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成吉思汗傳


作者: 符拉基米爾佐夫     整理日期:2015-11-04 16:06:05

傳世經(jīng)典,權(quán)威力作。世界權(quán)威蒙古學家符拉基米爾佐夫以科學的方法、充足的論證,客觀看待成吉思汗的一生,糾正西方史學家對于成吉思汗的偏見——殘酷、嗜殺,探討其是非功過,尤其是褒貶不一的“西征”,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探討,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本“詳注版”在綜合近代研究、東方史料的基礎上,補充大量詳細注解、背景閱讀,對原文疏漏的史實進行補充和修正。
  全書含20幅地圖及上百幅精美插畫,收藏與閱讀共美。
  本書簡介:
  《成吉思汗傳》是世界權(quán)威蒙古學家符拉基米爾佐夫的一部力作。本書全面展現(xiàn)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風采,是一部既專門化又大眾化的學術名著,客觀生動地刻畫了成吉思汗的個性、才智和思想,全書旁征博引,以充足的論證將歷史展現(xiàn)成吉思汗的傳奇一生,從其誕生的蒙古草原背景入手,記載其誕生、成長、婚姻、勃興、建立帝國、主要戰(zhàn)役、隕落等人生各重大階段。該書史料翔實,通過深層次的分析探討,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弗拉基米爾佐夫原著作品言辭精簡,本詳注版在原著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詳細的注釋及背景閱讀部分,輔以大量戰(zhàn)役地圖及精美插圖,以便讀者理解。
  作者簡介:
  鮑里斯·雅科夫列維奇·符拉基米爾佐夫(1884-1931),前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東方學家、蒙古學家,一生著述約70種。作品包括《成吉思汗傳》《西藏和蒙古的佛教》《喀爾喀卓克圖臺吉碑銘考》《蒙古的社會制度》《蒙古文學與哈爾哈方言比較法》《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五卷書”中的蒙古故事集》《蒙古——衛(wèi)拉特英雄史詩》等。
  郭廷春,資深文字工作者,從事媒體工作近二十年。酷愛中國古代歷史,曾致力于東北歷史、風土人情的史料搜集及研究,主張歷史風物與當今傳襲相映照,以實地踏勘補充史籍的不足。曾擔任《秘密戰(zhàn)三千年》、《女真興衰全史》等書的主力寫作。
  蔡傳亮,山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學士、浙江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碩士。中國古代史和北方民族史的資深愛好者,注重史籍研讀與考古資料相結(jié)合的史學研究。曾擔任《秘密戰(zhàn)三千年》一書的主力寫作。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序論
  十二世紀的蒙古民族
  成吉思汗的童年時代
  初露崢嶸與美滿婚姻
  成吉思汗的勃興
  統(tǒng)一蒙古及與王罕的斗爭
  與乃蠻部的較量,札木合的終局
  全蒙古民族的皇帝成吉思汗
  清除“珊蠻”闊闊出
  討伐唐兀惕和乞塔惕
  成吉思汗相會耶律楚材
  從征伐金國到入侵西域
  征討西域的發(fā)端譯者序
  前言
  序論
  十二世紀的蒙古民族
  成吉思汗的童年時代
  初露崢嶸與美滿婚姻
  成吉思汗的勃興
  統(tǒng)一蒙古及與王罕的斗爭
  與乃蠻部的較量,札木合的終局
  全蒙古民族的皇帝成吉思汗
  清除“珊蠻”闊闊出
  討伐唐兀惕和乞塔惕
  成吉思汗相會耶律楚材
  從征伐金國到入侵西域
  征討西域的發(fā)端
  三大戰(zhàn)役與會見長春真人
  一代天驕的隕落
  成吉思汗的未竟事業(yè)
  成吉思汗的日常生活前言前言
  《成吉思汗傳》是世界權(quán)威蒙古學家符拉基米爾佐夫的一部力作。它不是單純的學術專著,并非只有搞相關專業(yè)研究的才能看懂,但同時也不是很平白的庸俗讀物,作者的寫作角度既專業(yè)又大眾,易為普通讀者接受。
  鮑里斯·雅科夫列維奇·符拉基米爾佐夫(1884-1931)是前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東方學家、蒙古學家,一生著述約70種。他的蒙古學造詣很深。相關作品除《成吉思汗傳》以外,還著有《西藏和蒙古的佛教》(1919)、《喀爾喀卓克圖臺吉碑銘考》(1926-1927)、《蒙古的社會制度》(1934)、《蒙古文學與哈爾哈方言比較法》、《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1929)、《“五卷書”中的蒙古故事集》(1921)、《蒙古——衛(wèi)拉特英雄史詩》(1923)等。
  為了研究蒙古學,符拉基米爾佐夫在1908-1926年間四赴北蒙古、西蒙古考察語言、文化和歷史,搜集了大量資料。而《成吉思汗傳》寫于蘇聯(lián)十月革命以后的四五年間,通過大量史實,生動翔實地勾勒出“一代天驕”戎馬一生的印跡。符拉基米爾佐夫?qū)⒊杉己褂挛涞膫性、敏捷的才智與宏博的思想都融于其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一個接近真實的偉大人物豐滿的歷史形象。
  成吉思汗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無論是中外的史學家,還是政治家,乃至普通人,對他的評價或褒或貶,莫衷一是。但總體看來,對其正面評價占主要部分。前言
  《成吉思汗傳》是世界權(quán)威蒙古學家符拉基米爾佐夫的一部力作。它不是單純的學術專著,并非只有搞相關專業(yè)研究的才能看懂,但同時也不是很平白的庸俗讀物,作者的寫作角度既專業(yè)又大眾,易為普通讀者接受。
  鮑里斯·雅科夫列維奇·符拉基米爾佐夫(1884-1931)是前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東方學家、蒙古學家,一生著述約70種。他的蒙古學造詣很深。相關作品除《成吉思汗傳》以外,還著有《西藏和蒙古的佛教》(1919)、《喀爾喀卓克圖臺吉碑銘考》(1926-1927)、《蒙古的社會制度》(1934)、《蒙古文學與哈爾哈方言比較法》、《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1929)、《“五卷書”中的蒙古故事集》(1921)、《蒙古——衛(wèi)拉特英雄史詩》(1923)等。
  為了研究蒙古學,符拉基米爾佐夫在1908-1926年間四赴北蒙古、西蒙古考察語言、文化和歷史,搜集了大量資料。而《成吉思汗傳》寫于蘇聯(lián)十月革命以后的四五年間,通過大量史實,生動翔實地勾勒出“一代天驕”戎馬一生的印跡。符拉基米爾佐夫?qū)⒊杉己褂挛涞膫性、敏捷的才智與宏博的思想都融于其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一個接近真實的偉大人物豐滿的歷史形象。
  成吉思汗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無論是中外的史學家,還是政治家,乃至普通人,對他的評價或褒或貶,莫衷一是。但總體看來,對其正面評價占主要部分。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全真道掌教教主)曾在1220年向成吉思汗奏陳情表,道:“伏聞皇帝天賜勇智,今古絕倫,道協(xié)威靈,華夷率服!辈⒈硎荆骸笆枪时阌渡礁Z海,不忍相違;且當冒雪沖霜,圖其一見。”
  南宋趙珙在其著述《蒙韃備錄》中寫道:“今成吉思皇帝者,……其人英勇果決,有度量,能容眾,敬天地,重信義!
  《元史》修訂者之一明代的宋濂對成吉思汗也贊賞有加:“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對成吉思汗也有好感:“(成吉思汗與忽必烈)以仁德著稱,……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于一統(tǒng),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保ā睹魈鎸嶄洝罚
  而民國史學家屠寄在肯定了成吉思汗的功績后話鋒一轉(zhuǎn):“獨惜軍鋒所至,屠劌生民如鹿豕,何其暴也!保ā睹韶菏酚洝罚
  孫中山對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元朝評價頗高:“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薄霸瘯r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占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史學家志費尼說:“倘若那善于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fā)現(xiàn),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保ā妒澜缯鞣呤贰罚
  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對成吉思汗的評價是:“太祖龍興朔漠,踐夏戡金,蕩平西域,師行萬里,猶出入戶闥之內(nèi),三代而后未嘗有也!
  民國史學家張振佩稱成吉思汗:“繼往圣之絕學,奠百世之和平!辈⒄f:“成吉思汗之功業(yè)擴大人類之世界觀——促進中西文化之交流——創(chuàng)造民族新文化。”(《成吉思汗評傳》)
  1939年6月,成吉思汗靈柩西遷途中到達延安時舉行祭祀儀式,中共中央將成吉思汗正式尊稱為“世界巨人”、“世界英杰”。
  《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中也談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zhàn)終生,統(tǒng)一了蒙古,為中國統(tǒng)一而戰(zhàn),祖孫三代鏖戰(zhàn)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英國學者萊穆說:“成吉思汗是比歐洲歷史舞臺上所有的優(yōu)秀人物更大規(guī)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夠衡量的人物。他所統(tǒng)率的軍隊的足跡不能以里數(shù)來計量,實際上只能以經(jīng)緯度來衡量!保ā度祟惖弁醭杉己埂罚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歷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zhàn)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并不靠兵馬之眾多,而靠的是嚴謹?shù)募o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至于怎樣評價成吉思汗才算公正,想必讀過此書后,每位讀者自會做出評判。
  為使讀者更淺近地閱讀,本書增加了一些原著所沒有的注釋及背景閱讀,現(xiàn)做以簡單說明:
  一、書中一些地名人名,除慣見者外,大多據(jù)《元朝秘史》譯寫。而文中所引述的《元朝秘史》中的相關章節(jié),則使用了余元盦先生在《成吉思汗傳》(上海巨輪出版社,1949)中的譯文。
  二、書中的專門名詞盡量淺近通俗,同時為原著中所采用資料注明了出處。其中一些注釋也參考了余元盦先生的譯作。
  三、原著所引證中國資料部分,一些與中國史漢籍不符,或所引證史料并非出自原典處,附上中國史漢籍漢文原文,而民族文字部分翻譯(如《元朝秘史》蒙文部分)亦錄于注解。對金國的大規(guī)模作戰(zhàn),淋漓盡致地顯示了成吉思汗的軍事天才。歷次征戰(zhàn)表明,成吉思汗不僅具備軍隊統(tǒng)帥所擁有的一切資格,也不僅是位有經(jīng)驗有技巧的戰(zhàn)術家,還是一個在戰(zhàn)場上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卓越戰(zhàn)略家。他知人善任,經(jīng)常用巧妙的手法,將歸降的敵將委以合適的位置,以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才干。他的組織天才也從征集漢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的部隊和迅速組編整個軍團上表現(xiàn)出來。將蒙古軍的軍律推行于這種新編的軍隊中,大大增加了其戰(zhàn)斗力,使蒙古人能夠在指揮上更有法度地去指揮新編蒙古部隊。
  在漢土戰(zhàn)役中,成吉思汗曾被譴責為恐怖、殘忍,如千萬俘虜被屠殺、全城全州居民慘遭殺戮。但謹慎而細密的歷史學家認為,這些關于成吉思汗及其蒙古民族殘暴無常的傳說,其實跟歷史的真實性毫無關系。與其殘忍嗜殺說法相矛盾的是,歸順成吉思汗麾下的許多契丹人、女真人和漢人兵士、將帥及高官們,均受其優(yōu)待,而這些歸順者也都心甘情愿地為成吉思汗效力。誠然,在若干中原城市中,如果遭到特別頑強的抵抗,或者企圖背叛蒙古軍,假使成吉思汗認為有必要執(zhí)行軍律時,也會下令屠殺。但成吉思汗從未有過無故的殘忍或嗜殺。
  北京被占領后,在歸附成吉思汗的人當中,有一個前契丹王朝的后裔——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的修養(yǎng)和思想是完全漢化的,他不僅教養(yǎng)極深,也是一個綺麗絕妙的韻文作者。成吉思汗很欣賞耶律楚材的風貌、壯偉身材和他的長髯宏聲,于是對耶律楚材說:“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币沙幕卮穑骸俺几缸娈斘|(zhì)事之,既為之臣,敢仇君耶?”成吉思汗對他的回答頗為嘉納,因為他一向主張,臣仆應該效忠其主,即使是他的敵人時也是如此。此后,耶律楚材便陪伴成吉思汗左右。成吉思汗寵任耶律楚材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耶律楚材是一個著名而熟練的占星家。成吉思汗認為他是一個對帝國對自身都有用處的士大夫。這就是成吉思汗對于高度文明的典型態(tài)度。當成吉思汗依然是一個草原文盲,從不知道任何科學的觀念或者藝術的高級形式時,他常常用最好的方法去對待一切有學問的人,以便積極地利用他們的優(yōu)越學識為自己更原始的目的服務。
  在與異族人的關系處理上,成吉思汗常常從最初對一個人的理解和后來所做出的正確選擇上,去證明他那驚異的天賦。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也是如此,起初是為其占星學上的才識被邀請到宮廷里去,但最后耶律楚材竟成為蒙古帝國里最杰出的政治家。
  





上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隆美爾 下一本:馬克·吐溫自傳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成吉思汗傳的作者是 符拉基米爾佐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