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經(jīng)作者生前修訂過的《報海舊聞》和《新聞叢談》第一部分的合刊本。在66篇專題回憶文字中,徐鑄成先生追述了他自1927年步入新聞界到l949年從香港回國這二十多年間的新聞實踐活動,對《大公報》和《文匯報》著墨尤多。作者自述其經(jīng)歷的“真正是一個不尋常的時代,又因職業(yè)的關系,交往一些不尋常的人物,看到一些不尋常的事件”,所以想“盡可能從記憶中把這些追記下來”,“可以作為一種‘野史’”。通過這樣一位老報人的日常工作、社會交往乃至月旦人物,也可看出民國新聞圈中知識分子群體的生活與心態(tài):他們的理想與現(xiàn)實、激情與無奈。而本書所取的掌故定位、隨筆文體,又使得“舊聞”意蘊,橫生“報!敝g。作者生前曾稱許它道:“這是我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徐鑄成(1907-1991),江蘇宜興人,中國著名記者、新聞評論家和新聞學家。1927年進入國聞通信社從事新聞工作,后在《大公報》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系上海和香港《文匯報》主要創(chuàng)辦人,先后任總主筆、總編輯和社長,是中國現(xiàn)代報業(yè)史上一 目錄: 前言 一從“蘇報案”看清末的報界 二談老《申報》 三張國淦談袁世凱 四狄平子與張平子 五邵力子與《民國日報》 六陳布雷與《商報》 七《新聞報》與汪漢溪 八邵飄萍夫婦 九記徐凌霄兄弟 十北京《晨報》和上!稌r事新報》 十一淺談《益世報》 十二從第一張小型報——《晶報》談起 十三另一種小型報 十四《大公報》三“巨頭”前言 一從“蘇報案”看清末的報界 二談老《申報》 三張國淦談袁世凱 四狄平子與張平子 五邵力子與《民國日報》 六陳布雷與《商報》 七《新聞報》與汪漢溪 八邵飄萍夫婦 九記徐凌霄兄弟 十北京《晨報》和上!稌r事新報》 十一淺談《益世報》 十二從第一張小型報——《晶報》談起 十三另一種小型報 十四《大公報》三“巨頭” 十五國聞通信社和舊《大公報》 國聞社創(chuàng)辦經(jīng)過 發(fā)刊《國聞周報》 十六試談張季鸞的辦報經(jīng)驗 十七胡政之與舊《大公報》 十八六十年前的江南一小城 十九童年鱗爪 二十從關公到吳佩孚——我是怎樣開始讀報的? 二十一聽惲代英演講 二十二進京 二十三從京師大學堂到北平大學 二十四踏進新聞界大門 二十五“初出茅廬” 二十六一次得意的采訪 二十七“一面之緣”——記“土皇帝”閻錫山 二十八懷念兩老友 二十九從溥儀到汪精衛(wèi) 三十“擴大會議”與“非常會議” 三十一“九一八”前后聞見錄 三十二古城保定 三十三漢口四年 三十四煙、賭、娼 三十五數(shù)江漢風流人物 三十六吳紹澍與《正言報》 一、我和他認識的經(jīng)過 二、日月潭一夕談 三十七無冕之王與文人“末路” 三十八武人“末路” 三十九重來上海 四十關于報紙廣告 四十一下筆應有神——談談新聞標題 四十二社會新聞與流氓幫會 四十三從“西安事變”到“八一三” 四十四內幕新聞 四十五金邊飯碗 四十六人鬼之間——“孤島”時期的新聞界 四十七我參加《文匯報》的經(jīng)過 四十八《文匯報》的搖籃 四十九和克明的初次較量 五十《文匯報》初期的編輯部 五十一和敵偽針鋒相對的斗爭 五十二《文匯報》第一次被迫停刊 五十三別了“孤島” 五十四杰出的女報人 五十五從晚報想起的 五十六記范旭東——兼談香港淪陷與《大公報》休刊經(jīng)過 一 二 三 四 五十七競爭與互助——回憶金仲華與“孤島”報紙 五十八桂林雜憶 一、星子巖 二、祝勝里 三、白鵬飛 四、文化城 五、七星巖 六、月夜游 七、陳劭先與宋云彬 八、憶桂劇 九、養(yǎng)雞記趣 十、巧遇 十一、一樁小批評 十二、人杰地靈 五十九李宗仁與新桂系 六十兩過貴陽 一、下馬威 二、旅行社 三、記“儒將” 四、搶和潰 五、喪犬行 六、萍水伴 七、烽火中 六十一一位隱名的來訪者——憶“一二·一”慘案揭露經(jīng)過 六十二一個志同道合的戰(zhàn)斗集體——略記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文匯報》 六十三周恩來同志對《文匯報》的關懷 六十四真誠的人真誠的書——悼念傅雷同志 六十五《文匯報》第二次被封前后 六十六香港《文匯報》創(chuàng)刊初期——懷念潘漢年同志 附:《新聞叢談》前言 徐鑄成生平簡表一從“蘇報案"看清末的報界 魯迅在逝世前二十多天,寫了他最后的一篇雜文:《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那時,他正在一場大病之后,剛剛有點轉機,“好像還可以寫一點閑文,但已經(jīng)沒有力氣”。但他終于力疾把這篇戰(zhàn)斗性極強的文章寫出來了。那年,章太炎剛死,吳稚暉就“反攻倒算”,寫了一篇文章譏刺太炎,企圖推翻三十年前的舊賬,把“蘇報案”中他扮演的可恥角色,加以美化,顛倒是非。他以為章氏已死,沒有對證了,而他又是“黨國元老”,一些了解三十年舊事的人,未必敢站出來辯正。更重要的,太炎在他生前手定的《章氏叢書》中,卻把當時的“攻戰(zhàn)的文章”(主要的就是揭斥吳出賣戰(zhàn)友的真相)都刊落了。 于是,魯迅在病榻上投出了最后的匕首。盡管文網(wǎng)嚴密,還約略揭露了吳稚暉當時的丑惡面目,而最后指出:“但由我看來,其實是吃虧、上當?shù)模朔N醇風(指章氏刪去其與吳攻戰(zhàn)文章),正使物能遁形,貽患千古。” 魯迅逝世后七年,即1943年,吳稚暉還在重慶發(fā)表了一篇《上海蘇報案紀事》,呶呶數(shù)千言,企圖竭力洗刷他當時向俞明震(他還故意寫為俞明夷,表示與俞很陌生)告密的罪行,而極意誣蔑章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