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 他畫畫。 他死了。 除了凡高,世間還有誰能夠如此簡潔淬煉自己的一生? ★一部催人淚下的天才真音 ★被全球讀者視為“藝術(shù)圣經(jīng)” ★穿越大師生命的孤獨與悲涼 ★一窺天才內(nèi)心的激情與彷徨 鮮活如初的文字中,駐守著一個真實的天才。 比人想象中還要真實和精彩百倍。 他已去世百年,但他的文字依舊鮮活如初。所謂意外,則是信札里那個異質(zhì)混成的血肉之軀。字里行間始終駐守著一個真實的天才,比人想象中還要真實和精彩百倍。——《紐約時報》 烈士的旗號、殉道者的徽章,從晨曦金黃到晚霞赤橙,轉(zhuǎn)面,扭頭,一頭赤發(fā)的悲哀與懊惱,被同樣的烈焰燒焦……——余光中 推薦購買《渴望生活——梵高傳》本書簡介: 當(dāng)我畫一個太陽,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zhuǎn),正在發(fā)出駭人的光熱巨浪。 當(dāng)我畫一片麥田,我希望人們感覺到原子正朝著它們最后的成熟和綻放努力。 當(dāng)我畫一棵蘋果樹,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jié)出果實奮進(jìn)。 當(dāng)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種無限的、深刻的、真實的東西,我不再眷戀人間…… 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凡高娓娓述說著自己對藝術(shù)的獨特見解、自己在藝術(shù)探索中的孤獨寂寥,字里行間更滲透著濃濃的兄弟間的手足之情…… 作者簡介: 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印象畫派巨匠。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蘭布拉邦特。一生屢遭挫折,備嘗艱辛。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美麗的瓦茲結(jié)束了年輕的生命,年僅37歲。 目錄: 第一部 1873年6月至1881年12月 第二部 1881年12月至1883年9月 第三部 1883年9月至1886年3月 第四部 1886年3月至1890年7月 譯后記★他已去世百年,但他的文字依舊鮮活如初。所謂意外,則是信札里那個異質(zhì)混成的血肉之軀。字里行間始終駐守著一個真實的天才,比人想象中還要真實和精彩百倍!都~約時報》★敏銳、洞察、思索——這部書信集揭示了一個非典型意義的凡高,取代世俗印象中的精神失第一部 1873年6月至1881年12月 親愛的提奧: 1873年6月于倫敦 我的好兄弟,要是你能到這里來看一看我的新住所,我會很高興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個盼望已久的房間,它不再有傾斜的天花板,也沒有帶綠色邊的藍(lán)紙。我與一個十分有趣的家庭住在一起;他們辦了一所給小男孩念書的小學(xué)校。 我非常滿意;我常常出去走走,我的住所附近一帶很安靜,空氣清新,使人心情愉快;我能夠找到這個地方,實在是我的好運氣。 我在這里不像在海牙那樣忙碌,我平時從早上九點工作到下午六點,星期六下午四點就停止工作。有一個星期六,我與兩個英國人在泰晤士河上劃船。河上的風(fēng)景十分美麗。 這所房子不像海牙的那所房子那樣有趣,但我住在這里或許會很好的;特別在以后,當(dāng)賣畫變得更加重要的時候,對我或許會有一些用處。近來我積累了許多油畫與素描,我賣掉不少;但是仍然還不夠,必須要有更大的耐心與堅強的意志。我相信在英國還是大有可為的。當(dāng)然,第一件必需的事,就是要有好畫,可這是十分困難的。 我生活得很舒適。研究倫敦,研究英國人與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是其樂無窮的;然后我才有精力搞藝術(shù)與詩。要是說這樣還不滿足的話,那么怎樣才算滿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