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司徒喬:未完成的畫


作者:馮伊湄     整理日期:2014-08-20 10:33:30

   司徒喬(1902—1958),廣東省開平人。1924年入燕京大學神學院讀書。1926年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魯迅以超過定價的數(shù)目選購了兩幅素描,其中《五個警察一個○》現(xiàn)在仍放在北京魯迅紀念館內(nèi)魯迅書房的桌上。
     在五十六年的一生中,司徒喬的足跡遍及美國,法國、南洋,在國內(nèi)則從嶺南到京、滬、寧、漢,乃至新疆、西南各省區(qū),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1936年魯迅先生去世后,他用竹筆畫下的魯迅遺容,以及葬禮上的魯迅巨幅遺像。
     《司徒喬——未完成的畫》此番修訂重版,增補了一些當年的日記、文章、同行的描述,以及六十多幅照片,更豐富生動地展示畫家的創(chuàng)作全貌和人生軌跡。
     《司徒喬——未完成的畫》由其夫人馮伊湄所著。
  作者簡介:
     馮伊湄(1908—1976),廣東惠州人。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文學系,后赴法國留學,在巴黎與司徒喬相識相戀,1930年回國成婚?箲(zhàn)期間在南洋曾任華僑女中校長和華僑報紙副刊編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回到重慶,任四維小學校長?箲(zhàn)勝利后隨司徒喬赴粵、桂、湘、鄂、豫五省創(chuàng)作反映戰(zhàn)爭災情的《義民圖》。1946年護送司徒喬去美國治病,1950年回國,退休前在美術研究所參加編寫《中國美術史》。馮伊湄與司徒喬相濡以沫,是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事業(yè)上的知音,丈夫去世之后,她“醺淚成書,嘔心鑄字”,用飽含感情的文字,記錄了畫家傳奇的一生。
  目錄:
  序廖承志看司徒喬君的畫魯迅一《五個警察一個○》二初到北京三求師四白薯畫家五《被壓迫者》六童年七友誼八兩幅早期的油畫九《荊冠上的親吻》一〇《有所問》一一“喬小畫室”一二再求師一三玫瑰村中一四在不自由的地方畫自由神一五《夜未央》一六張家口之行一七竹筆一八魯迅先生遺容一九中山先生畫像二〇浩劫二一《緬甸古琴圖》及其他二二詩情畫意話檳榔二三東陵畫室二四《放下你的鞭子》二五脫險記二六《國殤圖》二七團山堡二八華山十幅二九新疆寫生三〇山窮水盡疑無路三一《學齡兒童》三二兩幅肖像三三運江圩上三四《饑餓》三五漓江煙雨三六《逃荒》三七《被日寇炸毀的石鼓書院殘址》三八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三九《義民圖》四〇黃泛區(qū)四一災情畫展四二出國記四三奪命記四四卡拉四五歸計四六太平洋上的風波四七《三個老華工》四八三到北京四九《魯迅與閏土》五〇亞洲及太平洋區(qū)域和平會議史畫五一還鄉(xiāng)記五二《秋庭紅柿圖》五三遺作展覽[附錄一]畫竹司徒喬新疆獵畫記司徒喬留別伊犁司徒喬談速寫——全國速寫水彩展覽觀后感司徒喬[附錄二]筆尖上的正義和激情艾中信我所見到的司徒喬先生沈從文憶馮伊湄陳原司徒喬美術活動年表   一《五個警察一個○》一九二六年初,是農(nóng)歷丙寅除夕的那一天,北京的天空飄著鵝毛雪。刺骨的寒風把人都趕進了屋,把鳥都趕進了窠。只有施粥廠門前,聚集著一大群無家可歸的窮人。大片雪花粘在他們身上的破葦包或破麻袋片上,粘在他們亂蓬蓬的須發(fā)上。他們急于想喝一碗熱粥,然后趕快躲到人家屋檐下去。他們彼此擁擠著,鬧嚷著。幾個“維持秩序”的警察,拿著大木棍,隨意撲打他們,嘴里噴射出粗暴的吆喝聲。
     人叢中忽然跑出一個孕婦,她右手牽著個三歲左右的男孩子。在她后面,五個身軀高大的警察追趕著她,木棍像雨點般落到她身上。
     她空著的左手本能地護著腹中的孩子,嘴里喃喃地申辯著:“我討了一碗,給孩子吃了,想再給自己討一碗,不是一個人討兩碗……”警察們不聽她的申辯,還是一個勁地打她、趕她,像五只瘋狂的豺狼趕著一對羔羊。
     正在這時候,胡同口走過來一個大學生模樣的青年。冷風逼得他把腦袋縮進破大衣領子里,吵嚷聲又使他抬起頭來。這一幕習以為常的警察欺凌老百姓的景象,激起了他強烈的憤怒。他決心用筆把它畫下來,讓千萬人看見,激起千萬人的怒火來燒毀這不合理的現(xiàn)象。于是,他急急忙忙往回走。他原是應同鄉(xiāng)邀請去吃年夜飯的。為了不讓腦子里的印象溜走掉,他決心先回公寓把它畫下來再去吃飯。他邁著急促的步子,雪的泥濘在他腳下發(fā)出唧唧的響聲。融化了的雪,一點點滲人他脫了線的破皮鞋里,他的腳凍麻了。
     回到學生公寓里,連忙扭亮燈,攤開紙。他那顆年輕的心是那么激動,使得手中的木炭碰到紙上發(fā)出刷刷的響聲。但是,這個題材對他來說是太難了。他雖則從小就愛畫畫,可從來沒有正式學過畫,最多只能畫點風景,或畫個頭像。像這樣有五六個人的復雜場面,尤其是五個警察粗暴的動作,他畫不出來。換了五張紙,紙上縱橫著一些憤怒的線條,它們并未給他組織成完整的畫面。畫到十一點鐘,一頓窮學生所希罕的年夜飯錯過了,挨了一頓餓,畫還是沒有畫成功。
     一九二六年六月,這個青年人把七十多件習作掛在中央公園①水榭里開了個展覽會。上面說到的那幅草稿,也參加了展覽。畫題是《五個警察一個○》。他用○來代表當時那個社會里備受壓迫的窮人——特別是更無地位的婦女,另外,也想用。來點出那孕藏著小生命的突出的肚腹。在這沒有說話自由的時代,這一幅形象不清晰、畫題又含義不明的畫稿,好像是受了委屈的人的一個含糊的申訴,一般觀眾是不容易看清它的意義的。
     出乎這個青年人的意料之外,這幅畫在展出第二天就賣出去了。
     據(jù)替他看攤的小朋友告訴他:午間來了一個穿大褂的長者,要買這幅畫,還要買那幅《饅頭店門前》(那是一幅水彩畫,上面畫著一個瘦骨嶙峋的老人的背影,他正背對一籠剛出籠的熱氣騰騰的饅頭走開去)。
     兩幅畫標價一共是十八元,這位長者拿出兩張十元鈔票。小朋友抱歉地說:“畫家吃飯去了,沒錢找!遍L者和藹地對他說:“不用找了,這兩幅畫根本不止值這些錢!闭f著把鈔票留下,把畫帶走了。
     這位長者,就是魯迅先生。
     這位青年,就是司徒喬。
     二初到北京“……不管功課,不尋導師,以他自己的力,終日在畫古廟,土山,破屋,窮人,乞丐……”——魯迅《三閑集·看司徒喬君的畫》這是司徒喬在北京的生活。
     北京,這個古代的京城,當時的首都,本應以它的壯麗與繁榮,吸引南來的游子。誰知出現(xiàn)在他眼前、使他觸目驚心的,卻是那充斥在北京城里大街小巷的乞丐。這些從軍閥混戰(zhàn)的烽火中逃出來的、荒年交不起租稅被地主奪了佃的、被工廠解了雇的人們,終日躑躅街頭、饑寒交迫。還有那些比乞丐略勝一籌的人力車夫。他們每天用很大的價錢向車廠老板租來一輛破車,趕在行人身后,像求布施似的,求他們雇車走。一樁二十三個銅元(半角錢)的買賣講成了,就拔腿低頭飛跑。汗從額頭滴到地下,黃沙地上出現(xiàn)一行小黑點。饑餓與貧困,每天在吞噬著他們年輕的軀體……一幅民窮財盡的圖景,使這落寞的古都城,成了反動統(tǒng)治者的政績展覽室。
     這些流離失所的父老兄弟,刺痛了司徒喬那顆年輕的富于同情的心。于是他揮動他那支稚拙的畫筆,試著要畫出他們那刻在深深皺紋里的辛酸與愁苦,畫出那藏在蓬亂須發(fā)中的無窮仇恨。他日夜不停地、廢寢忘餐地畫著他們。當時的《語絲》上曾有一段文章描寫他這時作畫的情形說:……司徒君是燕京大學的學生。他性喜作畫,據(jù)他的朋友說,他作畫比吃飯還要緊。
     P1-3





上一本:小沈陽風暴 下一本:一生半累:陸小曼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司徒喬:未完成的畫的作者是馮伊湄,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