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高峰--澤穎采訪當代文化大師錄
作者:肖澤穎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0:14
肖澤穎:羅哲文先生對中國古建筑的研究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舒乙:因為他知識淵博,涉及了很多領域,起碼有10個領域。 他實測北京故宮,對著實物,求教老工匠,從局部到整體,逐步辨識中國古建筑。 張之平:那么中國古代建筑優(yōu)秀的性能,對它的繼承和傳承,對我們現(xiàn)在和將來,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解說:1944年夏,梁思成、羅哲文在重慶用鉛筆在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標出美軍空投炸彈炸區(qū)位置,對美軍說:請對京都和奈良手下留情,這里的古建筑藝術屬于全人類。他們將描繪清楚的地圖及時交到美軍手中,在日本四島戰(zhàn)爭尾聲的三天之內,美國在東京、名古屋、大阪各投下2000噸炸彈,整個城市一片火海,但京都和奈良的二十余座國寶性古建都幸免于難。戰(zhàn)后,梁思成、羅哲文被稱為“日本古都的恩人”。 張義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末期,當時美軍已經(jīng)對日本的本土進行了轟炸,包括日本的東京在內這些大城市都遭到了轟炸。但是美軍司令部當時找到了梁思成,就是希望梁思成能夠標出日本本土的哪些重要城市和古跡不要轟炸。那么梁思成就安排了羅老,在美軍的軍用地圖上用墨點出了這些不應該轟炸的點,所以最后的結果是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這兩個城市,一個炸彈都沒有落下。那么這兩個城市現(xiàn)在很多的歷史遺跡和歷史建筑,都已經(jīng)列入了世界遺產(chǎn)名錄,已經(jīng)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得到了全人類的保護。 解說:1950年,經(jīng)梁思成推薦,27歲的羅哲文調入國家文物局任文物處業(yè)務秘書,負責全國古建筑文物的保護與調查研究。 肖澤穎:羅哲文先生負責全國古建筑文物的保護與調查研究,有什么重要的發(fā)現(xiàn)? 舒乙:他是幾乎所有的考古的、古建的、園林等方面的重大事件的親歷者。 解說:從那之后的半個多世紀,羅哲文服務中國文物保護事業(yè)的初衷不改,老而彌堅。 舒乙:因為梁先生他生在日本,在美國留學,回中國工作的時候他路過日本,日本的專家跟他說,說世界上最好的、保存得也最好的唐代建筑,你中國沒有了,在我日本,在我京都,唐招提寺、東大寺這些都是鑒真和尚建的,那是唐代的,不得了,而且保存得那么完好。梁先生受了刺激了,回國以后發(fā)誓要找中國的、依然存在的唐代建筑。后來偶然地在敦煌壁畫的記錄里頭,發(fā)現(xiàn)山西有個五臺縣,那兒有座佛光寺,那是唐代的,他就在抗戰(zhàn)前夕,帶了一支隊伍到山西去找,到了五臺縣,果然找到了這個寺,高興死了,他做了詳細的測繪、詳細的描述。后來羅先生解放以后多次到佛光寺去考察,有一次他去了以后遇上下大雨,出不來了,連下7天,他就在那里頭待了7天,沒干別的,他就在寺廟里頭每個角落仔細地看,仔細地尋找。他發(fā)現(xiàn)正殿的大門是木頭的,對這個大門梁先生在他的考察報告里頭有說法,說這個門是否是唐代的待考,他提出了個疑問,因此變成懸案了。結果羅先生在下大雨的時候,他每個角落仔細地看,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木門的后面好像隱隱約約的有字,把那個灰塵弄掉了以后,一看果然是毛筆字,而且上頭有紀年,唐代的。他一下子解決了大問題,這個門就是唐代的門。 而且他思想非�;钴S,他可以有很多新的想法,這個就很了不起。 解說: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提出開發(fā)長城,國家文物局授命羅哲文修長城。羅哲文每天騎著小毛驢上八達嶺勘察,反復斟酌后擬定了維修規(guī)劃圖,參與了八達嶺長城的修復,山海關、嘉峪關等段長城的維護。 肖澤穎:羅哲文先生50年代初就開始調查長城,60年代又去調查長城,作為同事您如何評價他? 吳夢林:他做的調查,為后來的修繕做了準備工作。我們60年代又去調查長城,當時那兒只有一個人作為保管員,你想他是在50年代初搞調查,那時既荒涼又沒有調查條件。所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羅老做了很多奠基性的工作,而且以后他一直對長城的保護賦予最大的關注。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說他是長城的保護專家。我認為他不愧于這樣一個光榮的稱號。 P6-7
|
若本书不能下载,请微信扫描右下角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别院书香”,书友将给您分享本书。 若下载压缩包有密码,同样扫码关注,回复“解压密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