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在1956年親著《profilesincourage》的譯版,該書在第二年便獲得普利策傳記獎。書中八位參議員分屬不同黨派,沒有哪個黨派獨擅其美,也沒有哪個黨派代表了**的、真正的公義和民主,但是肯尼迪講述了這八位議員的共同點,他們都為了堅持自己內(nèi)心認定為國為民的正確之事,心生磅礴的政治勇氣,敢于面對天下針議,飽受所屬黨派和地方選民的壓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是否曲直,交由歷史來判斷。本書簡介: 本書是肯尼迪在1957年獲得普利策傳記獎的作品,原書名為ProfilesinCourage。書中描述的是八位美國參議員在參議院工作時表現(xiàn)出的勇敢和正直的行為,他們即使面對本黨和選民的反對意見,也堅定自己心中的信念,堅持自己認定的正確行為,因而遭受到了嚴重的批評,甚至犧牲掉自己的政治前途。然而歷史是公平的,時間會證明他們的行動是具有遠見性的、是正確的,時間會為他們正名。 本書也通過這八位參議員的故事,側(cè)面反映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建設(shè)強大國家的根本信念。 作者簡介: 約翰·F.肯尼迪,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tǒng),畢業(yè)于哈佛大學,1963年在德克薩斯州遇刺身亡,成為繼林肯后又一位“殉道總統(tǒng)”。 目錄: **部分建國初期的參議院1 **章傲慢自負的勇士——約翰·昆西·亞當斯8 第二部分南北戰(zhàn)爭前夕的參議院29 第二章見錢眼開的勇士——丹尼爾·韋伯斯特36 第三章霸道的勇士——托馬斯·哈特·本頓55 第四章參議院的中流砥柱——山姆·休斯頓75 第三部分內(nèi)戰(zhàn)之后的參議院95 第五章拯救總統(tǒng)的勇士——埃德蒙德·G.魯斯100 第六章**才干的政治家——盧修斯·拉馬爾125 第四部分20世紀的參議院151 第七章得理不饒人的勇士——喬治·諾里斯156 第八章堅定信念的勇士——羅伯特·A.塔夫脫180 第九章其他政治勇士195 第十章政治與勇氣206**章傲慢自負的勇士 ——約翰·昆西·亞當斯馬薩諸塞州 JohnQuincyAdams,1767—1848 亞當斯父子是美國建國后的半個世紀中,僅有的兩位未能連任的總統(tǒng),但他們的失敗——姑且稱之為“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對心中公眾利益毫不妥協(xié)地堅守,也在于同時代的人沒能達到他們給公共生活帶來的榮譽和公正的嚴格標準。 每當討論乏味、單調(diào)的議題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參議員約翰·昆西·亞當斯就開始坐不住了。在這個上座率只有五成的大廳中,他的馬薩諸塞州同僚,皮克林參議員正在用激昂的聲音批判1807年杰斐遜總統(tǒng)的貿(mào)易禁令,當時在座的參會者大都贊同他的說法,這樣的事情幾乎每次開會都會出現(xiàn)。此時正值一月份,連綿不斷的雨水已經(jīng)將華盛頓變成一片泥潭。約翰·昆西·亞當斯在整理桌子上散亂堆放的來自馬薩諸塞州的信件時,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封筆跡陌生并且信封上沒有附回郵地址的信。這個信封里面裝著一張非常精美的亞麻紙,當亞當斯讀完這封匿名信之后,猛地將這封信揉成團,丟進桌子底下的廢紙簍里面。信中寫道: 路西法,黎明的兒子,你是如何從天上掉下來的?出自《舊約·以塞亞書》。路西法在墮落前曾是天使長,拉丁文中有“拂曉的明星”即金星的意見。——譯者注。我們希望你不要永遠都不會墮落,亞當斯,要記得自己是誰;氐今R薩諸塞州來吧!回到你的故鄉(xiāng)!不要讓它毀滅!想想后果吧!請及時醒來! 一位聯(lián)邦黨人 亞當斯若有所思地回味著“一位聯(lián)邦黨人”這個詞。難道他不是*后一位聯(lián)邦黨總統(tǒng)的兒子?難道他不曾為聯(lián)邦黨政府效力而被派遣出使海外?難道他不是作為聯(lián)邦黨的一員被選入到馬薩諸塞州州議會,之后又被選入到聯(lián)邦參議院?如今,只是因為他沒有將自己黨派的利益放在國家利益前面,所以聯(lián)邦黨人就決定將其拋棄。這時的他心想:“我不會像你們拋棄我一樣拋棄你們。”這一晚,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的政治前途已經(jīng)非常渺茫,如今任期已經(jīng)快要結(jié)束,慢慢地,我確定自己會做回普通老百姓。而且,我的心里已經(jīng)做好充分準備。同時,我請求美善之源的圣靈讓我能夠為我的國家竭盡心力,請讓我的天職支配我的政治行為,而不要讓其他任何事情干擾我。 這篇日記表達的不僅僅是一位參議員當仁不讓的情感,而且還流露出一位清教徒政治家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約翰·昆西·亞當斯是清教徒政治家的杰出代表,就是這些清教徒政治家,給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政府留下了很多抹不去的印記。清教徒就好像是那怪石嶙峋的新英格蘭鄉(xiāng)村一樣,給亞當斯的世界涂上了一層底色,也就是對世界的態(tài)度,可以說清教徒為早期的共和黨人灌輸了一種主張、意見和宗旨。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他們都會擔負起如同上帝擔負的沉重責任感。他們深信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深信對自我的驚人管理。清教徒喜歡追求自由,然而他們又格外崇尚法律。非常有天賦的亞當斯,可以非常準確地找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平衡點。就如喬治·弗里斯比·哈爾所說,亞當斯以及那些清教徒的前輩們所擁有的智慧“用來討論那些精準嚴格的倫理學再適合不過了,他們可以明確地察覺到一些事情的對錯,并且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喜歡探索未知的學問以及辯論各種觀點,不僅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還可以控制言行……認定目標的亞當斯身上具有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和永不退縮的意志,無論是在面對敵人時還是在痛苦流放的時候,都會勇往直前”。 然而在亞當斯身上的這些特質(zhì)都跟當時的黨派陰謀、政治熱情水火不容。在他收到那封充滿了馬薩諸塞州聯(lián)邦黨的責備信之前,甚至在進入到參議院以前,亞當斯就已經(jīng)在他的日記里對清教徒從政的危險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我能感受到一股驅(qū)使我投身于政治紛擾中的強烈欲望,然而,要在這個國家從政,就一定要是政黨里面的一員,而我卻寧愿成為國家的一員。” 當亞當斯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母親愛比蓋爾·亞當斯告訴朋友們,兒子是他們夫婦親自施教的,亞當斯具有巨大的潛力,他一定會“在內(nèi)閣或捍衛(wèi)國家法律與自由”這一方面展示出他的能力。在美國像亞當斯一樣擁有這樣優(yōu)厚條件的人是非常少的:姓氏顯赫,一位堅持發(fā)展孩子自然天賦的優(yōu)秀父親,還有一位不尋常的母親。亞當斯生來就擁有可以實現(xiàn)成功和獲取快樂的條件,卻只少一樣——平靜的心靈。雖然他的一生獲得許多令人驚嘆的成就,但他的內(nèi)心卻時常受到無力感和挫敗感的侵蝕。雖然他一直恪守良知,用他那超眾的天賦助自己推開了成功的大門,可是亞當斯從剛開始就已經(jīng)感受到一種類似病態(tài)般的挫敗感。 九歲的亞當斯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將剛開始就給他帶來困擾的無力感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包括他那早熟的心智。 父親大人: 收到您的來信要遠遠比我寫信更讓我高興。寫作不是我所擅長的,我太三心二意了,在我腦子里裝的是各種玩耍的游戲,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媽媽為了讓我學習,煞費苦心。這使我感到十分羞愧。我才剛開始讀羅林的《古代史》第三卷,如果按照原計劃,那么現(xiàn)在應該讀完一半了,但是我沒有做到。這一周,我下定決心要更加勤奮,要求自己一定要讀完第三卷的一半內(nèi)容。要是可以完成的話,在本周末也許我可以給自己一個稍微好一點的評價。我希望在如何合理利用時間這方面,您可以再給我一些指導,指導我如何分配學習和玩耍的時間,我會謹遵您的教誨。 帶著更好成長的決心,致我親愛的父親。 您的兒子,約翰·昆西·亞當斯 然而在三十六年之后,已經(jīng)成為哈佛大學教授、合眾國參議員以及駐歐洲多個大國的亞當斯非常哀傷地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如今的我已經(jīng)四十五歲了,三分之二的生命都已經(jīng)流逝走了,可是依然沒有為我們的國家做出什么好的貢獻!瓚卸、病痛、感情用事再加上性格羸弱,這些都把我從正確的道路上拽離,這樣總會讓我感到我所有的努力將付之流水。 之后在他七十歲時,已經(jīng)擔任過總統(tǒng)、國務卿還有國會議員這些顯赫職位的亞當斯依然這樣嘆息著,“生命中都是接二連三失望的事情,我?guī)缀鯖]有辦法回想到自己事業(yè)上成功的瞬間”。 雖然亞當斯一直這樣輕看自己的一生,但是他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卻是無與倫比的。他在八十歲高齡的時候在首都逝世,在我們這個國家像約翰·昆西·亞當斯這樣擔任過十分重要的職位以及經(jīng)歷過歷史大事件的人,可以說是前無來者,比如說曾擔任過駐普魯士公使、駐英國公使、駐荷蘭公使、州參議員、聯(lián)邦參議員、美國總統(tǒng)以及眾議員(亞當斯也是惟一一位由卸任總統(tǒng)后又當選聯(lián)邦眾議員的人。)。在美國獨立革命、1812年戰(zhàn)爭(第二次獨立戰(zhàn)爭)還有美國內(nèi)戰(zhàn)的預演中,他一直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日記中曾經(jīng)提到多位有志之士,他們包括山姆·亞當斯(親屬關(guān)系)、華盛頓、約翰·漢考克、約翰·泰勒、托馬斯·哈特·本頓、杰斐遜、富蘭克林、林肯、約翰·杰伊、詹姆士·麥迪遜、詹姆士·門羅、約翰·馬歇爾、拉法葉、亨利·克萊、約翰·C.卡爾霍恩、威廉·羅伊·葛里森、丹尼爾·韋伯斯特、安德魯·杰克遜、詹姆斯·布坎南、安德魯·約翰遜、杰斐遜·戴維斯等這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 雖然亞當斯可以說是美國政治家中*有天賦的一個,但他并沒有那種在一般意義上可以帶來吸引力的性格特質(zhì)。然而這種固執(zhí)己見并且毫不屈服的性格形象卻別有一番高貴與魅力:他的自我批評總會比*嚴厲的敵人更不留有余地,他身上有其獨有的正義感,他就這樣被自己的良心指引著不斷向前,并視之為對作為人生榜樣的父母的一種深沉義務。 在亞當斯的政治生涯中,也就是他在擔任總統(tǒng)以及參議員的過程中遭受到的打擊以及挫敗,都來自于亞當斯在政治上的疏忽。在這里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亞當斯父子是美國在建國后五十年里,僅有的兩位沒有能夠再次當選總統(tǒng)的人。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毫無保留的堅守自己心目中的公眾利益,同時也是其同時代人未能達到兩人帶給公共生活的高標準的榮譽與正直而導致的。 講亞當斯的故事一定脫離不了老亞當斯。正如塞繆爾·艾略特·莫里森所說的那樣,約翰·昆西·亞當斯“徹頭徹尾是一名亞當斯”。兒子對父親全心全意的忠誠超越了一切,父親也對兒子無比的支持,這為冰冷無情的政治增添了些許溫暖的色彩。聯(lián)邦黨領(lǐng)導人哈里森·奧蒂斯后來這樣寫道:“這真是奇怪的家族!我認為他們是同一物種的變形,都展現(xiàn)了才華和道德感的結(jié)合,他們性格中的激情和偏見,似乎是有意用來使自己目標受挫,使朋友尷尬的!奔s翰·昆西·亞當斯從小生長在嚴厲的清教徒家庭,母親從小就教導他要效仿聞名遐邇的父親。在擔任參議員期間,父親一直給予他支持和贊許,即使同事和朋友們紛紛棄他而去時也是如此。 約翰·昆西·亞當斯一直全心全意地捍衛(wèi)父親,即便在老亞當斯去世之后。亞當斯在杰斐遜的著作中讀到了杰斐遜在三十五年前寫的信,當時杰斐遜和老亞當斯是政治對手(后來兩人恢復了友誼),他仍然對于杰斐遜所謂的背叛怒中火燒。亞當斯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杰斐遜對我父親的兩面三刀、背信棄義等行為,實在是無法忍受!眮啴斔箾]有領(lǐng)會到,他所認定的杰斐遜的“陰謀詭計”只是后者天才治政的一個佐證,他也沒有理解聯(lián)邦的制衡體系是如何運作的。 亞當斯未能理解政治現(xiàn)實*初表現(xiàn)在他擔任參議員期間,這段期間并不是亞當斯一生中成果*豐盛并且*有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但是他的宿命在這一屆任期就已經(jīng)可以清晰預見了,這是一位政治家給公共服務帶來的受人尊敬的美名、科學的方法,他惟一的抱負就是堅守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和原則。他的經(jīng)歷表明,不管身具何種稟賦,都不可能使他在美國政治生涯中一帆風順。 在老亞當斯總統(tǒng)連任競選敗給杰斐遜后,結(jié)束了在海外的外交生涯,亞當斯回到波士頓,順理成章地在其父親的黨組織中成為了活躍分子。他將聯(lián)邦黨尊為發(fā)展海軍的支持者、抵擋法國大革命影響的“定海神針”,以及憲法的奠基者。 但當這位年輕的前外交官以聯(lián)邦黨一員的身份被選入馬薩諸塞州州議會不久后,他就大膽的表現(xiàn)出對狹隘黨派主義的輕視。成為州議員僅四十八小時的他,在還未向年長的同僚征詢意見的情況下,提議給予民主共和黨(杰斐遜派)在州長的顧問委員會中合理的代表權(quán)。亞當斯后來提到,這一非黨派的獨立行動“標志著我全部政治生涯中的原則,從當日到現(xiàn)在,我一直堅守它”。 不久后,年輕的亞當斯又被選舉為參議員,州議會的同事們也許單方面認定,這個榮耀或許能給亞當斯對聯(lián)邦黨的義務作個提醒。 但當這個年輕人在同事的協(xié)助下距離為國家服務的理想越來越近時,絢麗的夢想?yún)s遭遇到現(xiàn)實的阻礙而破碎了。原來在他剛當選為參議員的時候,心懷嫉妒與敵意的蒂莫西·皮克林(老亞當斯曾經(jīng)撤掉其國務卿的職務)填補一個短期空缺的職位,被選為亞當斯在參議院的同僚。約翰·昆西·亞當斯心中非常明白皮克林對整個亞當斯家族的敵意。在老亞當斯擔任總統(tǒng)期間所表現(xiàn)出的自主和獨立使聯(lián)邦黨議員對他充滿懷疑和厭惡,而皮克林這個勢力強大的聯(lián)邦黨參議員將會把所有對父親的不滿和厭惡全部發(fā)泄在自己身上。杰斐遜的民主共和黨參議員也不會給予他同情,畢竟前者剛剛完成了反對老亞當斯及其簽署的《關(guān)于制止外國人反美及制止煽動言論的法律》這一艱難“戰(zhàn)役”。亞當斯在日記里寫到“心靈*為迫切召喚的莫過于堅定、耐心、冷靜和克制”。像典型的清教徒紳士一樣,他決心前往華盛頓捍衛(wèi)自己所設(shè)立的自律標準。 亞當斯抵達華盛頓后,立即對新任參議員的循規(guī)蹈矩和黨派歸屬嗤之以鼻。因為家里有人生病,他錯過了關(guān)于杰斐遜總統(tǒng)購買路易斯安那地區(qū)的條約的投票,但是由于亞當斯是這項史無前例的領(lǐng)土購買的支持者,同時也是惟一一位投票贊成這筆一千一百萬美元國庫開支的聯(lián)邦黨人,因而在兩黨內(nèi)迅速掀起了軒然大波。由于秉持民主立場,他同時也為在路易斯安那地區(qū)居民身上強加的苛政雜稅而鳴不平,這也引起了民主共和黨同僚的側(cè)目。亞當斯作為一位具有超越美洲大陸視野的美國人,他極力贊同杰斐遜將拿破侖逐出北美并給國家?guī)砀粡姷呢S功偉績,聯(lián)邦黨同僚對他的立場表現(xiàn)出瞠目結(jié)舌,而亞當斯可以做到統(tǒng)統(tǒng)無視。聯(lián)邦黨人*終的興趣所在是維持新英格蘭的領(lǐng)導權(quán),擔心西進擴張會削弱東部地區(qū)商業(yè)城市的經(jīng)濟和政治影響力,會動搖東部地區(qū)的地位,也導致了杰斐遜派在國會中占據(jù)永久多數(shù)席位。雖然來自馬薩諸塞州的年輕聯(lián)邦黨人亞當斯無視他們的態(tài)度,但聯(lián)邦黨人的熊熊怒火卻因他參與了杰斐遜派慶祝購買路易斯安那地區(qū)的宴會而被激起了。 亞當斯在當晚的日記中抱怨:“宴會并不佳,祝酒次數(shù)太頻繁!钡沁@場算得上是波士頓**雅酒店水準的宴會,也頗令人懷疑亞當斯是否值得去赴宴,因為他的聯(lián)邦黨朋友把這當作是他背信棄義的*終證據(jù)。 亞當斯與皮克林決裂時,站在皮克林一方的著名聯(lián)邦黨人西奧多·萊曼寫道:“詛咒這個小混球,他真像他爹啊!”不過亞當斯對一位聯(lián)邦黨政治家的觀點如圣旨般尊奉,那就是他的父親約翰·亞當斯。他一生追隨父親的政見,而父親的肯定,完全消弭了他父親的聯(lián)邦黨潑給自己的全部臟水。約翰·亞當斯在信中對兒子說道,“我支持你在路易斯安那事件中的所作所為,雖然我認為它會不受北部諸州的歡迎,但是我想你應該是對的”。 亞當斯在日記中總結(jié)了在參議院的**個月的情形: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終于有機會體驗了堅持自己的信念是件多么危險的事。不盲從這一方或另一方成為了一項罪責,黨同伐異之風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這個國家,如果想聽從良心的指令,就必須要犧牲前途,甚至就連我曾經(jīng)擁有的個性和名聲都保不住。但我已經(jīng)下定決心,即便不能為國犧牲,至少為人處世要聽從內(nèi)心的思考。 驕傲的姓氏讓這位年輕的參議員亞當斯逐步變?yōu)榱松贁?shù)分子。他個人的言談舉止使得結(jié)交親密盟友變得困難重重,即使他的政治哲學并沒有太不入主流,但是由于他姓亞當斯,是一位恪守良心、不知變通、不近人情的人,是聯(lián)邦黨的叛徒、有一位不受歡迎的父親,羽翼未豐的年輕參議員亞當斯既得不到也找不到政治上的聯(lián)盟和影響。 在參議院履新僅十天的時候,亞當斯就惹惱了前輩參議員——因反對要參議員為三位剛?cè)ナ赖膼蹏叽骷喍まq三個小時。他的提議并不是很有說服力,他指出如果通過“與參議院性質(zhì)完全無關(guān)的討論”而使該決議不違憲法,那么,該決議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他在接下來的一場彈劾聽證會上的表現(xiàn)又使同僚瞠目結(jié)舌——他要把所有曾在擔任國會議員期間對彈劾決議投贊成票的參議員全部廢黜。之后他表現(xiàn)了頑固的獨立自主個性,他以一個人的力量反對即將進入執(zhí)行程序的議案,因為他覺得該法案實際上只是在“裝門面”,惟一的目的是為了在會議紀要里表明做了很多的工作。 如果說聯(lián)邦黨不喜歡這個“小混球”超過了他的父親,那只能說浪費了喜愛亞當斯的那些聯(lián)邦黨人的一片心意。亞當斯對聯(lián)邦黨人的行為越來越感到不齒。這位國家主義者年輕時代在海外生活多年的經(jīng)歷使他不可能放棄對國家利益的追求,轉(zhuǎn)而接受聯(lián)邦黨這一親英國的狹隘宗派世界觀。他被馬薩諸塞州議會的一位前同事公開指責為“馬基雅維利分子”。但是他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他覺得作為一名參議員,自己能確定符合馬薩諸塞州的*好利益在哪里,“如果聯(lián)邦主義的意義在于將英國海軍視為保衛(wèi)我們自由的‘救世主’的話,那么我寧愿做一名政治的異端”。 1804年前后,有許多參議員被黨中領(lǐng)袖扣上了政治異端的“帽子”,他們通過在民眾中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來和這頂“帽子”帶來的壞影響做斗爭。這一做法隨著19世紀初普選權(quán)的確立,變得更加有效了。但約翰·昆西·亞當斯沒有這么做。一位參議員同僚說道:亞當斯從來不問政治上可以如何大做文章,他把每一件到手的公共法案看作為歐幾里得歐幾里得:古希臘著名數(shù)學家、歐氏幾何學開創(chuàng)者,被稱為“幾何之父”。——譯者注的幾何學抽象命題,他拒絕“通過討好選民的偏私見解、操縱他們的激情、迎合他們易變的觀點而假裝與選民們打成一片”,并且認為選為參議員并不具有“被他們的選民意愿所麻痹”的義務,他把這些行為稱之為“職業(yè)愛國者”,他對利用這種方式來獲得政治生涯成功的人表示不齒。老亞當斯在多年前提出的清教徒政治家原則,“官員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上帝的仆人”一直是他行動的指南針。 如果今天亞當斯身處參議院,我們會敬重他的非黨派作風,欽佩他的勇氣與決心,但我們也許不會喜歡他本人。很顯然,他孤立于兩邊政黨,兩邊的同僚都不喜歡他,他的獨立立場和真知灼見被他所激起的敵對情緒消弭了。亞當斯對他自己在政治上日益受到孤立其實有所察覺,這可以從他的日記看出:他抱怨自己“除了進行無用的反對之外無事可做”,“過去發(fā)生的一切使我敢斷言,現(xiàn)在的參議院,無論我提出何種修正方案都不可能通過”,“因為這一提案,我已經(jīng)受到太多的責備與辱罵”。他還提到,“有些人恨我入骨,甚至勝于對任何原則的愛”。*讓他受傷的是皮克林對他的輕蔑舉動,他感覺到他的同僚們“完全放棄了對錯之所在,唯權(quán)宜是取”。 直到1807年,黨方與亞當斯之間才變得水火不容。亞當斯除了被黨內(nèi)重要人物指責外,還被他的一大部分選民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是亞當斯與黨方?jīng)Q裂的導火索。隨著美國的船只被扣下,貨物被充公,船員被當作英國屬民征入英國海軍中服役,成千上萬名船員被劫走,美國船只因缺少船員而在汪洋大海中丟失,即便那些能“證明”自己是美國公民的船員都無法歸國。美國與英國的關(guān)系日益惡化,激起了亞當斯的愛國本能。船只被攻擊的聯(lián)邦黨商人認為這一問題的惟一解決方案是對英國人進行安撫和姑息。亞當斯對這種綏靖態(tài)度感到非常憤怒。甚至他的聯(lián)邦黨同僚也設(shè)法為英方的囂張做法開脫,含糊其辭地討論英國在對法戰(zhàn)爭中的難處,并且指責美方對法國的態(tài)度太過友好。1806年,亞當斯毫不掩飾對此態(tài)度的鄙視,他在日記中寫道,“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他發(fā)起并推動了譴責英國對美國船只挑釁行為的一系列解決方案,并敦促總統(tǒng)向英方要求返回或賠償被扣船只。當然,就像當初亞當斯支持一項限制英國進口的提案時那樣,他的這個提案又遭到聯(lián)邦黨員的強烈反對。事到如今,亞當斯完全成了一個無黨無派之人。 1807年夏,因拒絕被搜查也拒絕交出被英方指為英籍的四名海員,護衛(wèi)艦切薩皮克號在弗吉尼亞海岬被英國軍艦利奧波德號瞬間擊沉,美國水手傷亡多人。怒火中燒的亞當斯決心已定,認為無論什么黨派,對于這一不可饒恕的暴行應該馬上著手進行強有力的反擊。他懇請當?shù)芈?lián)邦黨官員在波士頓組織抗議暴行的市民大會,卻被拒絕了。一位聲名顯赫的聯(lián)邦黨要人還試圖要替利奧波德號的攻擊尋找借口,亞當斯聽到后勃然大怒,而此時共和黨正組織本周在州議會召集類似的群眾大會又讓他略感欣慰。 聯(lián)邦黨的報紙警告大眾,“正人君子”不應該參與共和黨這種像“一場無序喧鬧的集會”一樣的群眾大會。但亞當斯參與起草了該群眾大會的宣言,向總統(tǒng)請愿,表示愿以身家性命支持“任何激烈的反制措施”,但他拒絕擔任大會主席。 聯(lián)邦黨人憤怒了。他們假惺惺地表示支持總統(tǒng)的行動并匆匆召開了一個官方的市民大會,同時他們公開表示,因為亞當斯公開勾結(jié)共和黨,他應該“以叛黨罪被處以極刑,并且和本黨不再有任何關(guān)系”。亞當斯后來追憶道,“使我從此永不見容于聯(lián)邦黨”的正是這一事件。 1807年9月18日,杰斐遜總統(tǒng)召開國會,通過了一項終止所有國際貿(mào)易的禁運令以報復英國。這項禁運令對美國**的貿(mào)易州馬薩諸塞州來說是場大災難。促成這項法案的人正是這位來自馬薩諸塞州的亞當斯,他在參議院中挺身而出,要求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并被任命為該委員會主席,是他提交了阻止英國艦船進入美國海域的個人提案,也提交了禁運令提案。 在特別委員會完成任務后,委員們陸續(xù)進入?yún)⒆h院時,亞當斯對一位同僚說,“這一法案恐怕會賠上你我在參議院的位子,但是個人私利應該為公共利益讓路! 但是這句話卻成為一個不好的預言。在亞當斯不斷努力之下,禁運令成為一項法令,然而這時在馬薩諸塞州卻爆發(fā)了一場抗議風暴,這場抗議的氣勢可以與當年的波士頓茶黨相提并論。在馬薩諸塞州聚集了很多美國的商船,包括造船業(yè)還有捕魚業(yè)。因為禁運令的實施,造船業(yè)和捕魚業(yè)完全停滯了,摧毀了商船的一切貿(mào)易來往。于是又牽扯到經(jīng)濟,經(jīng)濟停滯就會引起銀行的破產(chǎn),人民三餐不繼,居住的人們會紛紛從馬薩諸塞州遷了出去。所以不管是商人或者是海員,都無法相信這樣的法令是有利于他們的。就算是新英格蘭的農(nóng)民們,他們也發(fā)現(xiàn)市場上農(nóng)產(chǎn)品供過于求,但是出口的渠道又被徹底地關(guān)閉了。 聯(lián)邦黨堅稱,總統(tǒng)杰斐遜想要利用禁運令,毀掉新英格蘭的繁榮,向英國發(fā)起挑釁,挑起戰(zhàn)火,而且還在暗中相助法國。即使新英格蘭的共和黨沒有為總統(tǒng)的法案采取任何的辯護,但是聯(lián)邦黨還是順利地將馬薩諸塞州參眾兩院多數(shù)席位奪取到了。新英格蘭脫離聯(lián)邦逐漸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雖然杰斐遜和他的禁運令受到大家一致的反對,但是馬薩諸塞州的商人、聯(lián)邦黨人以及其他的市民對他們的參議員亞當斯的倒戈更是無法容忍的。北安普頓的報紙辱罵道:“簡直是像腐食動物一樣的敗類。這位野心勃勃的政客像水陸兩棲的動物,有時在陸地上討生活,有時一頭扎入水里,到*后滿身泥漿!碑敃r塞勒姆的報紙還這樣提到,說亞當斯是“專務追逐出風頭之人……處處討執(zhí)政黨的歡心”,是一位“代表拿破侖的參議員”。還有格林菲爾德的報紙也將他視作是全黨的叛徒,“完全背叛了他父親老亞當斯的美德”。隨后在波士頓的那些富裕的、有影響的、有修養(yǎng)的人士,都一一跟他絕交了。當時有一位波士頓的重要人物得到邀請參加一個晚宴,當?shù)弥獊啴斔挂惨サ臅r候,就果斷地拒絕了:“我是不會和那個叛徒同坐一桌的。”一位聯(lián)邦黨的重要人物曾幸災樂禍地給在華盛頓的聯(lián)邦黨的支持者這樣說:“他(亞當斯)像往常一樣按時來到州政府大街,但是所有人都裝作不認識他! 亞當斯就這樣變成了一位孤家寡人,但是他還沒有那么孤獨。他給他的母親寫信說:“我被在波士頓和州議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朋友所棄絕,感謝上帝,我的父母并沒有放棄我!碑攣啴斔**次受到同鄉(xiāng)們無情攻擊的時候,亞當斯就向他的父親道出了心聲。老亞當斯之后給兒子回信,在信中說兒子現(xiàn)在的處境非常明顯,是很痛苦的: 現(xiàn)在的你已經(jīng)沒有任何黨派的支持了。你擁有非常獨立的精神,你有一顆耿直的內(nèi)心,還有非常出眾的心智,因此那些受到黨派教條禁錮的他們是沒有辦法能夠真正地理解你、相信你的!驼J定這是命中注定的事也無妨,……你做出這樣決定的時候,就應該預知到會有這樣的一個結(jié)局,根本不用為之感到后悔。對此我的建議是,繼續(xù)走你所選擇的這條路,只是希望你可以更加收斂、謹慎一些,因為我認為這條路是正義之路。 然而,在那些以前支持前總統(tǒng)老亞當斯的人們眼里,由于其子亞當斯的所作所為,整個亞當斯家族都應該被視為是有罪的。加德尼爾是一位紐約州參議員,他叫囂道:“所有人都看清了他(亞當斯)的叛黨行徑”,“我希望上帝在二十年前就把布倫特里(亞當斯一家的故居在馬薩諸塞州布倫特里)的這個高門大族打入地獄,打入十八層地獄。”然而面對種種叫囂,老亞當斯與亞當斯依然并肩站在一起。當時老亞當斯還這樣寫道:“聯(lián)邦黨的支持者詆毀你不是聯(lián)邦黨人。我希望他們以同樣的口氣來罵我,因為我早已摒棄這個黨派,現(xiàn)在聯(lián)邦黨的名號、性質(zhì)和做法簡直一無是處! 因為有父親老亞當斯的不斷支持,在這場戰(zhàn)斗中,亞當斯堅定地站在了擊敗老亞當斯的杰斐遜總統(tǒng)這一邊!亞當斯還是如從前那樣從不妥協(xié)、從不退縮,深刻地展示了清教徒的風尚。之后亞當斯在跟父親的通信中提到,有一位波士頓的政治傾向非常明顯的牧師對他進行攻擊,這個牧師“態(tài)度粗魯,極為不禮貌,我便告訴他,考慮到他的年齡,我只會說一句話,他還需要學習一門課程:基督徒的仁慈”。之后他的同僚,也就是皮克林在寫給州議會的一封公開信中極力地詆毀他,當時馬薩諸塞州成千上萬的人都讀到了這封公開信。事后亞當斯也回復了一封,在信中對聯(lián)邦黨進行了批評,說他們是落入門戶之見,太過守舊,根本沒有愛國之心,這些根本不應該放在“地理位置、黨派偏私或者行業(yè)利益”這樣的基礎(chǔ)上來決定,在信中還責怪皮克林媚外的胡亂論調(diào):“雖然英國有千艘戰(zhàn)艦足以摧毀我們的商業(yè),但它始終沒有這么干! 在1808年5月底的時候,聯(lián)邦黨主導的州議會開始召集,那個時候就像馬薩諸塞州的共和黨州長在寫給杰斐遜總統(tǒng)的信中所說的那樣,這一屆的州議會“只有一項主要目標,那就是摧毀亞當斯的政治生涯及其個人前途”。參議院和眾議院召集之后,州議會就立即將亞當斯的繼任者選了出來。而此時距離亞當斯的任期屆滿足足提早了九個月!接下來的行動,就是即刻通過決議催促其聯(lián)邦參議員盡力爭取廢除禁運令。 亞當斯察覺到,“這一改選是非常倉促的,其惟一目的就是驅(qū)逐我,因為根據(jù)慣例,要到州議會的冬季會期才會選出我的繼任者”。他認為,那些決議案所命令“參議員們走上的道路,**不是我的見解能夠茍同的,也不是我的性格可以容忍的”。 這時的他只剩下一條“獨木橋”可以走了。隨后,他辭掉了在參議院的職位,為的是捍衛(wèi)將他父親趕下總統(tǒng)寶座的那些共和黨人的政策。 之后他還這樣寫著:要是為了能夠保住這個位子,“要我放棄個人的**自由,放棄我自己內(nèi)心對何為正確的事的判斷,那是絕不可能的”。 *后我還要再加上一句,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一直都沒有后悔過,就算是受到了比現(xiàn)在還要慘十倍的冷落或者貶謫,如果需要,我還是會繼續(xù)去做的。 亞當斯給那些批評他“在這樣重要的時候選擇辭職”的人的信中說,要是沒有他在參議院的那一票,杰斐遜總統(tǒng)的外交政策很有可能就不會成功,“我敬畏我的選民們的權(quán)威,公開違背他們的意愿讓我非常痛苦……同時,我也將會捍衛(wèi)他們的利益,反對他們的狹隘思想,用盡我的力量去激怒他們,去救贖他們,以使他們免于受自己錯覺的欺騙”。 亞當斯在受到聯(lián)邦黨人的憎惡、共和黨人的懷疑之后回到了私人生活中。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又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然而他一直都沒有忘記這一段插曲,也沒有放棄他的良心與勇氣。在亞當斯以無黨派身份擔任總統(tǒng)的時候,有一次大家高舉著手里的杯子,并高呼祝酒詞“愿他勝利,使敵人潰不成軍”,丹尼爾·韋伯斯特又冷冰冰地加上了一句“就如同他一貫對他朋友做的那樣”。之后,在他從白宮卸任之后沒多久,也就是1829年,亞當斯就被普利茅斯地區(qū)的選民邀請,擔任代表普利茅斯的國會眾議員。當時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勸他不要接受,他自己也特別希望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為自己的父親老亞當斯撰寫傳記,但*后他還是答應選民們,如果自己能夠當選,就必定會效勞。同時,他提出兩點鮮明地意見:**,他不會去給自己拉票;第二,如果當選,他將會是一位獨立于任何黨派以及選民以外的國會眾議員。結(jié)果就在這兩點基礎(chǔ)之上,他*終以多數(shù)票獲選,成為國會眾議員,一直到他逝世為止。在擔任國會眾議員的這段時間里,也許是他一生中*為輝煌的篇章。身為一位“雄辯老政治家”的他,利用自身高貴的地位以及充沛的精力,將身心全部放在反對奴隸制的斗爭中去。 亞當斯以獨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國會中。對于這位前參議員而言,二十二年之前曾經(jīng)帶著恥辱離開,可以說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特殊經(jīng)歷!拔耶斶x為第二十一屆國會眾議員”,他十分驕傲地在日記中這樣寫著,“除此之外再也不會有什么其他的選舉或者任命可以讓我這么愉快。就連被選為美國總統(tǒng)所帶給我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也不及它的二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