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花似夢,不同的女人象征著不同的花,如何延長自己保持這朵花的怒放期,李清照、蔡文姬、甄宓、卓文君、謝道韞……這些古代才女的人生情感會給予現(xiàn)代女性需要的養(yǎng)分,讓她們花香浮動,暗香襲人,擁有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月滿天心,七十年代末女子,閑讀紅樓為趣,倦聆古箏怡情。文風(fēng)無定,時嗔?xí)r喜,煙火與婉約并進(jìn),犀利伴溫柔同行。已出版詩詞解析《愿得一人白首不相離》、《一輪圓月耀天心——弘一李叔同的詩文人生》、《長相思不想忘——那些關(guān)于宋詞的傳奇》。 目錄: 叛逆少女卓文君——滴水蓮 歸鳳求凰意 當(dāng)壚賣酒情義深 白頭吟,傷離別 愿得一人心 完美成殤班婕妤——桃花 賢德誤 自悼賦 怨歌行 愛成殤 千古詠嘆蔡文姬——梅花 志不得 離亂情 人生幾何時 十八拍,永生恨叛逆少女卓文君——滴水蓮歸鳳求凰意 當(dāng)壚賣酒情義深 白頭吟,傷離別 愿得一人心 完美成殤班婕妤——桃花賢德誤 自悼賦 怨歌行 愛成殤 千古詠嘆蔡文姬——梅花志不得 離亂情 人生幾何時 十八拍,永生恨 翩翩洛神甄宓女——洛神花美貌驚天空繾綣 翩若驚鴻照影來 遍地多悲風(fēng) 紅顏萎地落紅悲 寶姐姐謝道韞——牡丹花詠絮才 錦心繡口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名士風(fēng)骨牡丹魂 流光易逝嘆薛濤——玫瑰花花開不同賞才情 浣花溪,薛濤箋 掃眉才子知多少 淚濕紅箋怨別離 風(fēng)流婉轉(zhuǎn)花蕊夫人——芍藥花三月櫻桃乍熟時 只把流年偷暗換 一代梟雄深恩種 花謝水流殘紅盡 玉骨花魂李清照——桂花一面風(fēng)情深有韻 自是花中第一流 花自飄零水自流 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梨花如雪朱淑真——梨花花徑暗香流 月上柳梢頭 嬌癡不怕人猜 寂寞梨花落 萬縷柔情柳如是——銀蓮花身世飄零雨打萍 琴館紅樓惜英雄 桃花得氣美人中 點點香魂清夢里 十八拍,永生恨一《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在被漢使迎接回漢的路上彈唱的。寫這段文字的時候,特意找了《胡笳十八拍》的洞簫來聽,曲調(diào)蒼涼,如山泉嗚咽。如泣如訴,纏綿成一道哀怨的墻;凄婉哀傷,似飄散出一縷無奈的魂。胡笳,秦漢百姓發(fā)明,并流行于民間,是將蘆葦葉卷成雙簧片形狀或圓錐管形狀,首端壓扁為簧片,簧、管混成一體的吹奏樂器!短接[》記載:“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胡笳。”《樂府詩集》中亦有“卷蘆葉為吹笳”。原始的胡笳曾用于戰(zhàn)爭之中,西漢之時已廣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文姬在胡地居住十二年,憑她的聰明,胡笳已經(jīng)學(xué)到爐火純青,再配合這文采奇絕的文字,曲調(diào)幽怨。既有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又有難舍的骨肉情,真真是肝腸寸斷。是在回漢的路上吧,她提筆寫下這十八拍,敘述一生不幸,斑斑血淚十二載,一朝分離又不忍。唐朝李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風(fēng)蕭蕭草低,塵碌碌人去。馬車滾滾,兒女啼哭,止不住的淚水,止不住的心疼,上天為什么要如此殘忍,將一個本該優(yōu)雅嫻靜女子的人生弄到這般凌亂不堪:先是守寡,再是戰(zhàn)亂被俘,多少欺辱無奈之后,偏偏又要承受這骨肉離別之痛。風(fēng)也嗚咽草也悲,胡笳一曲斷人腸!一拍生逢亂世命不濟(jì),二拍新寡又遭擄,三拍被迫嫁胡人,四拍居住惡劣怎忍受,五拍精神空虛月光涼,六拍為奴艱難日,七拍想念家鄉(xiāng)幾斷腸,九拍十拍都是恨,十一拍人生一轉(zhuǎn)遇漢使,師兄惦記山河近,十二拍,更凄涼,還家時,卻成了別兒日……一拍一淚都是恨,一曲一嘆枉斷腸,十八拍,永生恨!宿命無情,這人生仿佛水與火在交替,逃離了這一樣,卻逃不開那一樣。這一路走啊一路悲,嬌兒永別;一路走啊也一路喜,家鄉(xiāng)在眼前。這矛盾,這痛苦,這無奈,交織纏繞,解不開,理還亂。就是這樣一種情景,就是這樣一條路。多少年風(fēng)煙過眼,那一路淚水與傷痛早已經(jīng)一滴滴埋進(jìn)歷史的塵埃中,獨留這一曲,觸目驚心,訴說著人生無常又無奈!只能說,左賢王并不曾愛她,如果愛,曹操的財物贖不走,如果愛,不會生生留下兩個孩子,任其骨肉分離。二文姬留在胡地的兩個孩子,一個叫阿迪拐,一個叫阿眉拐。史書上沒有這兩個孩子后來的記載。但是,她和董祀隱居之后,又生育了兩個孩子。這是一段真正美滿的生活,雖然心中有難以愈合的傷。無論什么樣的傷,愛情都是止疼藥。董祀不但年輕俊秀還是個才子,因為感激和感動也因為敬佩,他對文姬動了情。遠(yuǎn)離政治,遠(yuǎn)離戰(zhàn)爭,遠(yuǎn)離所有的傷害,就這么茅檐低舍,一茶一粥一飯,日子,淹沒在煙火人生里,有了順暢安靜的況味。南山隱隱粗茶飯,曉月殘星半掩門。作一會兒詩,賞一回月,談情彈琴兩不誤。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養(yǎng)一群雞,再養(yǎng)一群鵝,滿院子的生機(jī),滿心的歡喜。曹操偶爾出行打獵,還會來探視他們。文姬和董祀在這里生了一兒一女,女兒后來嫁給了司馬懿之子司馬師,也算是門戶相當(dāng)了。蔡文姬半生顛沛,晚年生活平靜如水,不但得到了董祀全身心的愛,還得到了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部赖慕(jīng)歷,十二年的異族生活,將曾經(jīng)那個不諳世事愁苦的貴族少女,鍛煉成了豁達(dá)開闊的女子。她寬容,平和,知足常樂,懂得珍惜。再加上她的才學(xué)文采,爐火純青般的音樂造詣,無不散發(fā)著讓董祀吃驚而欣喜的人格魅力,她是那么美,好像所有的歲月,都在她的心靈上、容貌上疊加成了風(fēng)韻。這樣的女子,是婚姻的養(yǎng)分,也是男人的養(yǎng)分。因為經(jīng)歷過,所以更懂珍惜;因為懂得,所以更寬容。她就像一株寒霜冷月中盛開的梅花,在風(fēng)雨中堅強(qiáng)著,高雅著,美麗著。人生需要這樣的大智慧,婚姻同樣也需要。只是,有些人不懂得:妥協(xié)、低眉,其實都是為了隨之而來的一份平靜和幸福。所有的經(jīng)歷,都是人生的沉淀,都是人生的財富,這句話,并非矯情,也不是夸夸其談。三文姬半生顛沛,晚年終于幸福,這中間有曹操的關(guān)系,但,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他們種下的因果。曹操三嫁文姬,讓我想起了張大千和李秋君的故事。張大千也是真愛了,他舍不得她委屈,卻給了她太多委屈。說起來,張大千比曹操差得太遠(yuǎn)。曹操的愛,更真實也更豁達(dá)一些,他終是給文姬找了一個絕好的平淡的歸宿,給了她想要的人生,雖然這平安幸福,讓她等了半生。想那文姬攜董祀離開的臨別一刻,他會有淚吧。他從少年就愛她,掌權(quán)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將她從匈奴贖回來;為了不讓她委屈,為了讓她獲得平凡的幸福,他沒有娶她做一個深宮里寂寞的女人,而是將她嫁了。他給不了的幸福,他希望別人能給。這是真正的愛,也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不是占有,只是愛,只是愿意你過得好。真正不幸的,是李秋君這樣的女子,只是癡心地愛著,卻得不到對方的回應(yīng)、安慰,甚至幫助。是的,她愛了張大千一輩子,卻一輩子未曾感受過情愛的溫暖,只是得一個知己,得一份敬重,冰冷冷的。李秋君也是才女加美女,可是這一生,連一個普通的擁抱都不曾有過。說起來,蔡文姬至少是幸運(yùn)的,她得到過愛情,得到過尊重和憐惜,也得到了平靜和幸福。本節(jié)才女愛情寶典:低眉也好,俯首也罷,只要能成全內(nèi)心的平靜和婚姻的幸福,有什么不好呢?關(guān)鍵時刻的真情流露,任誰也無法阻擋。蔡文姬一生低眉,得到了三個男人的愛情,還有一個兄長般的知己。這些情,將她本該零落不堪的人生,生生過出了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