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也是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偉大圣人。他歷經仕途坎坷、人生磨難、世間冷暖,曾一度痛苦絕望、不能自拔,卻從中國最傳統(tǒng)的儒、釋、道典籍中汲取了強大力量,充實自我,最終升華提煉,創(chuàng)立心學一派。 500年來,王陽明的心學智慧源源相傳,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他們領悟心學的精髓,成就了輝煌的人生。張居正、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蔣經國、黃宗羲、章太炎、梁啟超、李宗吾等,他們叱咤風云,顯耀一生,卻都奉王陽明為最根本的精神導師。本書作者歷時五年,遍讀王陽明的著作、言論、生平,總結王陽明心學最本源的精髓和要訣,深入淺出地道出最深奧卻又最簡單的心學智慧。翻開本書,跟隨精神導師王陽明,走出人生迷局,成就強大自我! 作者簡介: 燕山刀客,本名張勇,1997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專業(yè),2000年于武漢大學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擅長明清史寫作,曾出版《皇帝是這樣煉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等作品。近年來潛心研究王陽明心學,讀遍關于王陽明的一切書籍,探幽索隱,深感心學之精深,惴惴不安撰此書。 目錄: 自序陽明先生,百世之師 第一章圣人王陽明的少年時代 他還清楚地記得,在自己不會說話的那些年,母親是如何天天向佛祖祈禱,如何夜夜哭泣;在父親掄著板凳修理自己的時候,母親不顧一切地勸阻,不惜跪下為自己求情;有多少個酷暑,母親守在他的床邊,為他驅趕蚊蟲;有多少個冬日,母親還要頂著寒風跑出去,為生病的自己請大夫…… 可是,自己卻喜歡和母親頂嘴,因為母親不會像父親一樣發(fā)怒;自己還喜歡捉弄母親,躲在角落里故意讓她找不著,看著她手足無措的驚慌表情暗自得意。為什么不能在她還能看到的時候,為她輕輕擦去臉上的汗水,為什么不能在她還能聽到的時候,大聲地說一聲:母親,您辛苦了! 每個生命都是這個星球的過客,都有告別親人的那一天。只是誰也不希望那一天來得太快,總是希望與親人相守的時候能夠長一些。母親的死,是他生命中第一個重要親人的永久別離。這個年輕的生命,開始考慮生與死這樣宏大的問題。 第二章科舉之路不輕松 王守仁的字好到什么程度呢?他的紹興老鄉(xiāng),大書法家徐渭有這樣的評價:王羲之以書掩人,王守仁以人掩書。意思是說,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太有名氣了,以至于讓世人忽略了他其他方面的才華;而王守仁在其他方面太成功了,讓世人忽略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潛臺詞就是,我們尊敬的王老師就算在其他方面啥也不做,一事無成,照樣可以憑借書法藝術家的身份,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史上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當然,王守仁的志向是做圣賢,而絕不是當第二個王羲之。在南昌衙門待了一年半之后,岳父大人終于放過了他,同意他帶著妻子返回北京。要說王華這老公公當得也真是穩(wěn)當,兒媳婦一年半都不來拜見自己,他壓根也不著急。 第三章從普通公務員做起自序 陽明先生,百世之師 第一章 圣人王陽明的少年時代 他還清楚地記得,在自己不會說話的那些年,母親是如何天天向佛祖祈禱,如何夜夜哭泣;在父親掄著板凳修理自己的時候,母親不顧一切地勸阻,不惜跪下為自己求情;有多少個酷暑,母親守在他的床邊,為他驅趕蚊蟲;有多少個冬日,母親還要頂著寒風跑出去,為生病的自己請大夫…… 可是,自己卻喜歡和母親頂嘴,因為母親不會像父親一樣發(fā)怒;自己還喜歡捉弄母親,躲在角落里故意讓她找不著,看著她手足無措的驚慌表情暗自得意。為什么不能在她還能看到的時候,為她輕輕擦去臉上的汗水,為什么不能在她還能聽到的時候,大聲地說一聲:母親,您辛苦了! 每個生命都是這個星球的過客,都有告別親人的那一天。只是誰也不希望那一天來得太快,總是希望與親人相守的時候能夠長一些。母親的死,是他生命中第一個重要親人的永久別離。這個年輕的生命,開始考慮生與死這樣宏大的問題。 第二章 科舉之路不輕松 王守仁的字好到什么程度呢?他的紹興老鄉(xiāng),大書法家徐渭有這樣的評價:王羲之以書掩人,王守仁以人掩書。意思是說,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太有名氣了,以至于讓世人忽略了他其他方面的才華;而王守仁在其他方面太成功了,讓世人忽略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潛臺詞就是,我們尊敬的王老師就算在其他方面啥也不做,一事無成,照樣可以憑借書法藝術家的身份,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史上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當然,王守仁的志向是做圣賢,而絕不是當第二個王羲之。在南昌衙門待了一年半之后,岳父大人終于放過了他,同意他帶著妻子返回北京。要說王華這老公公當得也真是穩(wěn)當,兒媳婦一年半都不來拜見自己,他壓根也不著急。 第三章 從普通公務員做起 雖說工作單位是云南清吏司,但王守仁不用離開京城去昆明上班,他只需要待在北京刑部的辦公室里,為上司整理需要的公文卷宗即可。對于一般人來說,這樣的工作既沒有什么難度,又不承擔多少風險,待遇還算馬馬虎虎。這個級別的小官當然不用上朝議政,奉天殿根本沒他們磕頭的地方。每天他只要卯時(上午五到七點之間)到辦公室報到(人稱點卯),泡上一杯龍井,翻開一本卷宗,就算開始工作了。大部分時間根本就無事可做。只要領導不在,大可隨便聊些國家大事、坊間傳言。出去吃頓飯,一個時辰再回來也不扣工資。正是打發(fā)時間、耽誤青春的良好選擇。 可惜,這個崗位上安排的,是一個從十二歲起就堅定不移地以成圣為目標的有為青年。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讓他無法容忍,沒有成就感與挑戰(zhàn)性的勞動讓他相當痛苦,看不到提升空間與前景的未來讓他格外抓狂。雖然自己是官二代,雖然父親是翰林學士,但在高級干部扎堆的京城里,自己的出身也并不算怎么顯赫,更多還得靠個人努力。因此,當有了一個去南直隸淮安府錄囚的機會擺在他面前時,他沒有任何猶豫就接受了。 第四章 與權力核心作對,仕途艱難 但是,王陽明也并不想觸怒劉瑾太過,不想做無謂的犧牲。這個奏疏寫得也算是點到為止,既不批評劉瑾的專權,又不諷刺武宗的胡鬧,而是相當委婉地提出了一點建議。按說對于這樣一個職位低微的小吏,他的奏疏完全沒必要看,他的意見也可以根本就當不存在。你越認真對待,就顯得對他越重視。你越是要懲罰他,就越顯得他不平凡。 九零后非主流的武宗小朋友當然不可能看這份奏疏,看到它的是劉瑾。劉大總管不知道哪根筋出現了問題,憋足勁要和一個六品小官死磕到底。他自行擬了一道圣旨,以武宗的名義,廷杖王陽明四十,關入錦衣衛(wèi)大牢。 第五章 王陽明的逃亡之旅 當時天色很暗,天上也沒有月亮,王陽明走到了上游,先脫下了鞋子放在江邊,制造自殺現場。隨后,他把情人送的絲巾取了下來,咬咬牙,扔到了江面上,看著它順流而下。隨后,他吃力地抱起一塊大石頭,拼命向江中扔去。在一片黑燈瞎火之下,兩個喝得醉醺醺的錦衣衛(wèi),居然就輕易相信,這個王主事真的跳江了。沈玉、殷計也為自己沒能成功搭救王先生而痛哭一場。但王陽明自己,卻一路狂奔到江灘,找了個草叢躲了起來。 那一晚上,王陽明始終覺得自己離死神只有一寸遠。躲在草叢中實屬不得已,如果他拼命跑開,就難免發(fā)出太大聲響,讓兩個錦衣衛(wèi)追上,那是萬難活命的。即使布置了自殺現場,如果那兩個殺手不輕信,沿著江邊這么一搜,他一樣會被發(fā)現。 第六章 龍場頓悟,成就人生大智慧 聽說王陽明要開門授課,龍場周邊喜歡讀書的年輕人都來了。反正書院不收學費,不聽白不聽,聽了不白聽。很多抱著不妨一試態(tài)度過來的人,很快都不想離開了。很多想貪便宜的人,都覺得不交學費,實在是不好意思,對不起老師的辛苦。 王陽明的講課別具一格,聽他的課,學生不會帶著沉重的心理壓力,不會受到突如其來的體罰,不會被莫名其妙的問題搞得下不來臺,也不會對自己的智商產生嚴重懷疑。 他的課堂也不局限于室內,他的講課也不完全是單向灌輸,他會帶著弟子們走出戶外,與大自然零距離地親密接觸,體會天人合一的美妙感受。 第七章 兩京講學很愜意 王陽明告訴當地百姓:咱們廬陵可是個文化重地,禮儀之邦,爾等這么熱愛告狀,我這個當知縣的感到很丟人啊。我身體很不好,不能整天處理這些糾紛,F在我就跟你們說清楚,今后除非有關身家性命的大事,只能通過告狀解決不可的,其他一概不再受理。每份訟詞只能說一件事,而且不能超過兩行,每行不得超過六十字。不符合標準的一概不受理。故意違反的要處罰。 他開導百姓說:為了一點小事,就忘記自己的出身,攻擊自己的親朋,敗壞自己的家庭,遺禍給自己的子孫,何必如此呢?不如廣結善緣,與別人和睦相處,到哪里都有個好名聲,大家好好想想吧。 第八章 巡撫南贛成軍神 既然怎么辭職都辭不下去,王陽明只好硬著頭皮上任了。南贛巡撫的治所在江西南部的贛州,今天依然叫贛州,依然是本省第二大城市。正德十一年(1516)十二月初三,王陽明從南京上船,從長江經鄱陽湖進入贛江,由于工作需要,春節(jié)都是在船上過的。 下人準備了豐盛的酒宴,向王陽明祝福新年。王陽明看著一桌子菜,并沒有多少好高興的。他想起了十年前在北京度過的那個春節(jié)。 當時他得罪了劉瑾,被關在了錦衣衛(wèi)大牢里,身上的傷口還在痛,心頭的傷更是無以平復。而十年之后,他面臨的環(huán)境,并不比當年在龍場時輕松。世間已經沒有劉瑾,但他要面對的敵人,一點也不比劉瑾好對付。 第九章 寧王謀反有預謀 對于生活在十五世紀的普通中國人來說,科舉既是能夠改變自身命運屈指可數的機會,又是走上不同道路的分水嶺。曾經在一個考場共同答題的人,九年或者十二年后,就會發(fā)現命運把他們的人生差距拉得好大。 王陽明和唐伯虎,這兩個十五世紀最有才華的七零后,在十五世紀的最后一年(1499),共同在北京參加了會試。本來至少能進前十、得會元也絲毫不讓人奇怪的唐伯虎,卻有些不走運也不明智地卷入了舞弊案,受到了終生不得為官的處分;而考試能力不如唐伯虎的王陽明,卻取得了二甲第七名的成績,得以開始自己的公務員生涯。 第十章 生擒寧王談笑間 王陽明一聽,下令在船頭焚香,向北下拜說:“皇天在上,如果哀憫生靈,允許我王守仁匡扶社稷,拯救黎民,那就請現在改變風向。如果有心幫助逆賊,讓天下生靈涂炭,那我愿意現在就跳水自殺,不想余生!闭f著說著,王陽明的眼淚就掉了下來,隨從也都被感動了。 “大人快看,北風來了!”龍光指著飄動的軍旗大喊。王陽明一看,果然起了北風。就命令船家火速開船。誰知船家還是不想動,說實在太晚了,等明天吧。 第十一章 成功獻俘渡難關 朱厚照欽點十萬精兵,帶著大學士梁儲和蔣冕,將軍許泰,太監(jiān)江彬、張忠、魏彬和張永等人,浩浩蕩蕩出了京城,開往江西。他們的行軍路線基本上是沿著大運河,但沒有坐船走水路,而是騎馬一路向南。 八月的華北,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十萬士兵們暴曬在似火驕陽下,一個個苦不堪言。朱厚照的輦車也不可能裝空調,沿途的道路也并不是都很好,他的龍體也得經受悶熱,也得承受顛簸,舒服不到哪里去。不過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皇上這一路過得很開心,還經常掏出一只金簪看來看去,有時候看著看著還笑了起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十二章 陽明心學出江西 王陽明是浙江人,但今天的江西,卻留下了太多紀念他的歷史遺跡。民國時期,南昌、贛州和吉安三大城市,主干道全都被命名為陽明大道。是江西本地的文化不發(fā)達嗎?恰恰相反,這里是朱熹和陸九淵的故鄉(xiāng),這里的學者可謂是群星薈萃,這里的文化氛圍之強,學術水平之高,在兩京十三省范圍內也是首屈一指。正因為這樣,江西民眾對外來者王陽明如此尊重,才顯得別樣的引人注目。 而王陽明能在江西有著如此殊榮,除了他神一樣地剿滅南贛匪患和平定寧王叛亂,為江西百姓帶來和平和安定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第十三章 紹興講學結碩果 王陽明之所以把父親的壽宴辦得如此隆重,也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王華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有經驗的老人都提醒王陽明做好準備。果不其然,春節(jié)剛過完沒多久,嘉靖元年二月,老爺子就告別了人間。他走得非常安詳,看到自己曾經最不放心的長子,如今卻成為人人景仰的大明軍神,桃李遍天下的心學大師。自己是個狀元,但兒子的事功學問全面超過了自己。父親絕不會妒忌兒子的成功,只會為他感到高興。 王華的死讓王陽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場。按照慣例,他需要在山陰守孝二十七個月,不能入朝為官。從此之后,他就扎根山陰,教育子弟。 第十四章 廣西平叛太輕松 王陽明過去的輝煌經歷,他們都非常清楚。自己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都遠遠不如寧王,而王陽明可以帶兩萬民軍,十四天平定寧王叛亂,F在,王陽明的兵力更充足,裝備更先進,并且可以調動四省軍隊共同圍剿。如果與之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但是,王陽明真的會接受自己投降嗎,他們將信將疑。幸運的是,他們并不清楚這個老夫子,當年是怎么收拾掉池仲容的。他們派出自己的心腹黃富,去南寧打探風聲。 第十五章 一生俯首拜陽明 世間只有一個王陽明,永遠不會有第二個。他為世間留下了《傳習錄》等數百萬字的作品,可以讓一代代的中國人永遠從中受益,改善自己的思維,完善自己的性格。他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傳奇故事,可以激勵無數在逆境中苦苦掙扎的人,堅持自己的理想,把握自己的機會。他用自己一生的光明磊落,踐行了“致良知”的理想,驗證了“知行合一”的可能。他無愧于祖先,無愧于自己,無愧于置身其中的那個時代,無愧于孔子之后最偉大哲學家的殊榮,無愧于絕世大儒的美譽。 千古毀譽隨風散,只是良知更莫疑。 后記引陽明智慧,解糾結人生,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鴩柮餍膶W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 ——蔣介石 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yè)。 ——梁啟超 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引陽明智慧,解糾結人生,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哈佛大學教授 杜維明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曾國藩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 —— 蔣介石 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yè)。 ——梁啟超 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 ——章太炎 彪炳顯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當年明月 王陽明獨具謀略、嫻于兵法,是無可置疑的軍事天才。 ——余秋雨 我推崇王陽明,是因為他在朱熹的理學已經成為正統(tǒng)的環(huán)境下,提出心學,有革命性的意義。 ——著名經濟學家 林毅夫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yè)家,乃至維新諸豪杰震天動地之偉業(yè),殆無一不由于王學所賜予。 ——日本學者 高瀨武次郎貴人語遲,不會說話有玄機 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已是深秋,萬木蕭蕭。這天中午時分,大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的一個姓王的小戶人家,傳出了初生嬰兒的啼哭聲。 這家的少主人叫王華,字德輝,這年二十七歲,是一位飽讀詩書的青年才子,已經取得了舉人身份。妻子鄭氏已經懷孕十四個月了,全家人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她分娩,擔心早過了十月懷胎的孩子會有什么事。 就在這一天中午,鄭氏的屋里突然傳出了嬰兒的哭泣聲。孩子哭了,大人們都開心得笑了出來。這是王家第一個孫子,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新希望的創(chuàng)造,甚至整個家族,都會因此帶來一個嶄新的前程。 王華的父親王倫和母親岑氏在隔壁聽到哭聲,心上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下來。王倫開心地對老伴說:“生了就好,不管男女,都是王家后代,當然,男孩更好嘛……” 岑氏微微一笑:“老爺放心,絕對是個男孩!”王倫看她的笑容中有幾分得意之色,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便急忙追問。還沒等問出個結果,丫鬟來報,少奶奶生下了一個小公子,這下岑氏更得意,王倫更疑惑了。 在王倫的不斷追問中,岑氏笑個不停,講出了她早上的經歷: 一陣絲竹之聲,把岑氏從熟睡中驚醒,看老頭子睡得正香,她就悄悄打開門,順著音樂聲走了出去。太陽出來了,云頭之上赫然立著一群人,他們身著華麗的服裝,彈著琵琶,撥著箜篌,一派喜慶氣氛。為首一位大神身披金甲,懷中抱著一個嬰兒。岑氏向天上看,大神也第一時間發(fā)現了她。 大神笑呵呵地說:“天降貴人,給你們家送個公子!闭f著,他降落到地面,把孩子遞到了老太太手中,是個男孩。老太太這高興啊,那個年頭,誰能沒有重男輕女的意識嘛。 一行人駕著祥云,很快就不見了。 岑氏抱著孩子,半天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發(fā)生的這一切。只見孩子粉嘟嘟的小臉蛋非?蓯,忍不住就想去親一下。小孩一見陌生人,居然哇哇地哭了起來。岑氏大吃一驚,猛地打了個趔趄…… 她睜開了雙眼,發(fā)現自己還在屋里,還睡在老頭子身邊。剛才發(fā)生的一切,原來只是一場夢啊。 兩個人都起床了,岑氏還沒來得及給王倫講這個夢,就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 老兩口來到鄭氏房間,看到了他們的孫子。王倫見到孩子生得白白胖胖,不覺大喜,就把老伴講的故事又給全家人復述了一次,并宣布:“這是富貴之吉兆,既然是神仙從云中給我們王家送來了孩子,就給他起名叫王云吧!蓖瑫r決定,把孫子出生的那間屋子,命名為瑞云樓。 圣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圣人的降生當然也不能平平淡淡。我們的男主角從出世之日起,就顯得那樣卓而不凡。 如果換算成陽歷,那王云出生于1472年10月31日,屬于天蝎男。星座說見仁見智,但“天蝎座男性,具有冷靜的判斷力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客觀地觀察事物,屬于思辨性格”。這樣的解讀,放在成人之后的他身上,倒還真的是很合適。 孩子的出生,讓王家上下都非常高興,但好景不長,希望就變成了失望,失望甚至變成了絕望,大家都覺得王云這輩子完蛋了。為什么呢? 原來王云到了兩歲,到了別人早就會叫父親母親的年齡,卻無法開口說話。也就是說,他很可能是一個啞巴。語言表達能力對一個人、一個男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你不會說話就不會孝敬父母,不能照顧領導,不能夠關心妻子,還得給他們添麻煩。你的人生定然會非?部,你的世界無疑會一片灰暗。 村口的桃花開過又謝掉,村前的河水漲潮又退潮,田里的莊稼收割又播種。五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周遭的一切都在變化,老人去世了,秀才中舉了,姑娘出嫁了,但小王云還和五年前一樣,無法開口說話。 眼看來到了成化十二年(1476),小王云已經五歲,個子長高了,生得皮膚白凈,眉清目秀,很招大人喜歡。但還是一如既往地開不了口,叫不了爹就只能坑爹。王家找了很多名醫(yī)來看,銀子花出去不少,但都看不出結果來。 一遍遍求醫(yī),一次次失望,王家人也想通了,不奢求什么了。別說是啞巴,就算再嚴重得多的殘疾,都還是他們王家的兒子,他們要永遠撫養(yǎng)他。 這天,王華剛從外面回來,坐在客廳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聽到非常陌生的聲音:“爹……”王華愣住了,自己只有一個寶貝兒子,還不會說話,難道…… 他抬起頭,發(fā)現小王云站在自己的面前,真是兒子,他真的在叫自己了!王華雖然是個很穩(wěn)重的人,這時候卻也已經按捺不住興奮了。他一把抱住了兒子,原地轉了三圈才放下來。 “我的好兒啊,改名改得太英明了……” 原來,就在昨天晚上,王倫把老婆兒子一干人召集在一起,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我要給孫子改名,姓王名守仁,字伯安! 眾人面面相覷,這是唱的哪出啊,王云是你老人家起的,瑞云樓是你老人家叫的,守仁又是什么典故?不過王老在家里的威望是無可動搖的,他說改就得改。理解要執(zhí)行,不理解也要執(zhí)行。 王倫看著大家疑惑的眼神,有點不耐煩地說:“你們知道我今天遇到了誰?” 原來這天中午,王倫陪著小啞巴在家門口乘涼,一個和尚遠遠地走了過來,他看到這么大的孩子咿咿呀呀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不免很是著急。于是和尚叫住了王倫,在他耳邊說了八個字。老王一聽幡然醒悟:寶貝孫子這名字是非改不可了。 “他爹,老和尚說的是什么?”岑氏忙問。 “好個孩兒,可惜道破!”老王一捋胡須,“聽明白了嗎?我孫子是從云中來的,但叫云就道破了天機,上天這是略作懲戒……” 王華博覽群書,很有見識,覺得老爹聽信一個來歷不明的和尚之言,就輕易改孩子的名字,這樣的行為相當不靠譜。 但事實證明,王倫這個決策,不僅相當的靠譜,而且相當的英明。 提起這個王家,那可是名門望族,他們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山東瑯琊,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之時,為避戰(zhàn)亂遷到了江南。也就是說,他們和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有著共同的祖先。甚至也有人說,王陽明就是王大書法家的直系后代。 王云的六世祖王綱,生活在明朝初年,和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是好朋友,官至兵部郎中,廣東參議,在平定苗民叛亂時死難。兒子王彥達用羊皮將父親的尸體包裹運回老家,并發(fā)誓不再為朝廷出力。王彥達之子王與準精通《禮》《易》,響應父親的呼吁,一生平民,自號遁石翁。王與準之子王世杰,人稱槐里子,卻入朝當上了太學生。王世杰的兒子就是王倫。 王倫字天敘。他特別喜歡竹子,在自己家的屋前屋后都種滿了這種植物。這還不算完,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竹軒翁”的號,似乎只要有一間竹屋,能給他遮風擋雨,他就別無他求了;有一張竹床,能讓他躺下休息,他就心滿意足了;有一輛竹車,能載著他游歷四方,他這一生就無怨無悔了。 竹子在漢語中有著特殊的意境,象征著讀書人超脫的性格,清高的風骨。王倫也希望自己和王家后代,在大明王朝這么一個認錢不認人的污濁社會中,能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也能像竹子一樣品行端正。 王老爺子最大的遺憾是自己未能考取功名。在那個科舉取仕的時代,一個讀書人沒有功名,就如同今天一個歌手開不了演唱會,一個球員進不了國家隊,一個教授出不了論文集,一個美女買不起愛馬仕,都是很沒面子的事情。因此,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栽培自己的寶貝兒子身上,希望王華能夠承擔起光宗耀祖的使命。 王華當然要努力,他不但要自己中進士,還要教育好兒子。他牽著小守仁的手來到書房,想讓寶貝兒子見識一下自己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 王華讓兒子坐下來,順手操起了一本《孟子》,沖著兒子微微一笑:“孩子啊,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突然,他笑不出來了,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兒子。他的表情越來越吃驚,神色越來越緊張,最后,干脆一下子坐在了凳子上! 小守仁卻還搖頭晃腦,站在那里念個不停:“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天哪,這小子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輕松地背出來了,而且一點錯都沒有。別人都是學而知之,我兒子是生而知之,太邪性了。莫非,這孩子真是文曲星附體? 這也太可怕了吧,王華想到這里,額頭上的汗都流下來了。他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嚴肅地問:“你怎么會背這個,誰教你的?” “稟報父親,爺爺以前讀書時,孩兒聽過幾遍,故而就全記下來了! 呵呵,不能開口說話不代表聽不見,聽得見的人不一定能背得下來,能背下來的不一定能背全對,但我的孩子做到了,我的孩子可不簡單。 王華撫著孩子的腦門,很快樂很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