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黃(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后改了凡,是一位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本傳記記述其艱難曲折的仕途經(jīng)歷;宰官寶坻時,推行南稻北栽、減糧善政和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的行政實踐;東征朝鮮時,在抗擊倭寇中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下野后,著書立說,傳承袁氏家族良好的家風,在蘇浙交界地區(qū)有很大的社會影響。 作為明代的嘉善鄉(xiāng)賢,袁黃的一生是值得學習與研究的。特別在提高道德意識呼聲日益強烈的今天,袁黃的人生實踐,已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值得提及的是,作為一位“平民思想家”,袁黃在明清時期,乃至民國時期已家喻戶曉。他的《了凡四訓》更是融會禪學與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diào)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yǎng),被佛教界推崇為積德行善、改造命運的典范。 袁黃的善學思想及其社會實踐對善書(流傳于民間的闡述勸善懲惡的經(jīng)典)思想的興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對后世的道德倫理思想的變遷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对S傳》將生動形象地展示袁黃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楊越岷,男,漢族,1950年12月生。原為嘉興日報社嘉善分社編輯(記者),現(xiàn)為嘉興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出版著述有《了凡及其善學思想二十六講》《張?zhí)旆轿氖费a遺》《夏河流淌的故事——嘉善歷史文化隨筆》《我們和我們的家——一個嘉善家庭的情感生活記錄》《重塑那組不屈的歷史性雕像——抗戰(zhàn)時期嘉善的那些事兒》《善文化:切中中華文化大意——嘉善“善文化”及其袁了凡研究文集》《那人·那事·那個地方——嘉善歷史文化隨筆(二)》和《新編嘉善鄉(xiāng)土風情詩365首》;執(zhí)編出版《嘉善歷代書畫精選》《嘉善酒文化》等書稿;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浙江日報》《嘉興日報》和《情系中華》等報刊發(fā)表文史類文章一百多篇;有多篇社科類論文獲省市級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