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錄竺可楨1960—1973年的文章、會議致詞、工作報告、序跋、提案、審稿意見、信函、題詞、詩作,專著《物候學》的初版本和修訂本,以及個人收藏的思想自傳、入黨申請書、履歷表、證明材料等,凡171篇。 1960年,時處三年困難時期,竺可楨已達70歲高齡,卻依然四處奔波,躬行于窮鄉(xiāng)僻嶺之間。資源考察、沙漠治理、南水北調、自然保護、科學“支農”等,是他1960—1965年所思所行的主題。1962年他72歲時,實現(xiàn)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夙愿。 “文革”時期,竺可楨雖然得以列入特殊保護名單而幸免遭受嚴重沖擊,而事實上也是突然離開了領導崗位。在被迫“賦閑”中,他充分利用原來難得的時間,把心血投入到自己早有興趣且有多年雄厚積累的兩項工作上,一是潛心撰寫《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二是與合作者共同完成對《物候學》的修訂。 本卷所及年代,政治動蕩頻仍,在持久的困惑中,竺可楨心中最大的牽掛依然是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科學事業(yè)的前途。他的思想自傳、入黨申請書和許多信函,反映了那個時代特定一類老知識分子認真“改造”、否定“舊我”的思想進路。 本書遵奉“存真”原則,力求如實展現(xiàn)竺可楨的學術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面貌和社會文化變遷的歷史進程。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3年畢業(yè)于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1918年獲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后任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建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 目錄: 前言 編例 第4卷說明 1960年 1960年全國地理學術會議總結 《國家大地圖集·自然地圖集》學習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加強中蘇科學合作的深厚友誼 再接再厲,為實現(xiàn)南水北調的偉大理想而奮斗 對《中國天文學史》中兩章的審稿意見 科學工作者聯(lián)合起來以大協(xié)作的精神爭取在短期內登上世界科學的高峰 審訂中華書局《新辭!窏l目 《中國地震 目錄: 》序言 艾森豪威爾是頭號戰(zhàn)犯 在治沙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 在中蘇外交問題小組會上的發(fā)言前言 編例 第4卷說明 1960年 1960年全國地理學術會議總結 《國家大地圖集·自然地圖集》學習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加強中蘇科學合作的深厚友誼 再接再厲,為實現(xiàn)南水北調的偉大理想而奮斗 對《中國天文學史》中兩章的審稿意見 科學工作者聯(lián)合起來以大協(xié)作的精神爭取在短期內登上世界科學的高峰 審訂中華書局《新辭!窏l目 《中國地震 目錄: 》序言 艾森豪威爾是頭號戰(zhàn)犯 在治沙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 在中蘇外交問題小組會上的發(fā)言 視察西部南水北調引水地區(qū)的報告 致郭沫若函稿(紀念世界文化名人) 變沙漠為綠洲 1961年 用漢語拼音字母名稱合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改造沙漠必須算好水賬 向沙漠進軍 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 哭希文(詩一首) 增辟農田水源,節(jié)約灌溉用水,為加強農業(yè)戰(zhàn)線而奮斗 致涅姆奇諾夫函稿(黑龍江考察) 致郭沫若函(贈閱《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 重游遵義(七律) 致鄭曉滄函(道義觀感) 致涅姆奇諾夫函稿(黑龍江考察) 致鄭曉滄函(互贈論著) 入黨申請書 致弗洛瑞爵士函稿(感謝接待) 致林斯戴德爵士函稿(感謝接待) 致阿特靈爵士函稿(感謝接待) 思想自傳 1962年 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 參加廣州科學技術十年(1963-1972)規(guī)劃會議個人感想 關于中蘇研究黑龍江流域生產力問題聯(lián)合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有關問題的請示 致徐規(guī)函(杭州桃花物候) 關于中蘇研究黑龍江流域生產力問題聯(lián)合學術委員會第四次學術會議情況的報告 賀南京大學六十周年校慶 致郭沫若函(毛澤東詞《憶秦娥·婁山關》的氣候與時間問題) 對于1963-1972年全國農業(yè)氣象研究規(guī)劃(第二稿)的意見 追念涂長望同志 中國氣象學會1962年年會暨代表大會開幕詞 喜看祖國的科學蓬勃發(fā)展 中央機關司局長級以上黨員干部登記表(草表) 在全國植物地理學和植物生態(tài)會議上的講話 關于南京地理所機構調整方案的意見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