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心病》中最早的一篇《孩子,你怎么會這樣想》始發(fā)于1993年8月,迄今整整16年。可以打兩場抗戰(zhàn)的兩個八年,本人所批評的時弊并沒有與時俱衰,崇拜反美“英雄”薩達姆的“孩子”并沒有減少,“權(quán)力資本”、“市長經(jīng)濟”、“紅與黑(合流)”、“職業(yè)殺手”、性交易”之類我上世紀在時評中討論的事件有增無減;但是,仍然可以說中國社會取得了巨大的歷史進步,這里面公民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與時評繁興有互為因果的聯(lián)系。書中時評談論的話題立此存照的歷史紀錄價值是勿庸置疑的。在當下,則更多地是文本價值: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些社會問題,作者的一家之言是否有幾分道理?作者用什么樣的表達技巧適度妥協(xié)來實踐“表達權(quán)”,言人所未能言的? 目錄: 總序:你必須撫摸他們,他們是中國跳脫的心 序:呈90度角前進的鄢烈山 第壹輯資本與權(quán)利 癡人說夢 拒絕金庸 孩子,你怎么會這樣想 哀小丹 “權(quán)力資本” 道德“懸棺” “市長經(jīng)濟” 對內(nèi)開放 職業(yè)殺手 “波爾大哥”,永別了? 工友們,談判去! 順應世界潮流總序:你必須撫摸他們,他們是中國跳脫的心 序:呈90度角前進的鄢烈山 第壹輯資本與權(quán)利 癡人說夢 拒絕金庸 孩子,你怎么會這樣想 哀小丹 “權(quán)力資本” 道德“懸棺” “市長經(jīng)濟” 對內(nèi)開放 職業(yè)殺手 “波爾大哥”,永別了? 工友們,談判去! 順應世界潮流 --戊戌變法百年祭感言 性交易 追問的權(quán)利 人權(quán):人的權(quán)利 你憑什么先富 第貳輯公民與法律 從臣民社會到公民社會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 殺人的理由 論幸災樂禍者的心態(tài) “愛國賊” 教育不公乃最大的不公 專權(quán)使人變成鬼 生不逢時胡文海 從“公檢法”到“法檢公” 權(quán)錢結(jié)盟新階段 評仇和升遷的所謂“突破意義” 媒體為何厚愛毛東東 第叁輯常識與邏輯 張維迎“站”在哪里說話 兩種傲慢都要不得 沒有職工參與的“改制”難稱合法 “理性”豈能排斥“直覺” 向阿卡耶夫致敬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冤民 站在全民族立場講述中國抗戰(zhàn) 刀匪都市化的“三理” 向何祚庥請教兩個邏輯問題 再與何祚庥先生談幾點基本常識 …… 第肆輯道德與制度 第伍輯良知與心病同一般同齡的雜文家比,鄢烈山的優(yōu)勢確實表現(xiàn)在他勤奮讀書帶來的較為深厚的學識功底。他讀歷史,讀野史,對當代的東西也不生疏。 ——著名雜文家牧惠 鄢烈山的可貴在于,他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又善于思考和敢于思考,突破了一些思維定勢,從一些人們習見的世態(tài)、現(xiàn)象、問題中,進行挖掘和探究,說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由于他具有較豐富的學識,環(huán)繞問題,旁征博引,有助于立論的雄辯性。針砭時弊,頗露鋒芒。 ——作家曾卓 鄢烈山的雜文針砭時弊,指斥腐敗;諷刺辛辣,愛憎分明;關(guān)心民生疾苦,充滿人文精神。 ——評論家張守仁 同一般同齡的雜文家比,鄢烈山的優(yōu)勢確實表現(xiàn)在他勤奮讀書帶來的較為深厚的學識功底。他讀歷史,讀野史,對當代的東西也不生疏。 ——著名雜文家牧惠 鄢烈山的可貴在于,他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又善于思考和敢于思考,突破了一些思維定勢,從一些人們習見的世態(tài)、現(xiàn)象、問題中,進行挖掘和探究,說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由于他具有較豐富的學識,環(huán)繞問題,旁征博引,有助于立論的雄辯性。針砭時弊,頗露鋒芒。 ——作家曾卓 鄢烈山的雜文針砭時弊,指斥腐敗;諷刺辛辣,愛憎分明;關(guān)心民生疾苦,充滿人文精神。 ——評論家張守仁 鄢烈山的雜文寫作由一種文學行為而形成“鄢烈山現(xiàn)象”,它的產(chǎn)生意義的場所可以說已經(jīng)越出了文學的邊界,更多地介入到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之中,這就是鄢烈山現(xiàn)象的價值、意義之真正所系。他的雜文所做的除了對現(xiàn)實和自我進行拷問之外,也是在對每一個世人的靈魂進行拷問。這些拷問使人反省、醒悟和得到慰藉,有時也令人痛苦和尷尬,同時使其得到某種療救。 ——評論家劉小平退伍軍人彭俊榮這樣的漢子如果在憤激中失去理智,不就是又一個“胡文!眴幔2003年7月12日西安《華商報》刊載了一張令人心悸的新聞照片,一個70多歲的老人在咸陽市下屬興平市政府大院被3名市府保安打得大小便失禁,躺在冰涼的水泥地上昏迷8小時無人管……假如這個老人有兒子孫子,他們在暴怒之中什么干不出來呢? 2003年7月下半月號的《南風窗》的《調(diào)查》專欄,披露了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大路鄉(xiāng)塘下村的民選村委主任、54歲的農(nóng)婦余蘭芳,為“村小學教學樓建成豆腐渣”、“村財務十幾年未公開”等事由,幾十次自費到鄉(xiāng)、縣、市、省反映無果后,多次進京上訪,最終問題未解決,反被公安局逮回判處勞教一年半。她若是一個男人,會不會突然變成胡文海? 世上并無“天生殺人犯”。人是社會的動物,用馬克思的話說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是什么樣的社會因素造就了胡文海呢?我并不欣賞胡文海。有位常講“程序正義先于實質(zhì)正義”的法學界朋友,有一天忽然很認真地對我說他贊成“個體復仇”,我嘲笑他讀金庸小說走火入魔了。但是,我相信“胡文!眰兪且欢ㄉ鐣h(huán)境的產(chǎn)物。他們竭盡所能卻未找到伸張正義的合法途徑,“傷心”之下便“病狂”走了極端。 我在心底嘆息他們生不逢時。 假如在數(shù)百年前,胡文海們是要被禮贊的草莽英雄。就像《水滸》中在張都監(jiān)府濫殺了無辜還要在墻上留名的武松;就像《說唐》中的王世充,砍了仗勢欺人的土豪惡霸水要的妻兒與家仆,還要豪氣干云地題詩于壁。但那是野蠻的中世紀,復仇高于一切,人命賤如草。 假如在數(shù)十年前,胡文海們就像張學良的老爹張作霖,殺了仇人可以去投軍,可以去落草(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實錄”《張學良世紀傳奇》中,張學良稱其父不是為匪,而是干“保險”的,即“坐地分贓”收保護費),一旦功成名就無人問其出身。但那是亂世,強者為王,根本無法治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