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躍在學術界和文化領域的著名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對于他們而言,過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一批“知青”的命運由此而改變,并被投入到與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時代洪流之中。在這潮頭多變的三十年里,他們執(zhí)著地行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性格;在洶涌而來的滾滾紅塵中,也不曾失卻超越性的人文關懷。為著一個信念、一份眷戀,他們不懈地尋覓著。這里的每一本書所記錄的就正是他們自己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tài)。這是他們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作者簡介 鄭也夫年六十,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自況老游擊隊員。“文革”開始后赴黑龍江852農場,先后流轉其內三個單位,種地、打磚、伐木、教書,逾八年。1978年轉運,就讀過三所高校: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美國丹佛大學社會學系。作為職業(yè)學者供職過四個單位:北京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不申請任何課題和獎項。曾兼職央視主持人及策劃,現偶爾出鏡發(fā)言,但策劃貴賤不做。因長期論說公共交通和低排碳,被北京市政府聘請為交通問題顧問。
|