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先生生活的時代,整個社會所面臨的巨大變局,不僅僅是社會的、政治的,更是文化思想和價值信仰方面的重重危機。那個時代的知識階層,都是帶有救國于危亡之中的使命感的人群,他們有的遠赴重洋,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有的埋首整理國故,致力于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有的著重于改造國民性的工作,自覺擔負起教育和啟蒙的責任。有時候一種稱謂的變化,不僅反映了語言學的變遷,更凸顯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尷尬,60年來,我們孜孜以求,毀詞不倦—— “小姐”率先淪陷; “同志”躺著中槍。 “教授”危如累卵; “先生”所幸未亡。 先生者,古之曰“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暗乐妫瑤熤嬉病。先生的存廢,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存亡。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薪火相傳、風格賡續(xù),有賴先生。先生站著,整個民族就站著。先生跪著,整個民族就跪著。 然而如今,真正能配得上“先生”這一稱呼的人屈指可數(shù)。社會在進步,物質在累聚,“先生”卻付之闕如。好在我們還有回憶可以溫暖,還有“民國先生”聊以慰藉。今天,我們?yōu)槭裁磻褢倜駠壬?在那個厲兵秣馬、云波詭譎的時代,到底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先生,才一直讓我們念念在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書以民國為緯,以先生為經(jīng),選取了梁啟超、蔡元培、胡適、馬相伯、梅貽琦、晏陽初、陳寅恪、錢穆等26位民國先生,力圖通過他們的言語行狀,描摹出一襲民國先生的剪影,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為學問者的專注與執(zhí)著,為師者的責任與擔當,從而給當下的中國教育以積極的鏡鑒作用: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重鑄諸夏,熠熠皇皇。 涵泳今古,盜火西方。 薪火賡續(xù),先生永光。 噫吁呼偉哉我中華先生!民國千古!先生萬歲!! 作者簡介: 朱平,原籍云南昆明,現(xiàn)居貴州省貴陽市。自幼受母親影響,酷愛歷史。先后在《大公報》貴州記者站、《光明日報》貴州站、《中國經(jīng)濟時報》貴州站等媒體擔當記者編輯工作,2008年10月,與人合作,創(chuàng)辦《西部開發(fā)報·新聞視點·資源與環(huán)境》專欄至今。著有《民國范兒》等書。 目錄: PART1啟蒙者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適: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司徒雷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里,民主終會開花結果 晏陽初:除文盲,做新民 張元濟: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林紓:意境者,文之母也 辜鴻銘:“你們的英語太簡單,正著讀顯不出本事” 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陳寅。邯毩⒅瘢杂芍枷 錢玄同:考古務求其真,致用務求其適 傅斯年: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 金岳霖:與其在部里拍馬,不如在水果攤子上唱歌 李濟:考古須:有問題、有方法、有耐性、精準、無成見PART1啟蒙者梁啟超:為學的首要,是救精神饑荒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適: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司徒雷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里,民主終會開花結果 晏陽初:除文盲,做新民PART2翻譯東西嚴復:譯須信雅達,文必夏殷周 張元濟: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林紓:意境者,文之母也 辜鴻銘:“你們的英語太簡單,正著讀顯不出本事”PART3現(xiàn)代學術之建立 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陳寅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錢玄同:考古務求其真,致用務求其適 傅斯年: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 金岳霖:與其在部里拍馬,不如在水果攤子上唱歌 李濟:考古須:有問題、有方法、有耐性、精準、無成見 PART4在孤獨中堅守黃侃:學問不可趨時或挾勢利以行 劉文典:一字之微,征及萬卷 錢穆:文化與自然合一是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 PART5醫(yī)身體還是醫(yī)靈魂?劉半農:學問即愛好,愛好即學問 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 梁實秋:最簡便的修養(yǎng)方法是讀書 豐子愷:藝術以人格為先,技術為次 PART6政治踐行者馬相伯:“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 章太炎:張揚國粹,反對束縛 于右任: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年名 民國先生群像主要參考文獻前言那些離散的背影 為什么重返歷史的愿望往往在最該前行的時候顯得越來越強烈?誰又能貿然走進歷史,在滾滾塵埃里發(fā)現(xiàn)自己血脈的底蘊?和偉人對話或者精神對接的時候,人們大多選擇什么樣的方式? 往往,夜半閑讀或者三五友朋圍爐夜話時,免不了就會牽扯到歷史的某個細節(jié),比如劉伶的酒壺和牛車、嵇康的鐵匠爐和正始玄學或者辜鴻銘的辮子及對裹腳味的迷戀,諸如此類。還是往往,在扯到歷史細節(jié)的時候,都免不了慨嘆歷史這個大篩子,粗枝大葉得實在厲害,那些生動鮮活的東西多半被棄之不顧,留下了框架不像框架、骨骼不像骨骼的那個粗疏的脈絡,任不肖之徒任意填充私貨,于是歷史就成了肌理模糊、筋骨扭曲的怪胎,而歷史人物的面目則因識者之描摹妝扮,彼時此時之間竟面目全非。特別是近現(xiàn)代人物,歷經(jīng)歷史巨篩的反復振蕩、翻檢,留下來的只是一系列臧否微詞,鮮有本相原貌,像胡適先生這樣的人,忽而為唯心主義代表,恨不得使之遺臭萬年,轉而又是立憲大纛,乘風御奔于天幕,更有李濟先生這樣的絕世奇才,如一顆巨大的歷史遺珠,竟在塵埃里被埋沒半個世紀,直至21世紀才被發(fā)現(xiàn)重提! 難道歷史僅僅是根據(jù)當代的需要而不斷變臉的戲子?難道真如胡適先生所言的是一個小姑娘?那些離散的背影為什么重返歷史的愿望往往在最該前行的時候顯得越來越強烈?誰又能貿然走進歷史,在滾滾塵埃里發(fā)現(xiàn)自己血脈的底蘊?和偉人對話或者精神對接的時候,人們大多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往往,夜半閑讀或者三五友朋圍爐夜話時,免不了就會牽扯到歷史的某個細節(jié),比如劉伶的酒壺和牛車、嵇康的鐵匠爐和正始玄學或者辜鴻銘的辮子及對裹腳味的迷戀,諸如此類。還是往往,在扯到歷史細節(jié)的時候,都免不了慨嘆歷史這個大篩子,粗枝大葉得實在厲害,那些生動鮮活的東西多半被棄之不顧,留下了框架不像框架、骨骼不像骨骼的那個粗疏的脈絡,任不肖之徒任意填充私貨,于是歷史就成了肌理模糊、筋骨扭曲的怪胎,而歷史人物的面目則因識者之描摹妝扮,彼時此時之間竟面目全非。特別是近現(xiàn)代人物,歷經(jīng)歷史巨篩的反復振蕩、翻檢,留下來的只是一系列臧否微詞,鮮有本相原貌,像胡適先生這樣的人,忽而為唯心主義代表,恨不得使之遺臭萬年,轉而又是立憲大纛,乘風御奔于天幕,更有李濟先生這樣的絕世奇才,如一顆巨大的歷史遺珠,竟在塵埃里被埋沒半個世紀,直至21世紀才被發(fā)現(xiàn)重提!難道歷史僅僅是根據(jù)當代的需要而不斷變臉的戲子?難道真如胡適先生所言的是一個小姑娘?當黃仁宇將如椽巨筆深入歷史細節(jié)的時候,《萬歷十五年》之生命復活、《黃河青山》之血淚耕織,讓我們回到歷史成為了可能。但黃先生畢竟是史家,他的小敘述構架的是大歷史,事、時、人的三維組合,圍繞著一個最基本的向性維度,那就是如河流般的歷史演進態(tài)勢,一般性描述無法抵達的那個歷史內在邏輯,因而在他感性的敘述里,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理性的力量。如果作為一個遠未抵達史家深度的普通人,我們的懷舊或者回到歷史,應該是另外的情形,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大約就是情形中之一種。我們一直在尋找歷史故事或者故人,尋找故事的目的在于為大歷史填充我們自己看來有趣的骨血。而尋找故人,除了在森林里尋找某棵長相怪異的樹木所處的位置外,我們還想看看那根須的模樣,以及他們那怪異的枝丫在歷史天空中呈現(xiàn)何種姿態(tài),風過雨過,他們又怎樣為我們留下掙扎的投影。于是這本書開始在他們行狀與言論中將故人融入故事之中,并不刻意地堅持某種史學態(tài)度,也不見得僅僅是為了事無巨細。在我看來,編者朱女士的集萃也好,淘沙也罷,其結構之技巧雖顯得笨拙,相同的編排方式略感呆板,但最大的啟示在于一種知人論世的嚴謹態(tài)度,本不是史家就不必以史家之涂抹能事示人。就這一點看,讓人物自己演出自己的人生,自己說出自己的話,并不是所有史家都能做到的,因而,我們可以在這里看見一個并不規(guī)則的故人方陣,沒有打扮,也沒有雷同。當然,這本書的內涵遠遠不是歷史態(tài)度,而是“所謂先生”的提法。在這個提法里,我們似乎能夠看見作者對于民國知識分子的那種精神的仰慕。汪修榮在《民國教授往事》一書的“后記”中說:“那是一個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這個只是群體在那樣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了許多人間傳奇,至今仍高山仰止,令人興嘆!蔽艺J為這也道出了朱女士一半的心情,她另一半的心情或許較為復雜,但有一點比較清晰,那就是為那些離散的背影做一個簡單挽留。雖然這個挽留是比較無力的,但是,我依然相信,她的寫作行進在有著未來的軌道上!重慶師范大學教授、文學評論家、《紅巖》雜志編委唐云 每一位先生都是個性分明、風骨卓然的,不管是早早去世的、留在大陸或去了臺灣的。每個人都足以輝映后世。他們有跨越中西的學養(yǎng)、端莊的人格,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們是活生生的,有個性、有癖好、有擔當,在兵荒馬亂或是浮華喧囂中,保有民族文化的定力。他們的普通生活記下來都栩栩如生、熠熠生輝。這不是裝出來的,或被人做出來的,他們入世又出世,渾然天成。 ——紀錄片《先生》導演鄧康延 這些人在民國的影響,遠遠大于今天在閱讀界的影響,當時真的是全社會的影響,幾乎改變了整個中國當時的文化。 ——著名畫家陳丹青 大學教授是先生,小學老師更是先生。 ——著名作家傅國涌 民國時期的先生們都是具有那個時代特有的精氣神的人物,在那個動蕩的年月里,這些先生們都有著自己的悲喜與無奈,以及對自己所處的時代的獨特感受.這本書里輯錄每一位先生都是個性分明、風骨卓然的,不管是早早去世的、留在大陸或去了臺灣的。每個人都足以輝映后世。他們有跨越中西的學養(yǎng)、端莊的人格,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們是活生生的,有個性、有癖好、有擔當,在兵荒馬亂或是浮華喧囂中,保有民族文化的定力。他們的普通生活記下來都栩栩如生、熠熠生輝。這不是裝出來的,或被人做出來的,他們入世又出世,渾然天成。 ——紀錄片《先生》導演鄧康延 這些人在民國的影響,遠遠大于今天在閱讀界的影響,當時真的是全社會的影響,幾乎改變了整個中國當時的文化。 ——著名畫家陳丹青 大學教授是先生,小學老師更是先生。 ——著名作家傅國涌 民國時期的先生們都是具有那個時代特有的精氣神的人物,在那個動蕩的年月里,這些先生們都有著自己的悲喜與無奈,以及對自己所處的時代的獨特感受.這本書里輯錄的先生們的事跡和言論,作者不做任何評判,不美化,亦不存偏見,力圖通過種種的細節(jié),還原出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 ——歷史作家金滿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