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初名喬鼐,后更名喬馨,最后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省蘄春縣人。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師事章太炎,受小學、經(jīng)學,為章氏門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任教授。人稱他與章太炎、劉師培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后人”。《黃侃》由陸昕所著,介紹了黃先的生平故事,供讀者閱讀。 《黃侃》由陸昕所著,黃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愛國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也是鍥而不舍、以樂育為懷的一生。他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像許多辛亥革命先驅一樣,把個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走出家門,奔走呼號,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為推翻反動腐朽的清王朝統(tǒng)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雖然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成功地銜接了兩個時代的中國文化,在逆境中堅守著民族文化的立場,向當代和后代呈出一顆滾燙的、誠摯的、堅貞不屈的愛國心。為一個世紀的學者們作出不媚俗、不媚權、不阿貴、不阿眾、是所是、非所非、愛所愛、憎所憎的典型中國文人的崇高榜樣。先生其人,其文其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黃侃》的作者對黃先生這偉大而光輝的一生,如家庭身世、人生道路、讀書學習、擇師事師、教學科研、詩文創(chuàng)作、做人處世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敘述,凸現(xiàn)一個辛亥革命先驅、國學大師偉大而光輝的形象,用以昭示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