乞等不僅不聽號令,反而乘他率軍出戰(zhàn)之機,劫掠了他的奧魯(“老小營”,軍隊出征時留在后方的家眷和輜重)。這樣,鐵木真就有充分的理由來收拾對手了:第一,宴會上虐打他的人和砍傷別里古臺;第二,不肯出兵“為父祖復仇”;第三,抄了他的老營;第四,違背了推舉可汗的盟約。于是,他從斡里札河回軍后,就新勝之勢立即出兵征討主兒乞氏。主兒乞氏的營盤在怯綠連河的闊迭額阿剌勒的朵羅安孛答黑(今克魯倫河與臣赫爾河合流點之西的巴顏烏拉山南麓),鐵木真大軍一到,撒察別乞和泰出,自然不能抵敵,只帶著少數(shù)人逃跑了。以前合不勒汗挑選出來授與長子的“有膽有勇的百姓”,遂全被鐵木真兼并過來,成了他的“體己百姓”,其中就有后來“四杰”中的兩人:許兀慎氏人博爾忽、扎剌亦兒人木華黎。不久,逃亡的撒察別乞和泰出兩人也被捕獲,鐵木真責以背棄盟誓,將他們處死,果斷地消滅了親族中最有勢力的長支貴族,使他的可汗權力大大提高,開始從貴族聯(lián)盟的首領,向真正君主的地位轉化。這是他走向成功道路上跨出的重要一步。從此他不斷地削弱舊貴族的權力和地位,迫使他們逐漸降為從屬于他的一般那可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