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對中國傳媒大學女性傳媒學人這一群體進行發(fā)掘,通過擷取20位傳媒女學人的人生鏡像,引入女性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沿視角與議題,探討在當下社會,女性如何更好地平衡自我。 這20位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的傳媒女學人,或是學科領域的奠基人,或曾身居相關部門要職,她們的記憶、足跡亦是傳媒記憶、傳媒業(yè)足跡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她們的求索經(jīng)驗,亦可成為傳媒人為人為業(yè)的重要鏡鑒。 目錄: 朱羽君與電視半個世紀的“情緣”劉麗文文史貫通業(yè)精于勤劉京林獨辟蹊徑自成大觀劉曄原“姥姥”教授的人生語錄李煥生向上是人生的一種習慣楊燕人生如戲逐夢不息吳郁播音主持藝術前沿的探索者沈琴從核試驗基地到大學講堂張琦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陳卞知“我只是一棵小草”柯惠新幸福是欣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啥艷秋一路且行且歌侯敏安靜的實干派高慧燃有容乃大曹璐快樂而盡心地“打醬油”梁鄭麗如何解人生的“效用函數(shù)”魯景超用本分之泉澆灌語言藝術之花蔡文美女子當自強蔡幗芬堅定目標順時而為后記文史貫通業(yè)精于勤張翼借助歷史的坐標研究古代文學,利用古代文學的鑰匙探究戲劇戲曲,劉老師的學術道路并非坎坷,也并不獨特,但絕不輕松。執(zhí)著的學術理想、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鉆研,積累了或許劉老師自己都沒有完全意識到的豐碩成果……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劉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學術求索之旅。劉老師的言談舉止在和藹中透露著儒雅風范,交談間一些古代名言和典故順手拈來。作為一位古代文學專家,劉老師深厚的學術素養(yǎng)已外化成一種氣質與習慣。 幼學壯行:興趣廣泛的有志少年俗話說,幼是定基,少是勤學,劉老師是“老三屆”,對學習的機會惜之如金。從童年階段一直到大學,劉老師所展現(xiàn)的對知識的濃厚興趣和沉穩(wěn)篤定的研究精神為將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似乎注定了她走上學術道路的命運。 筆者原先猜想劉老師研究古代文學是基于自己從來就有的興趣和長期的積累,不過劉老師說并不全然:她并非一開始就決定了學古代文學,她最感興趣的是醫(yī)學和歷史。但是好學的習慣是從小就養(yǎng)成的。劉老師說:“有人說我是個學習狂,大概有點兒吧,這可能與遺傳有關!彼f她家原來古書很多,后來“文革”中大都燒掉了,她父親就非常喜歡讀書,尤其是古代歷史。東北冬天冰天雪地,夜晚爐火熄滅后,房間很冷,父親常常是躺在床上,把棉衣蓋在被子上邊,兩只胳膊伸進衣袖中,一宿一宿地看那些枯燥的史書,第二天早上起來匆匆洗把臉吃點飯照樣去上班。劉老師繼承了家庭的傳統(tǒng),從小就手不釋卷,到現(xiàn)在仍然保持著見縫插針的讀書習慣。 劉老師小時候特別想做一個醫(yī)生。因為有鼻炎,經(jīng)常上醫(yī)院看病,過家家的時候就喜歡拿著一個小鏡子模仿醫(yī)生。家里有一些醫(yī)書,像《內科學》《醫(yī)宗金鑒》這些,有的是很早就有的,有的是后來買的,她都饒有興致地讀完。由于特別感興趣,加上小時候似乎真有學習的天分,看一兩遍就能背下來,甚至連枯燥的中藥方也能倒背如流。 書看得多了,劉老師就開始在自己身上實驗,自己扎針找穴位。剛開始膽小不敢下手,幾次之后漸漸熟練了,也能夠找著穴位了。有一次身上扎了好多針,站起來時忘了拔“足三里”的那根針,邁開腿就走路,針差點折在里頭。 “后來想起來真有點后怕”,她說。一個小女孩完全靠自學的醫(yī)學知識,為自己扎針灸,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底氣。 劉老師說她考大學時本想報醫(yī)學院校,但因為沒有學過化學,而化學是醫(yī)學的基礎,所以不得不放棄了。若不如此,劉老師說不定現(xiàn)在會是一位醫(yī)學大家。 劉老師還有一大愛好,那就是喜歡歷史。實際上她高考報的是歷史系,后來不知怎么被分到了中文系,劉老師笑言發(fā)榜時看到是中文系很不滿意,但是當時沒敢做聲,“好不容易被錄取了,生怕提點要求人家不要你了”。 由于對歷史的興趣,劉老師后來學習中文時就不自覺地靠到歷史方向上來了,比如研究史傳文學。 學而不厭:一往無前的求學之路談到學習經(jīng)歷,劉老師說她最初也像普通初學者一樣,在讀先秦散文等古代文學作品時感到艱澀難懂,如學外語一般。而現(xiàn)在閱讀古籍有如讀白話文一樣暢快,這期間的長期積累是可想而知的。 關于學習方法,劉老師有自己的感想。大三時她決定以古代文學專業(yè)作為未來學習方向,于是便有意識地系統(tǒng)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當時的學習條件遠不如現(xiàn)在方便,沒有電腦和網(wǎng)絡,無法上網(wǎng)搜集資料,手頭的藏書又遠不夠用,只能泡在圖書館里,一點一點地鉆研琢磨。她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學習方法,只是覺得某個知識點不弄明白“心里就有個事”,于是“耿耿于懷”地想方設法直到弄明白為止。 課堂上老師講《左傳》,很感興趣,課下就自己讀全本的,從頭開始,有的地方不完全懂,就回去請教身為教師的父親。尤其是放假時候,天天煩他,沒完沒了,直到最后父親見到她就搖頭:“不教了,你有太多問題了,我受不了,太累!眲⒗蠋煹拇髮W畢業(yè)論文《(左傳)“繼室”考》就是讀全本《左傳》時發(fā)現(xiàn)的疑問!蹲髠鳌烽_篇就說:“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日‘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焙髞眙旊[公竟被弟魯桓公殺死了。讀到此,劉老師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兒,由此對魯隱公的母親聲子的“繼室”身份地位產(chǎn)生了疑問,想搞清楚,就去查《辭源》《辭海》,而這兩部工具書都認為“繼室”身份是妾,不是正妻(夫人),其引用的證據(jù)就是《左傳》中聲子成為繼室之后她丈夫魯惠公又娶了仲子為夫人。劉老師認為《辭源》和《辭!返慕忉尣粚。她認為繼室身份就是正妻(即夫人)。仲子之所以能奪取聲子正妻位置是因為她“生而有文在其手日‘為魯夫人’”的神諭。于是結合《公羊傳》《穀梁傳》等一些資料,寫了《(左傳)“繼室”考》的論文。寫完之后很得老師的贊許。 畢業(yè)幾年之后偶讀《史記·魯世家》,她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資料驗證了自己觀點的正確。《史記》說仲子因手上有“為魯夫人”的神諭,就許配給了魯國的太子——繼室聲子的兒子魯隱公。但仲子到了魯國之后,魯惠公發(fā)現(xiàn)她長得漂亮,就自己娶了,即父奪子妻!蹲髠鳌窞榫M,只說“仲子歸于我”,含糊其辭,巧妙地把這件事遮掩過去了。《辭!贰掇o源》只看《左傳》的表層記事,沒有深入考證,所以導致了對“繼室”一詞的誤解。 后來這篇畢業(yè)論文整理之后發(fā)表在《學習與探索》上了。 劉老師說,當一個問題搞清楚之后,就有一種成就感,她由此感到了考證中蘊藏著無數(shù)的樂趣。 P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