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念張愛玲逝世二十周年作品,追憶民國**才女張愛玲的前世今生。 2.迄今為止*翔實完備、*精致*唯美*詩意的張愛玲生平記述。 3.唯美詩意展現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傳奇。 4.隨書附贈《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看張”經典作品集》,展現民國人眼中的張愛玲,胡蘭成筆下的張愛玲。 5.暢銷書作家王臣繼《喜歡你是寂靜的:林徽因傳》《今生就這樣開始:三毛傳》《心是孤獨的獵手:張國榮傳》后**力作。 6.與其他的張愛玲研究作品不同,本書搜集了民國時期報章雜志上對張愛玲的評價,其中除了嚴肅的書評,更不乏風趣幽默的“八卦”,既能讓讀者在閱讀中對張愛玲有更全面的理解,又趣味性十足無說教氣息。 本書簡介: 迄今為止最翔實完備、最具文字美感、最精致最唯美最詩意的張愛玲生平記述。 本書用最優(yōu)美的文字、最詩意的筆法、最全面詳實的資料,權威生動地展現與總結了張愛玲傳奇的一生。隨書別冊《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作品評論集》,當代傳記與民國評論交相輝映,還原張愛玲最好的前世今生。 張愛玲,民國第一才女。她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跡,她是真正的亂世奇女子。時光是一條長河,人生是一場大戲。民國,似梨園里久不散去的那一幕,人來人去,情始情終。張愛玲,無疑是民國這場戲里最令人矚目的絕世名伶。 張愛玲,一個豐盛又熱烈、華麗又蒼涼的名字。它的背后,是旗袍,是煙火,是文學,是漂泊,是孤寂,是冷傲,是市井,是情欲,是禪意,是傳奇,是濃墨重彩的民國,是一個永遠無法復刻的最好的黃金時代。 張愛玲,她用文字“在傳奇里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她穿越歡喜、悲傷、絕望,穿越苦難、戰(zhàn)爭、和平,穿越愛欲生死,穿越民國,來到歲月的面前,一步一步,鏗鏘有力,把一生一世走成傳奇。 作者簡介: 王臣 暢銷書作家、編劇 代表作 /人文類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傳》 《喜歡你是寂靜的:林徽因傳》 《今生就這樣開始:三毛傳》 《我們都是愛過的:蕭紅傳》 《愿此生歲月靜好:張愛玲傳》 /文藝類王臣 暢銷書作家、編劇 代表作 /人文類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傳》 《喜歡你是寂靜的:林徽因傳》 《今生就這樣開始:三毛傳》 《我們都是愛過的:蕭紅傳》 《愿此生歲月靜好:張愛玲傳》 /文藝類 《一個人流浪,不必去遠方》 。ㄐ吕俗x書“十大生活好書”) 《你若不來,我怎敢老去》 。ā耙粋“APP萬人推薦) 《世界上你最疼愛的那個人,還在嗎》 目錄: 序言|她比煙花更寂寞 傾談一|歲月是時光無涯 01|從前 02|薄暮 03|大夢 04|蘭因 05|惘然 傾談二|歲月是臨水照花 06|微茫 07|鶴鳴 08|紙花序言|她比煙花更寂寞 傾談一|歲月是時光無涯 01|從前 02|薄暮 03|大夢 04|蘭因 05|惘然 傾談二|歲月是臨水照花 06|微茫 07|鶴鳴 08|紙花 09|清歌 10|笙簫 傾談三|歲月是華麗轉身 11|緗黃 12|橙紅 13|浮綠 14|青灰 15|粉金 傾談四|歲月是急景凋年 16|旗袍 17|雙喜 18|流蘇 19|蓮燈 20|青玉 傾談五|歲月是往事傾城 21|牡丹 22|嬋娟 23|折枝 24|喜鵲 25|盡歡 傾談六|歲月是美人遲暮 26|色戒 27|花凋 28|私語 29|流言 30|沉香 傾談七|歲月是不悔人生 31|陌上 32|晚秋 33|蒼涼 34|余韻 35|未央 附錄|與張愛玲有關 蘇青張愛玲對談記 張愛玲年譜 附贈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作品評論集 我的姊姊——張愛玲/張子靜 記張愛玲/汪宏聲 記張愛玲/潘柳黛 評張愛玲/胡蘭成 張愛玲與左派/胡覽乘 民國女子/胡蘭成 論張愛玲的小說/迅雨 論蘇青與張愛玲/譚正璧 重遇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張愛玲 ——作家白先勇 ——作家余秋雨 ——文學評論家夏志清 重遇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張愛玲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作家白先勇 張愛玲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一樣。但文學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 ——作家余秋雨 張愛玲是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來最優(yōu)秀的作家。別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運用上,在人生觀察和透徹深刻方面,實在都不能同張愛玲相比。 ——文學評論家夏志清 張愛玲這樣一個有自閉癥的女子,心就像是一道門,一旦她敞開心扉的去接納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用情深意長、從一而終來形容,無論對待愛人還是朋友,張愛玲都有著與寫作所透露出的決絕、獨立所不一樣的一面。依賴性或許是她心中那道門打開后所最容易呈現的,對于朋友的信賴,愛人的心理依賴,讓張愛玲成為了不同于他人眼中的一個中國傳統的中國女性。文如其人用在她的身上或許有那么幾分不恰當。 ——文學評論人止庵 序言|她比煙花更寂寞 時光是一條長河。 人生是一場大戲。 民國,似梨園里久不散去的那一幕。你方唱罷我登場。人來人去,情始情終,綿長不絕。張愛玲,無疑是民國這場戲里最令人矚目的大青衣。她舉手投足之間,盡是紅塵,滿是寓意。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每一聲唱腔,無不令人沉迷。 是為女子,她生性不羈,骨子里桀驁疏離,甚至有些冷漠孤行。整個人間,之于她而言,便是一個舞臺、一座劇場。她顧自演繹著自己的悲歡傳奇。原本也都是與人無關的事,可偏偏她又一身詩意,還有一支酣暢淋漓的筆和驚世不凡的才情。橫撇豎捺之間,寫盡世事繁華,道破歲月蒼涼。令這世界無可回避地要注目她。 蕓蕓眾生,皆有惆悵。不能選擇生,甚至死亦不能。怎樣過都是一生,但張愛玲倔強,哪怕生逢亂世,她也要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只是,她走得并不容易,當中的得與失,風華與孤寂,喧囂與靜默,執(zhí)著與彷徨,非是三言兩語可以言盡的。 她孤孑地來,又孤孑地去。她是真真正正的亂世奇女子。她一生一世,途徑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個人,最終皆變成她生命史冊當中的一道景致。與一朵花、一棵樹、一條清溪無異。她的人生哲學,從來就是“一個人”,一個人摸索,一個人漂泊,一個人熱鬧,一個人靜寂。唯有寫作與她朝暮不離。 她最好的時光,便是暗夜里提筆,煮字療饑。寫作的人,寫的既是經驗,也是人生。張愛玲一輩子的明媚與潮濕,自然在不經意間滲透入她的文學作品中。只是創(chuàng)作總是主觀的,有時候甚至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因此,張愛玲在她的文學作品當中關于自己的人生瑣細透露得畢竟有限。 胡蘭成說張愛玲是“民國女子”,看似只是一個庸常的形容,但也實在沒有比這四個字更能概括張愛玲的人生的了。民國之后,到建國以前,世道從不太平。在這樣的一個亂世當中,張愛玲用一支筆給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出口。 透過寫作這扇窗口,她得以能夠與歲月兩兩相望,促膝長談。說上海灘的風情,說香港城的旖旎;說妯娌間的瑣細,說男女間的夢囈。她與歲月是知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寫作,令她看到了生命原本的更為豐盛的面貌。只是,人生浮涼,她寫盡了人間事、世間情,而她自己的故事又有誰來替她細細去講呢。 或許,張子靜可以。 用張子靜的話說,畢竟“不管世事如何變幻,我和她是同血緣,親手足,這種根底是永世不能改變的”。張子靜是張愛玲的胞弟。張愛玲去世不久,張子靜寫了《我的姐姐張愛玲》一書,我所要講說的關于張愛玲的一切,也正是從這本書開始。是它觸動我,來寫一寫我這個外人心中的張愛玲。 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張愛玲。我不奢望自己的一支拙筆能還原張愛玲的前世今生,只愿你讀到的時候,能從這一冊書里讀到我熱愛她的一點心意。若是,我有幸在某個陽光溫柔的下午遇見你,我定會找一間僻靜的咖啡館,邀你一起,聊聊張愛玲。 從前,人與人相識,萍水相逢亦能肝膽相照。從前,人與人相知,魚書雁帛,往返之間山水跋涉,仍是心意不減。從前,人與人相愛,是當真可以共黃昏、共偕老、共白頭,也真的還有“至死不渝”那么一回事。從前,哪怕人與人分離,也有“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的情懷。 從前,世上還有你。 ——張愛玲。 時光無盡,聚散有時。 惟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wěn)。 謹以此書,紀念張愛玲逝世二十周年。 王臣 二〇一五年五月 傾談五|歲月是往事傾城 23|折枝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張愛玲,《愛》 人在世間, 愛欲之中, 獨生獨死, 獨去獨來。 佛典《無量壽經》如是說。張愛玲是性情孤介的女子,但這不表示她不懼孤獨。愛情,往往始于空虛,始于孤獨。可是,人們常常忘記,愛情本身又同樣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她以自己為原型寫盛九莉,“歸途明月當空,她不禁一陣空虛。二十二歲了,寫愛情故事,但是從來沒有戀愛過,給人知道不好”。 那個時候,張愛玲想戀愛了。 韶光輕賤,三兩下就已過去二十多年。張愛玲寫白流蘇與范柳原時,那人沒出現;寫孟煙酈與佟振保時,那人也不在;寫吳翠遠與呂宗楨時,那人終于在匆匆趕來的路上。只不過,張愛玲尚在風靄云霧里,一個人倚在門口,想著將來,若有那么一個人,他來時,自己穿什么衣裳去見他。 1944年,二十四歲的張愛玲遇見了三十八歲的胡蘭成。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張愛玲一顆心明鏡似的,人心齟齬與情感膈膜,在她的筆下是透徹淋漓。男男女女那些事,仿佛對她來講,如曠野繁花,信手拈來。她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那十里春風吹得頹敗潦倒。 就好比,旁人落難的時候,安慰的話人人都能講上幾句?奢喌阶约,縱是真心的慰藉也成了虛情的揶揄,怎么也說服不了自己。道理永遠都是講給別人聽的,就好比,張愛玲的愛情小說也始終是寫給別人看的。少了那一點切身的羈絆,再真切的故事也不是她自己的。她自己的,是連從何處下筆,都尚未明白。 胡蘭成,年長張愛玲十四歲。也正是這年歲的落差,讓胡蘭成有了機會。他哭過、笑過、歡喜過、傷心過,世事經歷了那么多,也才有了那一點能與張愛玲秉燭夜話的資格。在張愛玲的面前,有了往事,胡蘭成才不會顯得那么單薄。 與張愛玲煊赫的身世不同,胡蘭成出身寒微,來自浙江嵊縣的農村,父親是茶葉店幫工,母親是庸常村婦,難有青云直上的際遇。但是,他天資聰穎,少有才名,有一顆不安陋室的心。小學畢業(yè)之后,胡蘭成去了杭州,在蕙蘭中學念書。期間,跟浙江海寧的周承德學了一手的好書法。中學未畢業(yè),因編輯?娮镉谛罩魅,被開除。 1925年,胡蘭成娶妻唐玉鳳。玉鳳比胡蘭成大一歲,是胡蘭成的發(fā)妻。那時候,胡蘭成只有19歲,尚未見過什么世面,也沒有什么能力,婚姻一事自然只能由家里做主。在唐玉鳳入門之前,二人不曾見過。直至掀了新娘蓋頭,他才瞧見新娘的樣子。 他說,“這一切,于我都是這樣的生疏。及至坐床,老嫚給新娘摘下花冠,叫我揭去新娘的蓋頭帕,一見是穿半舊青布太婆衣,臉上脂粉不施,我心一驚,簡直不喜,且連這不喜亦完全是一種新的感情,對自己都非常生疏的! 何為“連這不喜亦完全是一種的感情”?我的理解,他所遇的女子,從來沒有他不喜歡的。是個女子,他都喜歡。還從來不知道這世上有一種女子,他竟然能夠不喜歡。這是在不遮不掩地羞辱么?也因為從一開始胡蘭成這種“嫌棄”的態(tài)度,令唐玉鳳恍惚幽怨至死。 1926年,胡蘭成去了杭州,在郵政局當郵務生(在蕙蘭中學二年級時考。,薪水尚可,日子安穩(wěn)。誰承想,不過三個月,他便與局長鬧翻,丟了飯碗。那個時候,他是一貧如洗。在家兩月,閑來無事,實在無聊,胡蘭成便起了一念,想北上讀書。 路費盤纏都是借的。一路走一路借,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當時,燕京大學有他的兩個同學。他便去投奔,但入燕京大學讀書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終胡蘭成書沒有正經念成,只能旁人,好處是他竟謀到了一份差事,因一手好書法,他在燕京大學副校長室里抄寫了一年的文書。 大約是用一年的工作換得一年的旁聽,時候到了,也無人留他,只能離開。歸返老家之后,他也不好意思賦閑在家,便又謀出路。期間,去南京尋職未果又去了杭州,在同窗斯頌德家住了許久。斯家待他不薄,先前去北京時候,也借了不少錢給他,按理說,他要感激知恩,起碼在斯家克己做人才是。 但是,胡蘭成偏不。他竟與斯頌德的妹妹斯雅珊眉來眼去,曖昧不清。這事兒紙包不住火,最終還是被斯頌德知曉了。斯頌德心中窩火,想著斯家待你真心,你竟能做出這樣沒臉面的事,豈能容忍。一份書信,趕走了胡蘭成。 不過半年,胡蘭成竟又來斯家。這一回,他是要去杭州中山英文專修學校教書。去教書之前,也是在斯家白吃白喝,連胡蘭成自己都說自己“厚臉皮”。只是,胡蘭成平生第一擅長的事情就是自欺欺人、粉飾錯誤、從不悔改。 斯家伯母寬容,不計前嫌,沒有遷怒他,他便說:“原來人世邪正可以如花葉相忘,我做了壞事情,亦不必向人謝罪,亦不必自己悔恨,雖然慚愧,也不過是像采蓮船的傾側搖蕩罷了”。也就說,凡有過錯,自責兩日,也就過去了,不必當真。實在是個氣人的理論。 1931年,胡蘭成從中山英文專修學校轉入蕭山湘湖師范教書的時候,唐玉鳳來看他。他便直言不諱地嫌棄她,說,“我見到玉鳳來到,吃了一驚。學校里女同事與同事的夫人都摩登,玉鳳卻是山鄉(xiāng)打扮”。這種毫無爭議的虛榮勢利,他卻不承認,硬說“不是因為虛榮勢利”,實在難解。 他還說,“我不滿意玉鳳,因她沒有進過學校,彼時正是‘五四運動’的風氣女學生白衫黑裙,完全新派,玉鳳不能比。她又不能煙視媚行,像舊戲里的小姐或俏丫鬟,她是繡花也不精,唱歌也不會!笔钦嬲烟朴聒P貶的一文不值。 感情的事情從來不能強求。胡蘭成不喜歡唐玉鳳,這不算錯,可氣的是,唐玉鳳的逆來順受在胡蘭成看來,是唐玉鳳知道自己配不上他的“感激知恩”。不久之后,唐玉鳳就病逝,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六歲。連最后一面,胡蘭成也沒有見。 唐玉鳳嫁給胡蘭成后,胡蘭成說過自與她結婚之后,從來沒有稱心過。這句話唐玉鳳一直擱在心中,臨死前,才說出了心中的積怨。胡蘭成又一次自說自話、自欺欺人、自稱圓滿,他說,“她臨終雖提起我傷她心的那句話,亦是因為她已經諒解了,不過是拿來注銷,而想起她自己一生的功行圓滿,故又有那一嘆”。 也實在是再沒有比他更懂得如何讓自己好過的人了?墒,若果真如他所言,唐玉鳳心量無限,容納所有,他既不喜愛,也不愧疚,又何來之后那一句——“我是幼年時的啼哭都已還給了母親,成年后的號泣都已還給玉鳳,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不仁”。甚至,這“號哭”之真?zhèn)味己芰钊藨岩伞?br/> 1932年,胡蘭成離開杭州,遠赴廣西南寧,在廣西省一中繼續(xù)教書。一年之后,又因為男女作風的事(強吻女同事李文源)被解聘。1933年,胡蘭成轉至廣西百色,在百色第五中學教書,并娶了第二任妻子全慧文。兩年之后,專職轉至廣西柳州,在柳州四中教書兩年。 對胡蘭成來講,他不能沒有女人,好賴都得有一個。他說,“我那年二十八歲,不要戀愛,不要英雄美人,惟老婆不論好歹總得有一個,如此就娶了全慧文,是同事介紹,一見面就為定,與世人一式一樣的日子!币勒账囊馑迹畚氖撬嚥粨袷秤譄o可奈何的選擇。嫁給他后,全慧文猶如家中擺設,日日皆是煎熬。 本來,他也能當個本分的教書先生,或許果真能有歲月靜好的一生。只是,胡蘭成恃才傲物,心中不甘。好在風云亂世,帶給了他際遇。1936年,應第七軍軍長廖磊之聘,胡蘭成兼辦《柳州日報》,鼓吹對日抗戰(zhàn)必須與民間起兵的氣運相結合。 五月,發(fā)生兩廣兵變,迅即失敗,他被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監(jiān)禁三十三天。胡蘭成其人,雖薄情寡義,但深諳曲意逢迎之道,又有一紙妙麗文章相佐,自有打動人心的本事。這一點,也不是人人都能學得來的。他寫信給白崇禧,講得誠懇、熱烈,于是,他因禍得福,被釋放了出來。 1937年,一身狼狽的胡蘭成再次回到家鄉(xiāng)。歸家途中拜訪了當時已在《中華日報》任職的舊日同事;丶抑螅麑懥藘善恼驴l(fā)在了《中華日報》上,反映良好,隨機便被聘為《中華日報》的主筆,去了上海。 1938年,胡蘭成又被調派至香港,任《南華日報》總主筆,用筆名流沙撰寫社論,同時還在皇后道華人行蔚藍書店兼事,研究戰(zhàn)時國際情勢,撰寫報告,得到汪精衛(wèi)夫婦賞識,薪資立刻漲至三百六十元港幣,另還有二千元機密費。對汪精衛(wèi)夫婦的提攜,胡蘭成感激涕零,決心為之效犬馬之勞。次年,胡蘭成追隨汪精衛(wèi)回到上海,任《中華日報》總主筆。 1940年,年初,胡蘭成的社論集《戰(zhàn)難和亦不易》由中華日報社出版。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胡蘭成任宣傳部政務次長,仍兼《中華日報》總主筆,成為汪偽政權的口舌。當時,汪偽政權骨干有所謂“十二金釵”之名,其中,胡蘭成最得汪精衛(wèi)器重。自此,胡蘭成便成為名副其實的漢奸。 做漢奸也有不同的做法,胡蘭成與一味媚日之徒又不大相同,他擅長的是一唱三嘆的曲意逢迎,不是光明正大的溜須拍馬,試圖為自己找一條模棱兩可的政治出路,但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最后弄得自己身后的正途已然沒有退路,眼下的邪路走得格格不入。 與汪偽政權核心人員周佛海等人的嫌隙漸深之后,又常做出在汪偽政府“越矩”的行徑。明面上說些得罪日本人的話,實則是越過了汪精衛(wèi)直接與日本人掏心掏肺,令汪精衛(wèi)十分難堪。不久,胡蘭成便辭去了辭去《中華日報》總主筆的兼職。1941年,在周佛海等人的挑唆下,胡蘭成被免去了宣傳部次長之職。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汪偽政府正是用人之際,胡蘭成有才,遂又被再次啟用,任命他為行政院法制局長,并隨汪偽政府南京代表團去日本訪問。1942年,年底,汪精衛(wèi)單獨召見胡蘭成時,胡蘭成因不贊成對英美宣戰(zhàn),與汪精衛(wèi)再生罅隙。 1943年,2月,法制局撤銷,胡蘭成轉任經濟委員會特派委員。是年,11月,在一次“中日懇談會”上,語出驚人,代表汪偽政府發(fā)言卻倒打一耙,說汪偽政府命不久矣。又與日本人掏心掏肺,建議實行昭和維新,商量戰(zhàn)后如何全身而退。 胡蘭成的這篇言論題為《日本應實施昭和維新》,深得日本昭和天皇贊許,后來由日本大使館一等書記官池田篤紀譯成日文送回日本,首相近衛(wèi)文麿與反對侵華派主角石原莞爾下令印發(fā),規(guī)定少校以上軍官傳閱。胡蘭成大出風頭。 只是,胡蘭成此舉也徹徹底底惹惱了汪精衛(wèi)。是年,12月7日,汪精衛(wèi)下令逮捕胡蘭成,關入政治局牢房。在不知情看來,最吊詭的是,胡蘭成獲釋竟是日本方面威逼汪精衛(wèi)放人的結果。這不得不說胡蘭成機智敏銳,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1943年,抗戰(zhàn)勝利近在眼前,胡蘭成也看得出日軍大勢已去。此時,如果他仍一味與汪偽政權同流合污,抗戰(zhàn)結束之后,自己必定沒有好下場,汪精衛(wèi)自身難保的話又有誰來保他。與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在日本人面前討巧賣乖,將來也好給自己留個退路。 果然,胡蘭成如愿以償。 也是在這一年,他遇見了張愛玲。 24|喜鵲 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張愛玲,《第一爐香》 八月其獲,十月隕蘀。 1943年10月,胡蘭成在南京。那日明媚,他閑來無事,坐在院中的藤椅上,難得秋光尚好,他便拾起手邊的雜志,是蘇青寄來的《天地》月刊。發(fā)刊辭寫的真是大方,他不禁感慨。真是難為蘇青也有這樣落筆灑然的時刻,他想。蘇青,他是認識的。 平日,未見忙碌的時候,胡蘭成也會提筆寫幾頁小品文。因為在雜志《人間》上發(fā)表過兩篇文章,遂與雜志主編吳易生有了來往,又因為吳易生的緣故,胡蘭成結識了蘇青。蘇青與胡蘭成都是浙江人,既是同鄉(xiāng)又是同行,皆是以文為生的人,盡管蘇青寫的是小說,胡蘭成寫的社論。 他信手翻著,偏就翻到了那一篇《封鎖》。書報雜志他不常看,卻不想今次遇到這個小說,讀了才不過一二節(jié),他便一陣心驚。閱畢之時,更覺有此文令人拍案叫絕之好。一貫恃才傲物的胡蘭成,不知世上竟有如此生花妙筆之人。隨即,他便去信蘇青盛贊此文,又問她,張愛玲是何人? 蘇青回信,只說張愛玲是女子。待下一期《天地》寄至,上面又有張愛玲的文字,這一回,還印上了她的照片。見了照片,胡蘭成是一陣心花怒放。尚不曾與之相識,他已然是一回又一回不明所以地暗自高興著。在《今生今世》里,他這樣說:“我只覺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于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 青春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命運無常,胡蘭成被汪精衛(wèi)逮捕之時,連他自己怕是也不知今次一劫能否順利熬過。釋放歸家那日,已是1944年1月24日,正值農歷除夕。想必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他舉目仰看,大約也會心有飄零滄桑之感吧。 胡蘭成天生是個情種。大概也只有胡蘭成,能在這旦夕禍福之際,還惦念著兒女情長之事。一周以后,胡蘭成回到上海。剛下火車,他便去尋蘇青。見到胡蘭成,蘇青也高興。畢竟相識一場,見他安然無恙,總是一種安慰。胡蘭成還記得蘇青去街上陪他吃了蛋炒飯,而后,一起去了蘇青的寓所。 當下,胡蘭成終于忍不住開了口,向蘇青尋張愛玲的住址。他要去找張愛玲。也只有胡蘭成如此不知顧慮,冒昧前往。蘇青猶疑,胡蘭成此舉到底是有些唐突的。蘇青尚有此感,又何況是張愛玲呢。而蘇青的這一點“猶疑”也頗值得玩味。 胡蘭成的原話是這樣寫的,“問她要張愛玲的地址,她亦遲疑了一回才寫給我,是靜安寺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作者按:張愛玲成名之后搬去了姑姑的樓上獨居)”。據說,胡蘭成與蘇青之間也有過一次床事。在《小團圓》里,文姬的原型是蘇青,文姬向盛九莉也提過這次床事。胡蘭成之風流成癮,可見一斑。 此處,胡蘭成說蘇青“遲疑”,實在顯得動機可疑,怎么讀都仿佛是在暗示蘇青對他那一點意猶未盡、無力隱藏的在乎。寫女子時,胡蘭成向來下筆仔細,一點風流不會放過,一點丑陋不會提起。偶爾說兩句非得坦白不可的話時,也定會用另一種方式去彌補、粉飾。在揚長避短這件事情上,胡蘭成可謂天賦異稟。 翌日。胡蘭成來訪,在張愛玲意料之外。如此,張愛玲定毫無準備,自然不能輕易見客。她凡事仔細,尤其在旁人面前,斷不能接受自己做出什么令彼此不稱心的行徑,絕不愿意給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此,張愛玲沒有給胡蘭成開門。 此舉,想必令胡蘭成詫異。吃了閉門羹,胡蘭成心中難免憮然,但他不是知難而退的人。張愛玲越是冷傲,他反倒更覺有趣。離開之前,胡蘭成便從門洞里塞進了一張紙條,留下了自己的名姓和電話。如此姿態(tài),他是明擺著硬要闖入張愛玲的世界的。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寫了自己一生經歷過的八個女人。唯有寫到張愛玲的時候,他未敢將自己的姿態(tài)放得太高,雖然謹慎之余仍無法自控地要表現出自己的好,以及旁人對他的神魂顛倒。張愛玲從來不是好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