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曾棗莊*的這本《三蘇評傳》共分60章,形式頗似章回體;內(nèi)容上,則宏括三蘇的生平事跡,考證三蘇的詩文本事,述評三蘇的詩文成就,三位一體,有機交融,組成《三蘇傳》的文脈。正文之后有10個附錄,對正文進行文獻性質(zhì)的補充和考證,如《三蘇年譜》、《三蘇*述》。 目錄: 附錄十主要參考書目蘇洵字明允。南宋以來,多稱蘇洵號老泉。但《石林燕語》卷十云:“蘇子瞻眉州謫黃州,號東坡居士,……晚年又號老泉山人”;明人黃燦、蘇煒《重編嘉祐集紀事》載馬元調(diào)語云:“老泉固子瞻號也,吾嘗見子瞻墨跡矣,其圖記曰‘東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合為一章。且歐(陽修)、曾(鞏)諸大家所為志銘、哀挽詩具在,有號明允以老泉者乎?”,可見老泉為蘇軾號而非蘇洵號,但長期以來以訛傳訛,一般人仍以蘇老泉為蘇洵。他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終年五十八歲。 蘇渙進士及第時,蘇洵已經(jīng)十六歲。正是在蘇渙進士及第的影響下,蘇洵也參加了下一屆即天圣五年(1027)的進士考試,但未及第。歐陽修《蘇明允公墓志銘》說:“(蘇洵)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歲余,舉進士再不中。”二十七歲之后“歲余”,表明是在二十九歲時;“再不中”,說明蘇洵在二十九歲之前還曾舉進士;可惜歐陽修未明確交代蘇洵初舉進士的時間。但是,蘇洵的《送石昌言使北引》卻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shù)歲,未學也。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cè),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昌言舉進士,日有名。吾后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昌言聞吾廢學,雖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聞。 程、石、蘇是當時眉山的三大家族,其后皆有人在外作官,并有姻親關(guān)系,蘇序幼女適石揚言,石揚言與石昌言為兄弟,故蘇軾有“親戚”之語。司馬光《石昌言哀辭》說:眉山石昌言,年十八舉進士,倫輩數(shù)百人,昌言為之首,聲震西蜀。四十三乃及第。及第十八年知制誥,又三年以疾終。光為兒時,始執(zhí)卷則知昌言名,已而同登進士第,與昌言游凡二十年。 考《司馬文正公年譜》,司馬光與石昌言“同登進士第”在寶元元年(1038),逆數(shù)四十三年則石昌言當生于至道二年(996);年十八舉進士則當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于此可見:(一)“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shù)歲”,昌言舉進士在大中祥符六年,時蘇洵五歲。(二)“吾后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可見蘇洵少年時代也曾為應(yīng)試而學習。(三)舊時學“成”與否,一般當指是否科舉及第。所謂“未成而廢”,即指進士未及第而廢學。石昌言于寶元元年進士及第,時蘇洵年三十。設(shè)蘇洵十八歲初舉進士不中,到石昌言進士及第為十二年,與“后十余年,昌言進士及第”正合。蘇洵在《祭亡妻文》中說:“昔予少年,游蕩不學。子雖不言,耿耿不樂。我知子心,憂我泯沒。”這說明蘇洵從十九歲結(jié)婚到二十七歲發(fā)憤苦讀這段時間,皆游蕩不學,再未參加進士考試。否則其妻就不會“耿耿不樂”,“憂我泯沒”了。據(jù)《宋史·仁宗紀》載:“天圣四年(1026)五月己卯,詔禮部貢舉”;“五年(1027)三月戊申,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一千七十六人。”蘇洵初舉進士不中,當屬這次貢舉。 蘇洵初舉進士不第返川之后,同程文應(yīng)之女結(jié)了婚。在眉山,程、石、蘇三族中,程家最富。程氏之祖程仁霸,曾攝錄事參軍;父程文應(yīng),官大理寺丞;兄程溶與蘇洵之兄蘇渙同科進士及第。與程家比較起來,由于蘇序好施舍,家財時而耗盡,生活并不寬裕。程氏由巨富之家來到相對比較貧寒的蘇家,毫無傲慢或不滿之狀。蘇洵的祖母“老而性嚴”,家里人走路腳步重了,都要受到呵斥。但年僅十八歲的程氏卻能順適祖母之意,得其歡心。有人對程氏說,你娘家不乏于財,以父母之愛,求其幫助,不會不答應(yīng),“何為甘此蔬糲,獨不可以一發(fā)言乎?”程氏認為,她求助于娘家父母,自然會得到資助;但為了不使人笑話蘇洵,說他靠人資助才能養(yǎng)活其妻,她寧愿過“蔬糲”生活,也不向娘家求助。她所唯一擔憂的,是丈夫蘇洵的“游蕩不學”,將會一事無成。但程氏是一位沉靜賢惠的女子,雖有這種憂慮,卻從未向蘇洵表露過。 當時不僅程氏為蘇洵的前途憂慮,親戚鄰里也為此憂慮,只有其父蘇序很放心。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說:“君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君(蘇序)縱而不問,鄉(xiāng)黨親族皆怪之;騿柶涔,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曾鞏《蘇序墓志銘》說:“君之季子洵,壯猶不知書,君亦不強之。謂人日:‘是非憂其不學者。’”張方平《文安先生墓表》說:“先生(蘇洵),其(蘇序)季也,已冠猶不知書,職方不教,鄉(xiāng)人問其故,笑曰:‘非爾所知也。’”蘇序?qū)μK洵“游蕩不學”的態(tài)度是“縱而不問”;人問其故,他或“笑而不答”,或說“非憂其不學”,甚至說“非爾所知”。蘇序?qū)μK澹、蘇渙是“教訓甚至”,為什么對蘇洵卻“不教”,“縱而不問”,并對其未來充滿信心呢?這是因為蘇序?qū)μK洵很了解,他頗有大志,不愿為聲律句讀之學所束縛;所謂“游蕩不學”,對書本知識來說,固然是“不學”,但對社會知識來說,“游蕩”也是一種學習,可增加同社會的接觸,了解時弊。加之蘇洵“為人聰明,辨智過人”(曾鞏《蘇明允哀詞》),只要他下決心靜下來苦讀,是不難“大究六經(jīng)百家之說”的。蘇洵后來曾說:“知我者惟吾父與歐陽公也。”(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蘇序確實很了解蘇洵的特點,善于因材施教。 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