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自傳者不必一定是夜郎自大的自我主義者,也不一定是自尊過甚的。寫自傳的意義只是作者對于自己的誠實計而已。如果他恪守這一原則,當能常令他人覺得有趣,而不至于感到作者的生命是比他人較為重要的了。 我獲得宗教走的是一條險路,我認為它是唯一的路;……這決不是平凡無奇的發(fā)現(xiàn),而是一次性靈上充滿震驚與探險的旅程。 (《從異教徒到基督徒》)不是為那些沒有時間談?wù)撟诮,且永遠不可能加入追尋行列的人而寫,……也不是為那些完全滿意于他所了解的,自覺已有可靠的寄托,那些永遠不會有任何疑慮且滿自足的基督徒而寫……我只對那些會問“在這次旅行中我們到哪里去”的人說話。 本書簡介: 本書是個人探求宗教經(jīng)驗的記錄,記載自身在信仰上的探險、疑難及迷惘,與其他哲學和宗教的磋研,以及對往圣先哲最珍貴的所言、所誨的省求。當然,這是一次興奮的旅程,但愿我能敘述明簡。深信這種對崇高真理的探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循他自己的途徑,每一途徑人人各異。哥倫布是否曾在美洲登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確實曾去探險,且歷經(jīng)探險途中所有的興奮、焦慮和快樂。 本書以林博士的真誠、反叛、不愿人云亦云,做一個應(yīng)聲蟲,他要自己尋找探討是必然的途徑。因為他自小生長在牧師的家庭里,他小時候就讀經(jīng)、祈禱、參加崇拜,就連他在自稱是異教徒的一段時期,他仍是以基督徒的原則處世為人。他自稱是異教徒,因為他不想做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他的名字沒有記錄在任何一個教會的教友名冊上。他不甘心接受“裝在箱子里”的信仰,當他拋棄“箱子”的時候,連“信仰”也一起拋棄了。然而他的基本人生觀仍是基督徒的,也許他像齊克果一樣,是一位“存在的”基督徒。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zhuǎn)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wù) 目錄: 從異教徒到基督徒--林語堂自傳 第一部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緒言 第一章童年及少年時代 第二章大旅行的開始 第三章孔子的堂奧 一、孔子那個人 二、沉默的革命 三、子思:內(nèi)在的道德律 四、孟子:求其放心 五、以家庭為社會單位 六、統(tǒng)治階級 第四章道山的高峰 一、老子 二、莊子從異教徒到基督徒--林語堂自傳 第一部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緒言 第一章童年及少年時代 第二章大旅行的開始 第三章孔子的堂奧 一、孔子那個人 二、沉默的革命 三、子思:內(nèi)在的道德律 四、孟子:求其放心 五、以家庭為社會單位 六、統(tǒng)治階級 第四章道山的高峰 一、老子 二、莊子 第五章澄清佛教的迷霧 一、禪 二、罪與業(yè) 第六章理性在宗教 一、方法在宗教 二、現(xiàn)在姿態(tài) 三、可理解的止境 四、知識所不及的剩余區(qū)域 第七章物質(zhì)主義的挑戰(zhàn) 一、死者 二、虛無 第八章大光的威嚴 第二部林語堂自傳 弁言 第一章少之時 第二章鄉(xiāng)村的基督教 第三章在學校的生活 第四章與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觸 第五章宗教 第六章游學這年 第七章由北平到漢口 第八章著作和讀書 第九章無窮的追求 第三部八十自敘 譯者序 第一章一團矛盾 第二章童年 第三章與西洋的早期接觸 第四章圣約翰大學 第五章我的婚姻 第六章哈佛大學 第七章法國樂魁索城 第八章耶拿鎮(zhèn)和萊比錫大學 第九章論幽默 第十章三十年代 第十一章論美國 第十二章論年老――人生自然的節(jié)奏 第十三章精查清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